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协议是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通讯协议(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即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它被广泛地使用在ADC、LCD等设备与MCU间,要求通讯速率较高的场合。
MISO 主设备数据输入,从设备数据输出。
MOSI 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
SCLK 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
CS 从设备片选信号,由主设备控制。
SS:从每个从设备都有独立的这一条SS信号线,常称为片选信号线,也称为NSS、CS。
本信号线独占主机的一个引脚,即有多少个从设备,就有多少条片选信号线。I2C协议中通过设备地址来寻址、选中总线上的某个设备并与其进行通讯;而SPI协议中没有设备地址,它使用SS信号线来寻址,当主机要选择从设备时,把该从设备的SS信号线设置为低电平,该从设备即被选中,即片选有效,接着主机开始与被选中的从设备进行SPI通讯。所以SPI通讯以SS线置低电平为开始信号,以SS线被拉高作为结束信号。
SCK (Serial Clock):时钟信号线,用于通讯数据同步。
它由通讯主机产生,决定了通讯的速率,不同的设备支持的最高时钟频率不一样,如STM32的SPI时钟频率最大为fpclk/2,两个设备之间通讯时,通讯速率受限于低速设备。
MOSI (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引脚。
主机的数据从这条信号线输出,从机由这条信号线读入主机发送的数据,即这条线上数据的方向为主机到从机。
MISO(Master Input,,Slave Output):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引脚。
主机从这条信号线读入数据,从机的数据由这条信号线输出到主机,即在这条线上数据的方向为从机到主机。
SPI协议定义了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数据有效性、时钟同步等环节。
NSS信号线由高变低,是SPI通讯的起始信号。NSS是每个从机各
自独占的信号线,当从机检在自己的NSS线检测到起始信号后,就知道自己被主机选中了,开始准备与主机通讯。
NSS信号由低变高,是SPI通讯的停止信号,表示本次通
讯结束,从机的选中状态被取消。
SPI使用MOSI及MISO信号线来传输数据,使用SCK信号线进行数据同步。MOSI及MISO数据线在SCK的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位数据,且数据输入输出是同时进行的。
由CPOL及CPHA的不同状态,SPI分成了四种模式,主机与从机需要工作在相同的模式下才可以正常通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是“模式0”与“式3”。
时钟极性CPOL是指SPI通讯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SCK信号线的电平信号(即SPI通讯开始前、 NSS线为高电平时SCK的状态)。
CPOL=0时, SCK在空闲状态时为低电平,CPOL=1时,则为高电平。
时钟相位CPHA是指数据的采样的时刻,当CPHA=0时,MOSI或MISO数据线上的信号将会在SCK时钟线的“奇数边沿”被采样。当CPHA=1时,数据线在SCK的“偶数边沿”采样。
● MISO: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引脚。该引脚在从模式下发送数据,在主模式下接收数据。
● MOSI: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引脚。该引脚在主模式下发送数据,在从模式下接收数据。
● SCK:串口时钟,作为主设备的输出,从设备的输入
● NSS:从设备选择。这是一个可选的引脚,用来选择主/从设备。
SCK线的时钟信号,由波特率发生器根据“控制寄存器CR1”中的BR[0:2]位控制,该位是对fpclk时钟的分频因子,对fpclk的分频结果就是SCK引脚的输出时钟频率。
其中的fpclk频率是指SPI所在的APB总线频率,APB1为fpclk1(36MHZ),APB2为fpckl2(72MHZ)。
SPI的MOSI及MISO都连接到数据移位寄存器上,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来源来源于接收缓冲区及发送缓冲区。
• 通过写SPI的“数据寄存器DR”把数据填充到发送缓冲区中。
• 通过读“数据寄存器DR”,可以获取接收缓冲区中的内容。
• 其中数据帧长度可以通过“控制寄存器CR1”的“DFF位”配置成8位及16位模式;配置“LSBFIRST位”可选择MSB先行还是LSB先行。
• 整体控制逻辑负责协调整个SPI外设,控制逻辑的工作模式根据“控制寄存器(CR1/CR2)”的参数而改变,基本的控制参数包括前面提到的SPI模式、波特率、LSB先行、主从模式、单双向模式等等。
• 在外设工作时,控制逻辑会根据外设的工作状态修改“状态寄存器(SR)”,只要读取状态寄存器相关的寄存器位,就可以了解SPI的工作状态了。除此之外,控制逻辑还根据要求,负责控制产生SPI中断信号、DMA请求及控制NSS信号线。
• 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使用STM32 SPI外设的标准NSS信号线,而是更简单地使用普通的GPIO,软件控制它的电平输出,从而产生通讯起始和停止信号。
• 控制NSS信号线,产生起始信号(图中没有画出);
• 把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寄存器DR”中,该数据会被存储到发
送缓冲区;
• 通讯开始,SCK时钟开始运行。MOSI把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一位
一位地传输出去;MISO则把数据一位一位地存储进接收缓冲区中;
• 当发送完一帧数据的时候,“状态寄存器SR”中的“TXE标志位”
会被置1,表示传输完一帧,发送缓冲区已空;类似地,当接收完
一帧数据的时候,“RXNE标志位”会被置1,表示传输完一帧,接
收缓冲区非空;
• 等待到“TXE标志位”为1时,若还要继续发送数据,则再次往
“数据寄存器DR”写入数据即可;等待到“RXNE标志位”为1时,通过读取“数据寄存器DR”可以获取接收缓冲区中的内容。
typedef struct
{
uint16_t SPI_Direction; // 设置 SPI 的单双向模式
uint16_t SPI_Mode; // 设置 SPI 的主/从机端模式
uint16_t SPI_DataSize;// 设置 SPI 的数据帧长度,可选 8/16 位
uint16_t SPI_CPOL;// 设置时钟极性 CPOL,可选高/低电平
uint16_t SPI_CPHA; // 设置时钟相位,可选奇/偶数边沿采样
uint16_t SPI_NSS; // 设置 NSS 引脚由 SPI 硬件控制还是软件控制
uint16_t SPI_BaudRatePrescaler;//设置时钟分频因子,fpclk/分频数 =fSCK
uint16_t SPI_FirstBit; // 设置 MSB/LSB 先行
uint16_t SPI_CRCPolynomial; //设置 CRC 校验的表达式
} SPI_InitTypeDef;
SPI_Direction
本成员设置SPI的通讯方向,可设置为双线全双工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双线只接收
(SPI_Direction_2Lines_RxOnly),单线只接收(SPI_Direction_1Line_Rx)、单线
(SPI_Direction_1Line_Tx)只发送模式。
本成员设置SPI工作在主机模式(SPI_Mode_Master)或从机模式(SPI_Mode_Slave),这两个模式的最大区别为SPI的SCK信号线的时序,SCK 的时序是由通讯中的主机产生的。若被配置为从机模式,STM32的SPI外设将接 受外来的SCK信号。
本成员可以选择SPI通讯的数据帧大小是为8位(SPI_DataSize_8b)还是16位(SPI_DataSize_16b)。
时钟极性CPOL成员,可设置为高电平(SPI_CPOL_High)或低电平 (SPI_CPOL_Low )。
时钟相位CPHA 则可以设置为SPI_CPHA_1Edge(在SCK的奇数边沿采集数据) 或SPI_CPHA_2Edge
(在SCK的偶数边沿采集数据) 。
本成员配置NSS引脚的使用模式,可以选择为硬件模(SPI_NSS_Hard )与软件模式(SPI_NSS_Soft ),在硬件模式中的SPI片选信号由SPI硬件自动产生,而软件模式则需要亲自把相应的GPIO端口拉高或置低产生非片选和片选信号。
本成员设置波特率分频因子,分频后的时钟即为SPI的SCK信号线的时钟频率。这个成员参数可设置为fpclk的2、4、6、8、16、32、64、128、256分频
所有串行的通讯协议都会有MSB先行(高位数据在前)还是LSB先行(低位数据在前)的问题,而STM32的SPI模块可以通过这个结构体成员,对该特性编程控制
•SPI_CRCPolynomial
这是SPI的CRC校验中的多项式,若我们使用CRC校验时,就使用这个成员的参数(多项式),来计算CRC的值。
FLSAH 存储器又称闪存,它与 EEPROM 都是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器,但 FLASH 存储器容量普遍大于 EEPROM,现在基本取代了它的地位。我们生活中常用的 U 盘、SD 卡、SSD 固态硬盘以及我们 STM32 芯片内部用于存储程序的设备,都是 FLASH 类型的存储器。在存储控制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FLASH 芯片只能一大片一大片地写。
编程要点
(1) 初始化通讯使用的目标引脚及端口时钟;
(2) 使能 SPI 外设的时钟;
(3) 配置 SPI 外设的模式、地址、速率等参数并使能 SPI 外设;
(4) 编写基本 SPI 按字节收发的函数;
(5) 编写对 FLASH 擦除及读写操作的的函数;
(6) 编写测试程序,对读写数据进行校验。
初始化对应的GPIO
static void GPIO_Config(void)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 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SPI_SCK_PIN|SPI_MOSI_PIN; //MOSI SCK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 = SPI_SCK_Mode ;
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 , &GPIO_InitStruct);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SPI_MISO_PIN; //MISO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
GPIO_Init(GPIOB , &GPIO_InitStruct);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SPI_CS_PIN; //CS
GPIO_InitStr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