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生刀砍2岁女童刷新了人们对恶的认识。2020年3月15日下午,2岁女孩跟妈妈在小区楼下玩,贵州大学生从楼上冲下来,手里拿着菜刀,绕过妈妈直奔女孩,把孩子摁倒在地上,对着头部连砍5刀,孩子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醒来。
这名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在学校跟同学老师和宿管的关系都很紧张,学习生活不愉快,在爸爸跟学校电话沟通的时候,情绪突然失控,拎着菜刀就下楼了,说自己不是弱者,只是要报复社会。
每一起悲情事件之后,都会有很多文章分析悲剧出现的原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种种方面,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无非是环境塑造,他这么做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他内心的声音没有被听到,各种教育存在疏忽,他也是个可怜人。
只是,这些原因有什么意义呢?
01 他也是个可怜人?原因分析只是让故事更完整,对生活没有指导意义
原因分析有一定道理,初衷也是好的,可以通过还原悲剧的前因后果,让更多的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有所借鉴,防止出现类似的悲剧。这也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主张的“心理创伤学”。
弗洛伊德推崇心理创伤学,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到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所以分析一个不幸的人,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总能从他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很多素材,支撑一个这样的结论:他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他过去受过的伤害。
但这样的分析对改善人的处境没有什么帮助,最多让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也是个不幸的可怜人,他也是遭受了不公平待遇,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而实际上这些导致他不幸的原因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
比如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不了解的读者可以自行百度。简单说就是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的学生。他在2004年残忍杀害了4个同学。
很多报道对马加爵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都做了详细报道,分析了他从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到性格古怪心理扭曲的整个过程。他家境贫寒,家人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对他进行所谓的心理疏导,更别提指导他的人生。
马加爵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每一个和他有相似背景的孩子都成了马加爵。即使我们清楚了所有的前因后果,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这样的分析只是让故事更加丰满更加完整,仅此而已。
弗洛伊德的个体创伤论在指导人们生活方面的贡献相当有限。提到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的另一大巨头——阿德勒。
02 可怜也是选择:决定人行为的不是过去,而是赋予过去的意义
阿德勒被称为“自我启发之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论,他认为人的所作作为,不是由过去的经历决定的,而是人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论是“原因论”,阿德勒的理论就是“目的论”。弗洛伊德觉得,人之所以痛苦,之所以犯错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有因才有果,所以错不在你。阿德勒却认为,错就在你,决定你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的经历,你怎么赋予经历意义。
就拿家境贫寒来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行动。有“寒门出贵子”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物质上的富裕,但这些孩子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到爱的力量和勇气。
就像河北枣强县的女孩王心仪,家境贫寒却能自强不息,用真实的经历和情感写出感动世人的《感谢贫穷》。她说,贫穷让她和玩具、零食、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她拥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有寒门出贵子,也有寒门养出的“富”二代,用父母的血汗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买最新款的手机,穿最流行的球鞋,哪怕这些钱是全家一年的生活费。
从这点来说,阿德勒的“目的论”更能给生活带来指导意义。同样的境遇,纠结于境遇形成的原因,只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我失败因为我不是富二代,我没权没势,别人看不起我,别人欺负我,没办法我才去欺负别人,这事不赖我。
换个方式呢,想想自己的目的,出身是我不能选择的,但我想改善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好。就能让自己从无休止无能为力的原因论中解脱出来,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同样的境遇,不同的思考方式,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03 教会孩子目的论:给经历赋予积极意义,才是让生活幸福的良方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难题,是逃避问题归咎于过去,还是勇敢的面对,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难题。
在学校跟同学老师的关系不融洽,用“原因论”会得出很多让人郁闷的结论,比如老师同学都是北方人,只有我来自南方,我是异类,所以不能融入。我家庭条件不好,同学们都家境富裕,他们瞧不起我……分析出一堆这样的原因,除了让关系更加不融洽之外,没有什么帮助。
用目的论去分析呢?是因为我害怕跟同学的关系不融洽,所以我才会认为有很多阻力,实际上这些阻力是我想出来的。换一个目的,现在我想跟老师同学搞好关系,我要从见面微笑着打招呼,互帮互助开始,这些充满善意的行为都会成为良好的开端。
故事的前因后果很有吸引力,但不同的故事容易得出相反的结论。有人小时候挨打导致他有暴力倾向,看完这个故事你就想不能打孩子。另一个故事又说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结果抗挫折能力差,说不得骂不得,一时想不开寻短见。看完这个故事,你又会想,还是要对孩子狠一点。
与其看着这些自相矛盾的故事感慨,不如教会孩子用目的论去分析问题。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他可能会说出很多原因,比如老师批评他了,他肚子疼了,同学推他了,这些事情可能是存在的。但他之所以说出这些,是因为他不想去幼儿园,所以才从大脑中提取出这些支持不去幼儿园的事情。
在孩子的大脑里,还有很多在幼儿园里开心的事情,比如能跟小朋友一起搭积木,玩过家家的游戏,可以在操场上踢球玩滑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转换目的,主动提起去幼儿园的开心好玩的事儿,这样孩子的思路就会从“不想去幼儿园”转化到“想去幼儿园”。
再比如,孩子刚上学在学校没朋友,他会跟你说,别的孩子怎么不好怎么孤立他。孩子说的这些原因可能存在,但并不是别的孩子就十大恶极。孩子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自己没有朋友辩解,因为别人不好,所以他没有朋友。
我们要引导孩子,让他首先有一个积极的目的,就是我要在学校找到好朋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应该做些什么?比如主动跟同学分享玩具,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主动加入同学的谈话,邀请他们来家里玩等等,换个角度就会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纠结于原因,只能永远止步不前,要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就像阿德勒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读懂了阿德勒这句话,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就不会伤害到我们,就能积极地看待遇到的难题。不管遇到什么,都不会像贵州的大学生一样,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应用目的论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各种原因辩解和和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孩子就能够一直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难题。我们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因为受到某些刺激或挫折就意志消沉,做出出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