雄狮少年:有的路只能自己走,包括踩雷

本文涉及大量、高密度剧透,不喜请绕道

如此快速地写出一篇在映影片的评论不是我惯常的节奏,毕竟我周末才看完并且在社交媒体上热情洋溢地安利并打出了五星高分。作为一个包袱很重的人,马上又来蹭热点,我们先进工人知识分子还是难免不好意思的。

刚好这几天社交网络的舆论场上沸沸扬扬的正是《雄狮少年》为人诟病的那个点:眯眯眼。我不得不再三思量整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好与诸位同志商榷。

我非常赞同眯眯眼是一种负面的刻板印象,它是一种建立在以偏概全的逻辑谬误和人身攻击的恶毒意图上的文化殖民,是政治性的对“美”的解释。眯眯眼不等于小眼睛,亚洲人眼睛也确实不算大,但这些和“眯眯眼”不是一回事,此前我已经有过一些简单的论述。

▲我坚定地站在观众一边

在这里我只额外补充一点,把“人们对大眼睛的盲目追求与“眯眯眼是文化入侵”相对,认为这也是“西式审美”是不成立的。其原理与我接下来为《雄狮少年》(以下简称《雄》)“洗地”的操作本质相通,聪明的你应该能明白。

所以开宗明义地说,《雄》是乳化或者乳岭南吗?不是。

那它是一部好“电影”吗?欠奉。

那我为什么给它打五星呢?因为它是一部动画电影,或者说一部“国漫”电影。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在前一点上我给电影二字也加了引号),因为这意味着我对它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它是一部好动画吗?差强人意。但作为一部中国动画电影,纵向比较它已经做得很好了。

它甚至很可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代表着新的市场环境和创作时代的启程。

image

形变、夸张与丑化

为什么我说,对动画可以部分地赦免一些坏毛病?这是由动画的特质决定的。这一点也与“到底有没有丑化谁”息息相关。

动画迷应该许多都听过“橡皮管动画”(Rubber Hose Animation,这是一种早期动画风格,特点是人物的胳膊,腿,甚至整个身体呈现出没有关节的弧形运动或者拉伸压缩。非常适合表现夸张的情绪和离奇的剧情,受到当时观众的欢迎。早期迪士尼作品和《猫和老鼠》中都很容易看到这一风格的影子。甚至前两年,用这一风格设计的动作游戏《茶杯头》一度掀起了橡皮管动画的怀旧风潮。

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当时对动画这一新兴艺术的定位、当时的动画影像制作水平是分不开的,也和那时观众的偏好有关。因此,动画电影一开始就带有这样一种特质:逻辑可以跳脱,动作和形象设计可以夸张,而不必追求对现实的模拟。

▲夸张的形象、弧形的动作、”不合逻辑“的形变以及金刚不坏之身

这也很好地区分了以摄影为基础的电影和以绘画为基础的动画,使得动画摆脱了摄影本体论的桎梏,不必与现实形象和符号一一对应,而可以独创一套动画语言。但这种情形到今天明显早已发生了变化。

如今人们对动画电影美术风格的期待,是在与现实“肖似”(白话翻译就是“神似要紧形倒不必那么似”)的基础上,可以有合理而美的夸张****。尤其在我国,动画仍然以低龄向为基本盘的大前提下,类似《哪吒:魔童降世》《白蛇:缘起》这样的佳作,也是以国内流行的“网游写实风”为依托的。

但《雄》没有完全这么做。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既没有完全地写实,也没有在动作表现和人物形象上保持一个尺度统一的夸张。这也是观众最直接的感到“别扭”的来源:该一起夸张的地方没有一起夸张,不应该一起夸张的地方却好像又不合时宜地夸张了。

比如师徒共乘摩托车,结果因为阿狗太重压坏了车,这一段的表现就是合理夸张。很夸张,但是很好玩,在动画里面也是很常见的桥段。决赛时为了拖延时间、赶走对手,师傅用脚臭熏走其他狮队,也很动画,也很夸张。而这两处行动和动作的夸张,力度是一致的,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或者尴尬。

image

行动和动作上的夸张前后一致,但人物形象和剧情逻辑上的夸张却没有做到统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物形象妨碍到了对观众的触达但没有遮盖剧情的讲述。但这和“丑化”不是一回事,而是失败的夸张的产物。

实话实说,我在观影之前也受到许多DISS的影响,是带着很强的预设去看的,看完却并不支持这些批评。人物形象的夸张虽然有用力过猛的嫌疑,比如阿猫阿狗的形象在号称“现实主义”“写实”的影片中实在丑得有点“不合逻辑”,但无可厚非。

在剧情上,主角三人组的设定就是“长得丑”。这一点说法要成立的前提是:除了他们,其他人不丑,至少不是“眯眯眼”。很简单的问题,咱们看比例嘛。那么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其他配角甚至路人就不难发现,小眼睛、吊梢眉的确实是少数。

《雄》在美术风格和形象设计上,人物体态和五官比例确实偏“小”,比如师傅、女主阿娟也是小眼睛、高颧骨,但这一点在全片尺度上看,我认为其美术风格是统一的,人物设计也并不丑。所以“人物普遍眯眯眼”的批评,我并不认同。但有人确实觉得不好看甚至感情受到了伤害,我完全支持你的感受

那我说的“夸张力度不一致”是指什么呢?主要还是剧情。

敷衍、悬浮和降神

我说《雄》克服了许多国漫电影的坏毛病,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尬”

国漫太“尬”了,即使对于老漫迷来说也经常很容易被尬住。比如山东看门大爷瞎指路的此类于无声处抖冷包袱的“无厘头”(无厘头不是这样玩的,星爷.gif)和“我大意了,没有闪”这样硬塞几句网络梗的幽默。《雄》仅仅是比较克制,已经算是优等生了。这种桥段的泛滥其实就是一种情感上的“强买强卖”:我觉得你觉得我在这里应该让你笑一下了。

更要命的是节奏上的敷衍和剧情上的悬浮。

不用了解什么剧作知识,观众都能感到全片的节奏明显在2/3处才渐入佳境,同时前半段那种明显到“摆烂”的三段式手法:找到目标-受挫-锻炼/积累-爆发,其实都透露出剧情上的薄弱。

因为前半段剧情的推进主要依靠主角的行动,所有的节点只需要堪堪掐准三段式的剧情程式,本身却没有那么多的行动去支撑,只好用许多画面和笑料来填充。而以往这种情况,靠的往往是歌舞和站桩式对白、独白,《雄》至少还更有诚意一些。

而剧情的悬浮更致命。

严格来说《雄》不足以撑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因为它的许多剧情,抽掉“舞狮”元素,换成国乐、二次元、拉丁舞、交响乐甚至理发、职场都能成立。比如同行的竞争、工友的欺压,都与主线没有充要关系。更关键的是,主角所谓的“梦想”“动力”其实也没有。

如果主角的第一动力是为了见父母,那么首先片中世界的陈家村到底离广州有多远没有交代。如果完全与现实中的顺德陈村对应,这剧情直接可以被“一票否决”。而当主角稍有起色之后,父母就回来了。而这一新情况引起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反应反而是对主线的延宕和抑制:去打工。

如果是为了只有一面之缘的女主,更是缺少必要的渲染。而如果说主角是为了“做一只雄狮”证明自己,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这一情感并没有浓烈到支撑起后续那么多的行动,俗话说就是“用力过猛”“至于吗?”

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主角在主要剧情线的中间发生了不止一次的情绪断裂。

比如被莫名跳过的第一次预选赛,与蓝头发方眼镜一队的支线对手戏完全被砍,叙述重心被放在了师傅师娘的不容易上,主角的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情感蓄势就这样被放掉了,相当于一次小型溃坝。可怕的是,这样的溃坝在全片中竟然是接二连三地发生的。

最可怕的一次是,最终决战的对手竟然是近乎萍水相逢的前一次送外卖的客人,虽然老话说“无巧不成书”吧,你也不能巧得这么硬吧?完全没有情绪铺垫的空间啊!

还有诸如狮头颜色不符合南狮的文化、父母打工吃馒头不符合南方饮食习惯、主角家庭收入情况不合理等瑕疵。如果说这样的通病还能“多多海涵”“李姐万岁”,有些剧情bug却不能靠主创的解释说明来遮掩。

image

比如咸鱼强当初会放弃舞狮是因为没有钱赚。我们就暂且当作仅仅在影片世界中讨论而不顾及现实情况,如果舞狮没有钱途,为什么在影片中设定很偏僻的陈家村就有一家专业狮队且队员看上去活得挺滋润的?如果说,正是因为陈家村庙小只能养活这么一只舞狮队,那怎么师傅骑着摩托一脚油门的功夫,就到了一家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舞狮道具店?

稍有常识的人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附近十里八乡不止一家专业狮队,很多人舞狮,舞狮需求极大,不然怎么养得起一家专业化程度如此之高、对口程度如此垂直的店铺呢?而且以剧中设定的穷酸咸鱼店铺老板的身家,咬咬牙也能买下全套崭新的行头,说明供应链不仅成熟而且市场竞争也很充分,又是在剧情设定的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下,“舞狮不赚钱”就更站不住脚了。

更何况还有除此之外的许多矛盾点:女主角能开上小汽车,无极队能租下自己的专业场馆,有投资商举办舞狮赛,还有电视转播支持,舞狮到底怎么就赚不到钱了?

我承认我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并不影响故事本身的成色,但缺点就是缺点,指出缺点正是批评的意义和职责所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影片剧情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到了这里应该煽情/反转/改变了,不如我们就”这样的水平问题,因为过于死板已经不能用机械降神来形容,我愿称之为“中国动画电影特色式降神”

而最唏嘘的是,就这,已经比95%的国产动画电影做得要好了。

那么,《雄》这么招人讨厌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不足吗?不,《雄》最大的败笔,恰恰在“诗外”

傲慢、节点和期待

把《雄》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的,不是观众的批评,而恰恰是主创们近乎拱火的回应。

“我是对的,这样的审美是对的,你们是错的。你们不理解我们的创作是你们的问题”,这样的想法在很多国内创作者身上很常见,而且不以为有错。这其实是很可悲的,《雄》是一个好故事,部分观众不买账,于是主创就对“观众不买账”不买账,认为观众缺乏审美教育和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这实在太幽默了。

▲这样的回应绝对称不上理性,更不是对话应有的姿态

一个厨子,做出了自己满意的菜,食客不买账,厨子认为是食客嘴刁,这河里吗?不,这是河内。

偏偏许多“艺术家”真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这么做的。观众没有义务回应你对自己作品的期待,在后疫情时代市场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作品没有大爆、出圈、成为现象就不可接受到要“教育观众”了?

恰恰是我们的创作者应该重新拾起前辈们身上的谦卑,去坦然面对新的、更严苛的舆论场和市场,而不是近乎无理取闹地高呼“错的不是我,是世界”。这样只会让自己的作品更加无人问津,“艺术家”的傲慢只有他们自己埋单。

创作者们应该学会与自己的受众相处了,至少应该从学会“管理自己的期待”开始。这一新市场环境下微商都懂得的道理,偏偏“艺术家们”不懂,也是一件咄咄怪事。

所以我说《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点也在这里。它不仅克服了国漫电影过往的一些老毛病(虽然有些仅仅是克制),但它如有天命一般,恰好站在了后疫情时代的一个节点上,直面市场、舆论、资本、文化甚至各种小圈子的局部气候碰撞等多方面的考验,从而也成为了一种现在看来还很“另类”的现象和景观。足以养活不少没有题目和素材的学术民工了。

那么《雄》到底凭什么打动且说服了我呢?

其实就是它真正想讲述、所讲述的道理:现实再骨感也还能做梦。不过路是你自己选的,人们可以为你加油,但有些路只能你自己走。只是不要怕,不要悔。

这也是全片真正写实、最现实主义的地方,也是我心中非常契合岭南精神的情节,正如阿娟最后奋不顾身的一跃。万人擂鼓,无分敌友,所有人为了“一口气”这样幼稚的理想主义热血而鼓舞,但路只能他自己走。虽然还是没人能站上擎天柱,但咆哮惊世、雄狮已醒。

image

浪漫的归浪漫,现实的归现实。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不正是那句已经烂大街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现实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真谛所在吗?纵然还要陋室饮冰无数载,但热血难凉,我无所畏惧。

只是希望创作出这样佳作的作者自己也能明白这个道理,作品既然已经交付市场考验,有的路只能它自己走,包括踩雷。就请你们像阿猫一样,最后无声地助这《雄狮少年》一臂之力吧。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雄狮少年:有的路只能自己走,包括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