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教育读书摘要

阅读:有单独的空间给小朋友一起阅读,可以一本绘本反复读,每一次增加提问的难度也是可以的,当孩子看了一会就不愿意看了就要孩子自己说:我不想看了。这样有助于培养他阅读的仪式感。

元认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直接给答案,而且把你对问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来,再通过提问来让他们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思考过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看绘本就可以这样做。

学习新技能:一阶段,我做你看(读绘本,磨耳朵)二阶段,我做你帮助(重复的词语请孩子说,请孩子帮忙翻页)三阶段:你做我帮助(自主阅读,父母提醒下完成)四阶段,你做我看(孩子主导,自主阅读)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提示,演示,学会提问启发孩子反思,不要有在教他的感觉,更多是陪他玩。

潜力:就是成长型思维。学会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和努力。让孩子明白过程很重要,自己和自己比很重要。让孩子去体验失败,不断锻炼和鼓励,打造成长性家庭,热爱挑战,不怕犯错,享受努力的过程。

重视孩子的提问:家长重视孩子的提问,孩子才会提出更多问题,家长耐心听孩子的提问,先回答一部分,再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下,不要急着告诉答案,而是引导从书本和实践中自己发现答案,可以挖掘和引导孩子好奇和探索的本能,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技能。

三千万字计划:一,频道一致(让孩子有效接收我们说的话,说的话感兴趣他才会听到,他在玩时可以帮他把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复述出来)二,多说一点(事情的过程,颜色延展出来说)三,轮流对话(多用开放式问题,如,今天想穿什么颜色衣服啊)

讲故事:扩充高质量词汇,多用描述性语言,绘本转向文字多一些的,引进条理性词汇,表达自己观点的,表达是否同意他人观点的,说服他人观点的,表达先后顺序的。父母演示如何生动地讲故事。(眼神。语音,语调,设置引人入胜的点)每天5到10分钟,每天坚持。

培养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可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他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和行为,自信的孩子更加愿意学习新的技能和面对新的挑战,更加愿意和他人合作。一:规律作息。相信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如果每天发生的事都是随机的,孩子就会容易焦虑。二:为孩子创造足够的玩耍机会。玩耍是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的途径。如玩积木,乐高。三: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最沮丧的时候恰恰是他发展自信的最好时机。四:让孩子承担责任。请孩子帮忙,让他觉得自己有用和被需要。关注孩子点滴进步。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高质量的陪伴不缺席。做到身心合一,和孩子一起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尽量不拍照片,只关注孩子关注的事情,一心一意地跟他互动。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当孩子有需求时,父母能第一时间用语言和动作回应孩子。让他知道‘我已经听到你的需求了。’亲密无间的肢体接触。孩子越越需要有肢体接触,以保证和父母建立亲密感,让他们感受到源源不断的爱,爱正是安全感的核心。如制定专门的抱抱时间。

把母亲的位置坐稳,孩子才更有安全感。母亲不能推卸责任,孩子需要温柔和鉴定的态度。他知道界限在哪里,适当的规则让孩子更有安全感。爱和自由不是不管,而是不管你怎样不ok,我都会鉴定,温柔地引导你。

心理上亲密,生理上独立。爱和责任的建立非常重要。和孩子之间建立心理上的亲密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敏锐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独立,会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不要给他们贴上‘不乖’“不听话”的标签。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说测底放手,而是在身边鼓励他。

化解孩子的分离焦虑,从细节入手。建立一个告别形式,在形式中赋予孩子一些责任,能帮我做关一下门吗?能帮老师照顾一下其他小朋友吗?并明确告知孩子回来的时间。

情商教育篇

棉花糖实验的真相,孩子自控力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孩子所在环境始终能信守诺言时,孩子就会更加愿意进行自控。不能哄骗孩子,出尔反尔。大人的口头承诺很重要,否则孩子会觉得当下满足自己才最重要,会严重损害孩子自控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自控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自控力是需要锻炼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外在环境也是孩子所信任的。开始需要多次提醒,语言上的,如还有多少分钟就要关电视了。锻炼自控力的游戏,一二三木头人,红灯绿灯停。这两个游戏都要求孩子遵守指令,也就是控制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学会等待,也有助于提高自控力。他明白家长已经听到他的要求了,但是需要等待。

美国人最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比天赋和智商更重要。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经历失败,也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grit,即坚毅。让孩子多做好玩的难事,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不是屈服外界的强压,这样孩子会出现更大的反弹。一开始孩子跑多快不重要,而是在过程中摔倒了,他还有能力爬起来继续奔跑,让他选择一个感兴趣又有挑战的事情。不允许孩子在感觉最糟糕的时候放弃,有策略地帮助孩子进行练习。如孩子功课拖拉,教他如何做计划,一步步完成目标,孩子总是粗心大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多观察,孩子觉得太难和太无聊了,帮助他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抓住契机,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高情商的基础是并不是孩子一直开心就好,而是他经历不同情绪后,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应对不同情绪的能力。情绪没有对错,帮助孩子认识所有情绪,如给情绪命名,和孩子共情,不要堵住孩子情绪宣泄的出口,教他表达出情绪,可以通过画画,准备软垫子给孩子发泄情绪。和孩子一起体验情绪陪孩子成长。

情绪绘本,给予孩子治愈的力量。情绪没有好坏之分,需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让孩子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帮助孩子认可接纳情绪,给予解决方案,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绪。推荐《我的感觉》系列绘本

社交能力篇

抓住四个关键期,培养小小外交家。性格没有好坏,也无法改变,但能力可以通过后天习得。0-18个月,建立牢固“我”概念。10个月-3岁,每一个社交冲突都是学习的机会。父母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学会在冲突中给自己解围并保护自己。2-4岁,建立稳定的社交圈,并不断扩大。上幼儿园。4岁以后,学会放手。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估计孩子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倾听孩子,开始学会独立面对。

孩子被打,要教会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让孩子学会正当防卫,“我不是弱者”。“不要,不行,不可以”。“这是我的玩具。”“打人是不对的,拿开你的手”。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和表达自我意愿,其实比上孩子打回去更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学会宽恕。让孩子说出情绪。帮助孩子发泄委屈,让他们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面对冲突的正确态度:积极面对,有理有节,不惹事。但也绝对不怕事。

让孩子学会分享,请允许他自私。大人不能强迫孩子分享,分享前提是自愿和快乐的。学会如何询问,别人拒绝还需要尊重别人,或想办法跟对方谈判,学会哪些东西可以分享,哪些东西是不可以分享的,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不强迫孩子分享,让他知道决定权在他,也让对方的孩子明白,你需要尊重和等待,因为这个玩具不是你的。

如何帮助害羞,怕生的孩子。给予孩子时间,让他慢慢融入新环境,父母的演示是最好的引导。父母先跟陌生人聊天,跟服务员对话。害羞的另一面可以是内秀,大胆的另一面也可以是鲁莽,如何赋予这些词意义,完全在于父母的解读和引导。

内向妈妈如何教出外向孩子。强迫孩子打招呼只能适得其反,父母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当着孩子的面和其他人社交聊天。父母做好自己,孩子就能做好自己,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引导出来的,如父母有看书的习惯,不对孩子大吼大叫。多问问自己,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我自己做得到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要暂时停止教育孩子,而是先改变自己。

我的孩子不是内向没出息,只是有些慢热。无条件接纳是让慢热型孩子尽快热身最重要的基础。提前给予通知,让孩子体会与人相处的舒服感觉。

习惯培养篇

找对方法,让孩子爱上刷牙。让孩子爱上牙刷,牙膏,孩子对不熟悉的东西会没有安全感,让他知道放进嘴里的是什么东西,妈妈也能被我控制着刷牙,知道刷牙是你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执行睡眠程序表,把刷牙当成习惯。

如厕训练,孩子真的准备好了吗?过早进行如厕训练,有害无益。一岁前不要进行,一岁半左右,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鞋,脱袜子开始,并教他们把鞋放好,让孩子有机会看到大人上厕所,借助绘本让孩子了解如厕的过程,让孩子明白,我可以掌控我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有了自己的隐私。

入睡不是打仗,如何有效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规律休息,充分放电,午睡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白天保证充分运动量。全家的安静时间,为第二天做准备,收拾上幼儿园的书包,让他明白睡觉是为第二天做准备。

几张小图片,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时间概念-日程安排表,帮助他养成习惯,树立规矩和建立规律。工作任务的分配,如收玩具,珍惜玩具。习惯可以改变未来。

孩子粗心大意,是因为你的引导有问题。对细节敏感有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与人的人际交往。不阻止孩子对细节的探索,看蚂蚁,捡石头,鼓励他积极地观察,观察细节最好的课堂就是大自然,不要圈养孩子,而且带他更多地去探索和发展广阔天地的细节。从“找不同”的绘本开始。

孩子过早看视频的危害,你真的知道吗?看视频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导致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导致孩子容易烦躁和缺乏耐心。可以每天一到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隔三岔五去图书馆,动物园或博物馆。

美国儿科学会放宽看视频的年龄,不是大赦令。教育视频的确对孩子有益,但过早引进容易导致大脑“消化不良。”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对自己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有所控制,空出来的时间安排“不插电”的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篇

给玩具来场“断舍离”,轻松培养孩子的好品质。玩具减少,孩子的专注力会更好,想象力会更好,秩序感会更强。不选“声光电”玩具,选择橡皮泥,积木,球类等。

让孩子拥有有序的人生,从学习收拾玩具开始。培养孩子有条不紊得品质从“我到底要你做什么”开始,给予孩子明确指令,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学会秩序的概念。玩具到底该放在哪里,玩具归类,积木,模型,拼图等分类收纳,可以贴标签,让孩子清楚知道玩具该放在哪里。充分信任孩子能做好,帮他建立信心。用“收纳箱”“收纳袋”“书架”“篮子”等。建立有序的人生,从收拾玩具开始。

陪孩子玩耍,也要事先做好规划。运动游戏,让孩子主动运动,公园,游乐场都可以。操作性游戏,这类游戏需要孩子专注一个目标去解决问题,如拼图,搭积木,升级到组装一个玩具。角色扮演游戏,就是过家家,扮演爸爸妈妈,扮演医生,消防员等。创造力游戏,橡皮泥,画画,做手工等。学习类游戏,就是读绘本,大一点有益智类的桌游,数学启蒙游戏。每周选一到三个玩具,其他的都收起来,两周到一个月进行一次轮换。

如何陪孩子玩好角色扮演游戏。花时间观察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喜欢上角色扮演游戏。选择适合的玩具。

性教育启蒙篇

进行性教育,关键在于建立隐私和界限感。身体的私密部位和鼻子,眼睛一样,都是身体的一部分。隐私即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在洗澡或通过绘本时,让孩子明白哪些是他的关键部位。界限感就是让孩子知道身体是属于自己的,你有权利决定谁可以碰你的身体,包括你的父母。不避讳讲出生的话题,可以用花的生长,动物的生长来举例子,不必一次性讲完。

妈妈,为什么你有乳房,而我没有。家长需要摘下成人的有色眼镜,只需陈述事实解答疑问。认识身体,区分性别,不要给私密部位用昵称,认识男生,女生有哪里不一样。摸自己是允许的,但只能在家里做这件事。父母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或不好意思,而让别人替代你的教育角色。

教孩子敢于捍卫“身体主权”,远离霸凌事件。引进界限的概念,用泡泡的方法告诉孩子界限在哪里,并且什么是安全的接触,什么是不安全的接触,勇敢地拒绝,捍卫自己的主权。

亲子沟通篇

别再冤枉孩子不听话。明明是你自己说不清。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给孩子简单有效的指令。如脱鞋,第一步,把膝盖弯起来;第二步,把鞋子打开;第三步,手握着脚后跟,往外拉鞋子,使劲拉。

孩子需要夸,但不能“乱夸”。使用描述性语句,强调努力的标准,不要轻易夸孩子容易完成的事情,不过度夸孩子本来就喜欢的事情,避免和他人对比的夸奖。

不要让你说的话对孩子传递着“我不爱你”。家长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不轻易否定孩子,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接纳。接纳是指即使孩子的行为和你预想的不一样,你依然能够换位思考地去理解他的需求,让孩子知道,他的任何情绪需求都被认可和理解。父母爱孩子,先从好好说话开始。

对不起和我爱你一样重要,你对孩子说过吗?为人父母,你可曾给孩子道过歉,真正的道歉,应该清楚告诉孩子自己今天做错了什么,指出哪个行为是错的,还应该请求孩子的原谅,这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给孩子道歉的过程就是在教孩子如何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共情的关键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将情绪命名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愤怒,寂寞,伤心,把它描述出来,告诉孩子当下的情绪是什么。共情是爱的共情,家长的情绪是平静的。允许情绪的发泄。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回顾刚刚发生了什么。教给孩子的不是“你现在不哭”,而且没有父母在身边,没人哄你的时候,遇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到底该怎么做。这才是共情的真正意义所在。

当孩子感觉更好时,才会表现更好。不对孩子大吼大叫,不威胁,指出孩子需要承担的结果,给坏行为一个替换的方案。多说肯定语,少说不。用温柔的力量去改变,而不是用愤怒的力量来遗憾。

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望,到底应不应该满足。使用共情,帮助孩子把愿意具体化,语言化。如我知道你的愿望了,如果你想更快得到这个玩具,也许你可以通过打工挣钱,或者制定一个储蓄计划。讨论物质,就是希望孩子明白,有些快乐可以买到,但还有更多的幸福是无价的。

爱与规则篇

规则和爱并不矛盾,孩子需要一定界限。设定界限,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不喜欢有惊喜,从小开始建立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家长应该做的是坚定地执行规则。防止自我为中心的养成,孩子需要适应社会,知道世界不是围着他一个人转的。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规则和爱是平行的,界限和自由是共存的,有规则的爱和有界限的自由才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生的财富。

Time-out方法已经out了。实施Time_in。第一步,父母的陪伴让孩子的无理取闹冷静下来;第二步,孩子冷静后,要拥抱孩子;第三步,和孩子讨论之前的行为。这样孩子不会走被孤立的感觉,情绪得到了认可,孩子不会出现反抗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打骂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情绪来时对自己说:和小孩子斗智斗勇用脑力就够了。不打不骂,是为了更好地管教孩子,管教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孩子可以自我约束,要做到不打骂,平时的规则建立很重要。说到做到。贯彻到底,不对孩子做出让步,坚持自己的原则。给予选择,适当放权,说明结果,自食其果。

巧借游戏,让熊孩子乖乖配合。孩子捣蛋的时候往往是他们缺爱的时候,多抱抱他们。和他们玩抓捕游戏,对没有触及规则时用游戏来化解,释放孩子洪荒之力。

换个姿势,站在孩子的高度看问题。家长要学会从孩子的视野看世界。孩子有问题,是因为父母观察得太少。

管教孩子,不是摆出家长的架子。通过语气和表情让孩子明白行为的界限。说不可以的时候语气坚定低沉,让孩子感到不怒自威。说不的同时,要给孩子解释原因,说不的时候让孩子明白父母是认真的,再给孩子一个简单的解释。家长尽量少说不,多使用正面语言。

如果孩子很“听话”,也许是你教育的失败。我们需要的是讲道理的孩子,管教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孩子的“自我管理机制”,让他们从小明白什么是对错,长大才能学会独立地管理自己。我们需要有主见,不盲从的孩子,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适当放权,家长需要早早让孩子抓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盘,而不是永远操控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学会守规则,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一切。孩子学会遵守规则需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认识规则,第二步是建立规则意识。帮孩子养成尊重规则的意愿和习惯,这才是真正的内化规则。父母的身教是让孩子内化规则的关键,做遵守规则的榜样。

孩子粘妈妈,是在“惩罚”妈妈的离开。应该先是回应孩子的情绪,解决情绪问题后,孩子的坏行为就不复存在了。孩子越觉得跟你在一起有爱,被接纳和信任,就越是容易展现他最真实一面。家长学会不那么容易被孩子激怒,学会使用同理心,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不要代劳和催促,代劳会剥夺他做事情的权利,催促会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提前计划,适当让孩子承担迟到的结果。让孩子从容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体验并承担后果,这才是陪伴孩子真正的意义。

父母成长篇

需要将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学习育儿,不是为了调教孩子,更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而是为了搭建一个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学会情绪管理,为人父母也是一场修行。心态好,面对外界的评价,心大一些。孩子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国幼儿教育读书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