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一种自省的智慧。原文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其意为,凡有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凡 事多作自我批评,积极承担责任,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

遇事能从自身找原因的人是可敬的。

往往听到教师抱怨,“这题我都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错?”反观这句话背后的逻辑,那就是“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教师讲了很多遍了,学生就不应该错了。”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该错还错。这个时候,抱怨再多都没有意义。

近几天,我也遇到两件事,起初也是想不明白,当我记起这句话时,立刻就释然了。

第一件事,当我组织老师们交流研讨一个课例的时候,我提出的要求是:请大家谈谈这节课的优点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为什么?这是口头提出的。

老师们开始交流时,想到什么说什么,有的完全脱离了这节课,有的人只挑不足,一点优点也没看到不说,还不解释为什么她认为不足;即便我适时地打断,也还是不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而且,如此泛泛而谈,本来1个小时的交流时间,竟然拖到了1个半小时。

会后,我就抱怨地说:“怎么就不按我的要求说呢?”刺猬听到了,他说,“还是你的要求有问题。”我说:“我感觉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他说:“那他们为什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可能说着说着都忘记你让他们说什么了。”

我好好反省了一下,也许他说的是对的,如果我要求得具体些,并将要求写在纸上发给大家,让大家按照我所给的框架来谈,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仔细想想,这和老师的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当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分组开展活动,如果教师要求不明确的话,学生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就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

现在有很多老师的做法非常好,他们会在屏幕上呈现“活动要求”或“温馨提示”等,学生可以时刻看看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有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及时修正。

这么看来,的确是我的要求有问题,当他们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就要呈现在纸面上,让他们提前准备,而且可以时刻关注自己的发言是否脱离了要求。

第二件事,我组建了一个信息报道小组,轮流值班进行信息报道。近两天,让一位教师针对刚刚结束的活动写一篇信息报道稿,并特别强调,写完之后,先给他的上级审核,然后再给我看,合格后再发。

这位老师非常积极,也非常认真,当晚就把稿件发给我了。我还想这么快,是不是没给他的上级审核。于是我在看之前,问他给上级看了吗?他很快回复我说,看了。

我想,那应该就基本可以了。可我阅读完他写的信息后,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哪是信息报道啊,这完全就是流水账。

于是我耐着性子给他提了很长很长的建议。吸取交流研讨的教训,这次我将建议写在WOR文档中,首先帮他改了题目,然后将信息报道应该写的基本框架列了“一、二、三”,每一条大概应该写什么,以一级标题的形式告知,我想这回应该没问题了。

今天他改完发给我后,我看到他把我给的建议那几个一级标题原原本本地列在上面了,我的脑袋有点蒙。我跟他说,那些只是我给你的思路而已。

没办法,我又给他找了一篇范文,让他看看,信息报道稿应该怎么写。还给他提供了很多素材。傍晚,他又改完给我发来了,我看完后,觉得整体形式是没有问题了,但具体的内容上,语言组织的不好。今天已经过去第二天了,必须要发了,否则就不新了。我只好亲自动手改了。

从这件事中,我也做了深刻的反省,责任还应该在我。不是将一件事交代下去,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也许这个老师压根就不会写报道稿,因为平时也用不着写。虽然也会看到一些报道,但如何去写是不关自己的事,那他们肯定不会去琢磨的。

想要得到预期的结果,首先得培训他们如何做这件事,然后再给出写这个稿件的框架结构,他们基本能模仿,然后,逐步熟练。当然精炼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锻炼出来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能因为一次做不好,就否定他的能力,相信慢慢锻炼就会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