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宝爸们,还记得你小时候非常努力过后,还是失败了的第一件事情吗?
我仔细回想了,却没有想起来。从小到大似乎经历过太多失败了。但是我能清晰地知道,当我失败时。我的父母是怎么教育我的。
他们告诉我“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放弃了”。这些类似的话你小时候也经常听吧。哦,不,这些“鸡汤”话我们现在还在听。仔细想想这些话除了有些哲学意义,但实际上也帮不上我们什么忙。
那么现在我长大了,积累了人生经验,当我的孩子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我该怎么办?
如何接受自己的“失败”
1、肯定他的感受
不要一上来就“灌鸡汤”,“没关系,这次失败了还有下一次,我们再努力就好了”这些话听起来没毛病,实际上却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如认真倾听,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不管他是哭是闹,不要评价,最后告诉他,“爸爸妈妈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失败的感觉确实很糟糕”。
2、启发他的思考
当孩子的感受被肯定,他的心房也逐渐打开,这个时候才是引导他的最佳时刻。孩子还那么小,人生才刚开始,“成功”和“失败”都是一时的,分析事情不如一起探讨。比起那些随手拈来的“鸡汤话”,试着启发孩子思考会更好。
“当人非常努力做一件事情,遭遇到了失败,是人生的常态。这不光会发生在你身上,也会发生在爸爸妈妈身上,发生在其他人身上。”这些话更加真实接地气,然后抛出问题“努力不一定会成功,那为什么人们还要继续努力呢?”这种启发式的提问会让孩子思考,从而得到答案。
因为努力就会有收获,虽然失败了,但积累了经验,就是在进步,离成功也会更近。当孩子自己总结出来,那这个答案会比你告诉的更有说服力。
3、建立积极心态
当孩子自己说出了一个你们都满意的答案时,事情也变得容易多了,“失败”也不再可怕了。这个时候举两个你生活中“失败”和“成功”的例子,爸爸妈妈积极面对生活的亲身经历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这样耐心的沟通是我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的,父母总是非常忙,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我的身上,也正是这一点,警示着我不要在子女教育上再犯这样的错误,我要更加谨慎的对待他第一次“失败”。
如何接受别人的“成功”
当你“失败”也就意味着他身边有人“成功”了,孩子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意味着能接受别人的“成功”吗?
接受别人比自己“强”似乎更难。许多大人也做不好这一点。我们总是吝啬的给予别人肯定,好像承认他人“好”就是承认自己“差”。我可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这样。我希望他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更坦然面对别人的“成功”。
1、看见别人背后的努力
别人“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都是通过努力的结果。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轻而易举,实际上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比如学习好的同学会告诉学习不好的同学,“其实我也没有怎么学,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考的那么好”,实际上人家每天回家都学到很晚才睡觉,她这么说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成功”看起来很轻松,从而麻痹其他同学,让他们不要努力。我们要告诉孩子谨防别人的“陷阱”。
2、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点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3、赞扬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所以赞扬别人成功也算是一种自己的成功。
上面三种方法很好,但也有解决不到问题的时候,比如当孩子觉得不公平的时候。
孩子觉得不公平时
当孩子说出:“我不想恭喜他,我比他努力,我做得比他认真,他一点也不认真,老师常批评他,他却赢了,这不公平。”
这个时候请告诉孩子一个只有大人知道的秘密吧。其实成功还有别的原因不是吗?比如“运气”。
告诉孩子们,“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哦。“失败”是一种经历,我们要保持积极心态,持续努力。总有一天,运气会来到你身边,加上你的努力,成功是迟早的事。”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女儿遭遇她人生的第一次失败,她的画作没有被“绘画展览”入选。她产生了“沮丧、失落、没自信”的情绪,在家也不画画了。而我作为妈妈心疼在怀,花了很多心思和她沟通,最后她重拾了信心,表示自己要继续努力画画。她成功的将“外部挫折”转化成“内驱动力”。所以我把我沟通的方法写下来,或许能帮到同样遇到这个麻烦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