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锄照 无尽情思涌

      农历寒衣节前夕回到故乡,下午与乡邻和家人在堂弟家小聚,等候来客间隙,在堂弟大院里徜徉,仰望故乡的晴空,呼吸着故乡甜丝丝儿的空气,耳听着浓浓的乡音呼唤,心灵陶醉于浸润着卫水乳汁馨香的故乡热土。

            一把挂在墙上的老锄,倏然映入眼帘!

      这把锄,锄杠已有细细裂纹,久已未用,锄头已然生了薄薄的铁锈,它就静静挂在墙上。老锄无语,却悄然萌动一片情思。


      1969年3月2日,身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打着背包下乡回到卫水之滨的故乡,从此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的岁月里,伴随的就有一把这样的锄头。这年五月,正是谷苗长到半拃高的时候,生产队的队长派我跟社员一起去间谷苗,初次干这种农活儿,看似简单,却得有技术功底,社员们间谷苗,手握锄把,在一垄垄碧绿的谷苗中,用锄板的一角,有节奏地一捯一捯,有规律地一步一步迈动脚步,过于浓密的谷苗便疏密有致地间好了谷苗,而我却笨拙地挥动锄把,不是过稠就是过稀,甚至把不应剔除的谷苗锄去,留下难看的两行。这还不算,一次间苗,锄头一角下去,竟铲到右脚上,解放鞋前部,铲了一个一寸多长的口子,感觉不好,脱下鞋一看,右脚两个小趾被铲破,鲜血涌出,疼痛难忍,多亏旁边社员,撕下破旧上衣上的一块布条儿替我包扎才止住了血。那次受了伤,疼痛不说,更觉难为情,要不是强忍泪水,两眼就会落下泪来!邻居家的二叔一边安慰,一边替我擦去两眼的泪花。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还想哭,教人看了笑话。

          锄地这个农活,不像拉地排子车、深翻土地、站在猪圈坑里出粪,看似不累,却也艰苦。三伏天里锄玉米,人在一人高的王米地锄草,许多社员穿着家织的粗布衣裤锄地,玉米秸密不透风,加上天气炎热,热汗湿透衣衫,甚至结上汗渍,仍然不言不语,默默地在垄间前行,只听得锄草的嚓嚓声响。而我却因为怕热,只穿一件短袖衬衣锄地,汗水不断涌出,玉米叶子刮在胳膊上,一道道红色的伤痕经过含有盐碱的汗水浸泡,又疼又痒,钻心地难受,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农村社员在玉米地里锄地也要穿上厚厚外衣的缘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亲手劳苦的经历,怎知农人的辛苦!

      故乡是老山东的地盘,连锄地的锄板都带有老山东的风格,它的锄板,是横式长方形,与故乡相邻的大名、广平、曲周,自古属于河北,锄板样式大多是竖式长方形或月牙式。十里不同风,连锄板的样式也不同。

      看到我昨天发的微信照片与V文,老同学维兰惊讶于两种锄板的样式,她说“第一次见到锄板是这样地不同!”另一位老同学廉林,深情地回忆他和同学们集体插队的情形,下乡时,贫下中农发给他们一把铁锹、一把锄头、一张镰、一根绳子,起初住在牲口棚里,又潮又湿,后来才住上专为知青建的一排房子里。

      岁月流逝,当年的知青小伙、姑娘已满头华发,早已有了孙辈,毫发之末,可以想见旧时,一把锄头,也会涌现难忘的岁月。那真是“横锄竖锄月牙锄,一件旧物涌情思”啊!


这把锄头,是长方形的锄板,是鲁西及馆陶一带锄的式样。下乡期间,在谷子、玉米、麦子与红薯地锄草,给玉米和谷子间苗,都用得着锄。那时,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玉米叶刮着皮肤,都不顾辛苦,在大田里劳作。这次回故乡,又见到家乡的锄,不由回忆起五十年前的时光!

这就是老山东与河北农具区别之一。馆陶邻县大名、邱县、曲周、广平的锄都是竖式锄板,自馆陶往东是横式锄板,所以一看锄板就知是老山东还是河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张老锄照 无尽情思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