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框架:社会的本质及其整体性———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社会的本质及其整体性

1 本质实践(社会生活本质)含义特征——哲学史对社会本质理解——社会本质观上实践转向含义和传统社会本质观变革意义

2 社会有机体(不断自我更新):概念、特征、意义

3 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含义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1 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显示关系的体现)

2 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

3 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人群共同体):含义及其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1 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2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发展趋势

国家与阶级的概念及其关系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1 意识、意识形态、文化结构

2 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的五种文化要素内涵及其关系;

3 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一、历史上对社会本质的各种理解、社会本质观上的实践转向意义及其变革意义:

如何理解社会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意义,也是历史哲学各派争论的焦点之一;被神化、被精神化、被自然化,都没有理解社会本质,马克思出现以后,说明社会本质是实践的;

1 哲学史上各种理解:

被神化的神学历史观:超自然力量神灵意志神定秩序;神意力量;

否定社会客观性;否定人主体性;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因果性纳入神学宿命论,宿命论歪曲


被精神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人的意识意志心理活动产物绝对精神运动的产物,历史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上的展开;在唯心主义视野中,实现预定理想而努力,以黑格尔为例,是为了实现他的绝对观念而努力;人类历史是力求达到这个绝对理念的坚定不移的意向构成了历史事变中的内在联系;

夸大了人的有意识活动,但没有看到意识活动背后的物质活动;主观唯心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不彻底地方在于不在这些原因中去进一步追溯动因;客观唯心主义,承认了这种动因,但是它不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反而是从哲学意识形态将动力输入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即使是坚定地唯物主义者,当从自然领域进入社会领域,又会陷入唯心主义

被自然化的自然主义历史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自然属性、生物本能、与动物社会本质一样;

夸大自然与社会同一性;只看到自然作用人、决定人、没有看到人反作用于自然、改造自然、为自己发展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造成以上现象原因:这三者,剥削阶级的歪曲历史生产规模狭小限制眼光不理解实践,不理解感性的、现实的活动,不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剥削阶级、生产规模、实践)




2 实践转向和变革意义

社会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是指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控制物质变换的活动,人不仅与自然之间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互换其活动并结成一定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共生于实践活动中,同时,实践活动的结果一开始也是在头脑中有目的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这个目的是它知道的,作为规律决定方式方法,使意志服从于目的;(共生;三个目的)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意识的关系都内涵于实践活动中,这些关系构成基本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或者实践活动的静态表现



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活动有三种基本类型: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创立改造社会关系实践创立精神文化实践,相互区别作用,构成了三种基本社会生活领域: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大实践构成了三大生活领域)

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是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故而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指明了社会的客观性,首先是物质的感活动;


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的发展不过是人类实践在时间上的展开,社会发展的动力绝不会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范围之外,他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之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社会本质,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的根本就在于,从对生产实践的内部结构的分析到剖析社会结构;马克思指出:新唯物主义始终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观念的形成,以及根据经验揭示社会结构与生产的关系;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二、社会有机体

1 概念 :社会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性,这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石;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组成的,而是由一些个人彼此发生的相互联系与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其中,某些要素按照特定的方式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了固定关系,一定的秩序,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确认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就是要求从个别社会对象、领域的研究上升到总体的研究,从总体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部分,只有把对个别社会对象、领域的研究放到总体中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2 意义: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为分析社会内部结构、生长机制、运动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正是社会学中把社会看作是不断更新发展的有机体的科学方法;

3 特征: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之中;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4 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交往活动形成了社会关系,亦形成了社会;交往活动规模、程度、形式受历史条件、生产状况制约,于是必须借助一定规范、制度进行,这些规范是由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交往活动的规范化、秩序化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制度;各种交往的规范制度会限定、调整人们的交往关系,使个人行动协调起来,把分散的个人组织起来,从而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运行起来;社会交往制度的体系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结构;人们交往活动的关系结构是社会有机体隐性结构,社会交往制度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显性结构;其中,基本结构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



三、经济结构概念、阶级结构概念、阶级与经济结构的关系、阶级与国家两个概念的关系;

1  经济结构

内容: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表现为生产力,那么经济结构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会发生一系列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一定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


2 生产力

生产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社会需求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

劳动对象:未加工的自然物、已经加工的物体,对之进行加工并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

作用:生产前提;只有结合,才是物质财富源泉,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

是人们征服自然的程度以及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标志;不同的生产力状况有不同的劳动对象;不同质、量的劳动对象直接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者物质条件,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工具,马克思称之为劳动资料的肌肉骨骼;

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具有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知识,并能够使用物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

科学知识:上面三者属于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属于智能性要素,硬件,软件;

生产力特征:人性,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在劳动中形成,是以往活动的产物或者实践能力的结果;客观性,虽然受精神因素影响,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形成的物质力量;社会性,社会生产力,个人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社会结合方式(协作分工中间环节)形成社会力量;历史性,劳动是以人的需要为内在动因的,而人的需要又是历史发展的,生产力也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不变的生产力;


3.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内涵:内容就是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总的来说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

静态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生产资料为谁所有,为谁支配;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本质上来说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统治被统治、支配被支配、半等的分工、合作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产品分配比例、比例关系,工资、地租、资本利润都是分配的形式;

动态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

内容看:生产关系总和,多种生产关系总和,不是占有同样的地位,同样作用;


特性:客观性,并不是超历史存在物,根源于生产过程中;历史性,并不是凝固不变;


特殊功能: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只是可能得生产力,经济结构以一定形式将人与物结合起来,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是前提和纽带;

经济结构决定文化结构和政治结构,构成二者现实基础;



2.阶级,阶级与经济结构的关系,阶级与国家的关系;

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二者关系:经济范畴,阶级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所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别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它集团的劳动;

本质上看,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者人群共同体;实质根源于其经济地位不同,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区别各阶级的基本标志就是,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阶级,历史范畴,阶级的发展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的形成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在阶级产生过程中,非经济因素(如暴力),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

阶级是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的产物,首先,金属工具的使用所导致的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它为一个集团占有另外一个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其次,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又一经济前提,私有制出现以后,社会集团的分离就转化为阶级的对立;再次,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从阶级差别的最初萌芽到阶级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阶级与国家:国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国家的阶级本质通过国家的内外职能来实现,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决定了国家的国体和整体;国体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这个阶级又会联合哪个阶级去反对镇压另外一个阶级,是规定国家类型的主要标志;政体是说统治阶级采取什样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国家是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阶级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同阶级的消亡联系在一起就是过来的消亡;



3.文化结构、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联结方式:比如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与政治上层结构相对应,文化结构又被称之为思想上的上层结构或者观念的上层结构,在阶级社会中,观念形态都具有意识形态性,所以文化结构又被称之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社会意识的发生和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意识的发生也就是社会意识的发生;社会意识的发生首先是一种分化,人的意识进一步分化的结果产生了各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意识形态又不等于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现存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其次,旧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或者正在被消灭的旧的生产关系;最后是反映现存社会正在成长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反映和维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的功能: 认识功能:反映社会存在;对现实具有维护和批判的功能:理论形式;调节控制个人、群体、社会及其相互作用的功能;明显的创新功能;


4.五种文化要素区别

艺术: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意识形态;倚靠形象美展现理解、感情、愿望意志,审美规则把握,美的感染力影响;


道德:调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思想和伦理思想下的人行为所体现的情感、情操等;精神力量;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


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设施的观点的总和;

宗教: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对超自然实体或者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

哲学:略

区别: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同经济结构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对社会生活作用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社会及其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