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宋词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等。以南唐冯延《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

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谙:熟悉,精通。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赏析:

上片: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首三句写眼前所见室外之景,清晨的栏杆旁,菊花笼罩着愁雾,兰花带露,好似泣下的泪珠。“一切景语皆情语”,“愁”、“泣”、“寒”三字,将主人公心中的愁绪,映射到菊花、兰花、罗幕等事物上,清晨的烟雾,已不是雾,而是挥之不去的愁怨,罗幕低垂,透出轻寒,燕子双双飞去,更是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槛菊愁烟”、“罗幕轻寒”,描绘的景象是静态的,而“泣”,“飞”二字为这一片静态的物象赋予了动态的美,动静相衬。词人将视觉、触觉及内心感受与眼前景物完美结合,移情于景,物人合️一。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不知晓离别之苦,明亮的月光直到破晓一直穿过红色的门户。“离恨”点明主人公悲伤的原因,承首句“兰泣露”,而此处的情感更为强烈,心中之苦无处诉说,却无端责怪明月不通情理,这看似无理的怨,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深深的离恨。“斜光到晓”表明了主人公的彻夜无眠,从时间上将离恨又添加了一层。

下片: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晚西风凋零了碧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昨夜”句承上片“到晓”句,一方面道出了主人公彻夜未眠,另一方面描绘了主人公独上高楼所见景象,西风紧,碧树凋,人立于高楼之上,只见高远辽阔,天涯何处是尽头。此时主人公内心的伤感也随之延伸到更为广阔的时空。苍茫阔远的背景下,一人独立高楼,强烈的反差给读者带来视觉的冲击,此处的“望尽”反衬出内心离恨的无尽。此三句语言朴实,境界空阔,情感深沉,为流传千古名句。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处用典,尺素指书信,想要给思念的人寄封信,却山长水阔,不知人在何方。内心所想的不能实现,思念的无处安放,内心情感千回百转,言已尽,而意无穷。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尔。”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近宋词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