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注(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田微。比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占,执古之道,以御今上有,能知古始,是谓道记。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原本就是“道”的真实面目,因为“道”无色无影所以视而不见,再因为“道”无声无息所以听之不闻,还因为“道”无形无态所以搏之不得。

“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夷”者无色也,“希”者无声也,“微”者无形也,“道”同时具备无声,无色和无形的特点,所以此三者不可至诘,不可思议,它们本来就是三位一体的,是无法分割的。

“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因为“道”高而无上,所以它没有光亮,同时又因为“道”卑而无下,所以它没有阴暗面。“道”绵绵不绝却又不能为它命名,此处与第一章中的“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意思,因为“道”不属于形器世界,如果为它命名的话,就会使它有了一个固定的形态,它就不可能无所不包了。

“道”本来就是形而上的一种切实存在,没有形状就是它的形状,因为视之下见,所以它没有具体形态,因而无象便是它的象,“道”是一种无法用形器世界的概念来理解的,因为万物皆是有形有状的,有其表面特征的。而“道”却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客观存在。因而是它处于惚惚恍恍,似有似无的状态。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迎上前去不见“道”之首,跟在其后不见“道”之尾,是说“道”是永恒不变,它没有生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也下知它什么时候结束。因为“道”是永恒的存在,所以古之“道”和今之“道”是相同的,所以古之“道”可以御今之有。既然“道”不分古今,又没有首尾,那么它就能知道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一切运行原则,这就是“道”的纲纪和特性。

本章用大段文字来阐释“道”的特性,从而证明古之“道”是可以用来解决今天发生的事情的,这也许就是古人为什么要提倡以史为鉴的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新注(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