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烛之武退秦师》说到俄乌之战

01.

先讲两件事情。

其中一件是当年晋国内乱,晋国公子重耳(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流亡在外,曾经过郑国。

郑国国君觉得诸侯公子流亡在外者众,如果每个都非常热情地按照礼节高规格去接待,那么他接待不过来(其实时看不起落魄的重耳)。

当时,尽管有大臣劝他好好接待重耳这支潜力股,可是他还是大意了。

郑国国君忘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结果重耳给他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的“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剧本。

时来运转,山水相逢。重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晋国,且当了国君,励精图治,终成春秋五霸霸主,诸侯们的带头大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提高眼力劲儿,有一颗深谋远虑之心,不要太过势利,只顾眼前,不见未来,哈哈。

另外一件事情,还要从历史上那一个著名的大战役——城濮之战说起。

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于城濮大战,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后来楚国战败,郑国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派人去与晋国结好。晋国自然不吃这一套,何况当时的国君是曾不被郑国待见的晋文公。

由于之前流亡于郑倍受冷落的屈辱,晋文公对郑国本来就一肚子火,这时候郑国又表现得极为投机,两面三刀,能给他好果子吃吗?

于是公元前630年,为了称霸的需要,晋国拉上秦国一起攻打郑国。各国虽然凭借军事实力称霸,但是都是有头有脸的国家,他们也要名声脸面的,必须师出有名,所以秦晋围郑的理由是:郑曾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02.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各位注意,春秋与战国是不完全一样的,不可混淆。

春秋时期礼乐崩塌的程度没有战国糟糕。春秋时期大家心中还有周天子,彼此之间打来打去只是为了做周天子脚下的带头大哥,带好一帮小弟,辅佐周王。

历史书上有个词组叫“尊王攘夷”,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还是有一个共识的,就是大家都承认和维护华夏文明,周天子是大家公认的共主。

尽管各诸侯大家心里面都想当“天子”,但是还没有胆子大到完全撕破脸皮露出真实面目,不敢捅破最后一层纸。

总之,春秋的战争就是:我打你,因为我是(想做)你大哥,你不听话,我替老爹(周天子)教训你。

其实,周天子是被抬出来做挡箭牌而已,是“礼”的象征,诸侯攻伐的借口。比如《烛之武退秦师》郑曾经无礼于晋,晋就要叫上秦去揍郑一顿。

这不是以维护“礼”为借口又是什么?

发展到了战国可不一样了,各诸侯脸皮开始被撕破,底裤也不要了,直接把周天子当空气了,互相攻伐,尔虞我诈,礼乐彻底崩坏,因为此时弑君谋逆的成本已经很低(礼崩乐坏了,不会有舆论太大的压力)。

标志性事件就是,秦国居然带头把周给灭了。

礼乐崩坏是一个渐变过程。那场著名的泓水之战,宋襄公坚持打仗的老规矩,讲究“以礼相待”楚军,导招致大败,贻笑天下。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遇上了一个已经不按套路出牌的楚国。

可见,“礼”这个东西在那时也已经有人坚持也有人已经弃之如敝履了。

03.

春秋与战国要分清。《烛之武退秦师》的秦晋围郑发生在春秋时期,课文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攻打的理由之一——(郑)无礼于晋。

烛之武在游说秦伯时,提到了晋国的不守信用,不守信用也是“无礼”的表现,对于这个不守礼的盟友,秦伯自然要做自己的打算。

在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秦晋破盟,秦伯决定不跟晋文公瞎搅和了,还反而转与郑人结盟,安排军事力量协助郑国提防晋国的进攻。

因为,按烛之武的分析,他这次军事行动完全是替晋国做嫁衣,犯不着啊。加之,秦伯觉得我吃不上一口我也不能让你(晋)变强,毕竟“君之厚,邻之薄也”!

这样的结局是出乎晋国意料之外的。晋文公的大将(也是他舅舅)实在气不过,向晋文公请求允许攻打这个一起来的劳师袭远的不靠谱的猪队友。没想到被晋文公否掉了,理由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智);以乱易整,不武。

这里面的“仁”“知”“武”除了“知”都是“礼”的范畴。表面上看,晋文公因为“礼”而放弃攻伐猪队友秦国,实际上呢?我相信,他应该是从自身利息出发而做的决策,并不是如“宋襄公般迂腐”地守礼。

0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推而广之,反观当下,世界格局,俄乌之战,我们会发现什么呢?

无礼可言,无理可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烛之武退秦师》说到俄乌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