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

中药性能:

主要的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五个方面。

次要的则还有补泻、润燥。(如化湿药、补阳药、温里药、行气药,都是偏于温燥的,不适用于津液不足者;补血药、滋阴药、凉血药,相对滋腻,有润性,湿浊内盛者慎用或禁用)

性能的含义:古人认为药物能以偏纠偏,当人体阴阳失调的时候,阴阳产生了偏盛偏衰,可用药物的偏性把它纠正过来,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各种药物都存在偏性。

四气:用以反映药物作用对人体寒热或阴阳变化的影响。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所以又叫做四性。

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有的药物对人体的寒热变化基本没影响,对正常人影响也不明显,因寒热偏性不显著,故称平性。

四气的意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是中医用药基本原则。

五味:药物入腹知其性,入口知其味,味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表示药物在补泻敛散等方面的性质或特征,不过只表示了一部分药物作用的特征。所以五味有两重性,既是性能的内容,也是性状的组成部分。

绝大部分药物的性状、性能的味是统一的;少部分的药物,如山楂有酸味而无相应的作用特征,仅代表真实滋味;一部分有作用特征,没有这样的真实滋味,加上了这个味,这是属于性能的味,与真实滋味无关。学习时,如果发现味与性能不统一,基本是表示真实滋味。

辛:有发散、活血、行气作用。

除了行气、活血、解表外,部分药物如化湿药、温里药、开窍药、祛风湿药都有能散能行的作用特征,所以一般也都有辛味。

(《黄帝内经》中讲“辛能润”,是间接的效果,人体气血阻滞,津液不能疏布、滋润皮肤,用辛味药物行气活血,使气血流通,皮肤得到滋润,所以现代理论中并未保留。)

甘: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特征。

补虚,包括气、血、阴、阳,以及健脾、生津、润燥,包括润肠,都属于此范畴,都可以加甘味。

缓,指缓急止痛,是针对人的筋脉、肌肉、脏器处于一种挛急(也称拘急)的状态,而产生的治疗作用。

和中,通过帮助消化调和中焦脾胃,又称消食和中。调和药物的苦味,也称和味,常用甘草。

酸与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收敛,指增强约束力,增强机体约束力,防止气血津液散失。

酸与涩作用特点一样,而口感不同。

但中药理论中,酸能够生津,尤其是与甘味结合时,即“甘酸化阴”,这是涩味所没有的。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特征。

泄表示三种情况:1、清热泻火。2、降泄,如降肺气止咳平喘,降胃气止呕。3、通泄,即泄下。

燥指燥湿。温性燥湿药称为苦温燥湿,寒性叫苦寒燥湿。

苦能坚阴,也叫泻火存阴,这是清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阴虚火旺时,虚火会耗伤阴津,这时用一些特殊的清热药来清虚火,使虚火不亢旺,阴津得以保存,所以叫坚阴。习惯上只是把滋阴降火的药物,如黄柏、知母认为是坚阴的。

咸:有软坚散结、泄下的作用。

坚与结指人体内出现的坚硬的结块,按中医理论,第一是瘀血(或气滞血瘀),第二是痰(痰可凝结成痰核、痰块),或者痰瘀互结。而针对此用活血及化痰两种方法,活血属于辛味,化痰药则不在五味之内,所以治疗结块的药,必须没有活血和化痰的功效,才能与咸联系在一起。

泄下,因为苦能通下,所以咸的泄下直针对芒硝。

淡:淡能渗湿、利尿。

作为体内邪气,散漫无形的为湿,有形可见的为水,所以常常水湿并提。

辛甘酸涩苦咸淡,一共七种味,受五行学说影响,将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是取形自甘蔗先甜后淡,水果先涩后酸。

五味的意义:随着药物功效的完善,五味的临床指导价值越来越低了,知道就好。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用以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势,这个趋势和人体的病势趋向相对。(如感冒是邪气由外而内侵袭人体,则治疗感冒的药要自内而外,使邪气向外而出)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收敛闭藏。即《黄帝内经》所讲“升降出入”。

如解表药是升浮,止咳平喘是沉降。

升降浮沉意义:通过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机体功能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对于实证因势利导,对虚证使之恢复正常功能。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配伍和炮制。

配伍:一个沉降的药物,和大量升浮的药物一起使用时,它的沉降就会受到制约。

炮制:通过炮制,有的沉降药的性质不那么强了,如大黄酒制后,沉降的作用被制约,成了活血化瘀药。有的趋向完全转变,如荆芥生用时解表,炒炭后成了止血药,就是收敛性的,由升浮变成了沉降。

注:大部分花都是沉降的,对于“诸花皆升”的说法,是法相药理学的理论,与实际作用不符的。

归经含义:归指药物作用的归属,讲这个药在什么地方显现疗效;经主要指中医学的脏腑或经络。归经是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如黄芩、黄连、黄柏,性味功用都相似,但黄芩擅长清肺热、黄连清心热、黄柏清下焦肝胆热或肾中虚火,用错了就收效甚微)

归经的确定: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证候为依据而确定的。

归经的临床意义:丰富或进一步完善了中药的性能理论,增强了用药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其他性能乃至功效完全相同的药物,更能增强准确性。

补充:1、许多药物对各个脏腑都有作用,但必须按主次,把主要的确定下来,否则就失去了归经的意义了。

2、归经的定位与临床辩证定位的关系。

古代文献的归经一般指经络,如古代感冒常归太阳经,因为太阳主表,所以常写归太阳膀胱经。但现代归经指的是脏腑,所以感冒归少阴肺经。

古代文献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柴胡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归少阳胆经;经络辩证中,因为能治疗胁肋、少腹疼痛,归厥阴肝经;按现代脏腑理论,解表药又归少阴肺经。

中药学中,95%以上的归经都是脏腑内容,但也保留了个别药物的经络归经,为了反映个别药物的个性特征。(如羌活)

3、对归经,既要重视,又不可拘泥。因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临床上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往往与其他脏腑有关;或者是其他脏腑的原因,导致这个脏腑发生了病变。

4、归经的局限性:对症状的认识不同和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侧重不同,导致不同时期乃至相同时期不同人,对归哪经的看法也有差异,现代也是如此,要正确认识。

还有皮肤病和驱虫药的归经,与中医理论相悖,不管归哪一经,都是没有意义的。驱虫药是用毒性为作用,是不希望它作用于人体,归经理论指药效,不是毒性,所以应该是归虫体。

引经:引经是建立在归经的基础上,归经指单味药,引经针对配伍。

古今对引经的争议一直很大,张廷模教授认为:引经药对部分药物存在,但不一定有普遍性。

药引子:药引说法源于宋代,因为宋代普及中成药,为了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在中成药之外额外开一味或几味药,以实现个体化给药,这额外的药就称为药引子。

宋代以后,民生和中医药不被朝廷重视,民间医生又以汤剂为主了,明清以来,对药房不储备而家庭又有的药(如生姜),称为药引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