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太多人深陷“存在之虚无”的困境

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史坦利·米尔格伦与同事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生学习行为效用”的实验。

实验中,如果学生没有回答正确,参与者作为老师可以对他们施以电击,学生们犯错越多,参与者可以施加的电击强度就越大。

当然,这个电击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通过录音模拟出的假象而已,目的是为了参与者有种迫于压力的心理暗示。

结果证明,一半以上的参与者都会在压力的驱使下,不断增加电压,让实验中的学生承受痛苦,直到学生们难以承受。

这就是著名的米尔格伦实验,它证明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人性话题:人们会在某种权威下,不自觉地做出违背人性道德的恶行。

这个实验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因为就在实验前夕,发生了这样一个震惊世界的新闻:纳粹份子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

著名犹太裔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庭审报道,并且提出了一个“平庸的恶”的概念。

她认为艾希曼并非天生杀人魔,他只是平凡、敬业的小公务员,因为不会思考,盲目服从才犯下了屠杀犹太人的恶行。

米尔格伦实验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才开展的,最终也佐证了这个观点。这个实验所反映的现象,直到今天都普遍存在。

比如校园霸凌,某位同学经常被欺负,时间久了,其他同学都开始孤立、排斥被霸凌者。

比如网络暴力,键盘侠们站在道德制高点,恶意谩骂、攻击他人,不仅对施暴行为毫无察觉,甚至还认为自己在执行正义的审判。

这都是在特定情境下,缺乏独立思考,盲目服从权威才有的恶行,即“平庸的恶”。

除了服从于权威团体或者权威观念,人们还经常会随大流、做别人都做的事情。

《乌合之众》提到,当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他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但是一旦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的言行就会不受控地被群体影响。

比如举手表决时,看见大多数人都举手同意,就算自己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而是默默举了赞同。

看表演时,就算没有看出精彩在哪里,也会跟着笑或者鼓掌;又或者前面讲过的网络暴力。

这些现象都说明,人们似乎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无法判断哪些事情是对的,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哲学家把这种现象成为“存在之虚无”。

“存在之虚无”,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大量数据显示,人群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存在之虚无”的症状。

2019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幸福指数5.191,低于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会如此之低呢?这就与“存在之虚无”有直接的关系。

“存在之虚无”,导致的结果是不少人稀里糊涂地就长大了,然后按部就班地工作、结婚、生子……终老。

还会有一部分人,因为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动力,选择自暴自弃,或抑郁,甚至自杀……因此,人们寻找到属于他(她)活着的意义非常必要,也刻不容缓。

正如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要相信,任何时候,任何困境,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积极地去寻找,人生风雨即便再大,也不该言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