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应霁《回家真好》

图片发自App


        以往阅读欧阳应霁的书大多与美食相关,这次无意收获《回家真好》一书,才惊觉欧阳应霁原来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且长期对现代家居生活及建筑设计潮流观察研究。

        《回家真好》是他走访十八个不同领域的朋友和名人的家,北京上海香港台湾,身处不同的地域,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因而每一个人对家的理解和追求都各不相同。欧阳应霁从设计结构布局、生活物件的选取,展现了每一个可爱之处,以娓娓道来的诉说着每一个有关“家”的故事。

        有的家,可居于原始,亦可隐于城市。

          刘正刚和韩旭成的家都居于原始,都安在城郊之外。刘正刚以偌大的仓库为家,简约至极,甚至是空旷。但能够恰如其当的把艺术理念融入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之中。韩旭成则直接把家从城里搬到乡下,扎根在乡间泥土,以乡村蔬果作物为绘画的题材,其余生活物件均为乡间随手可得之物,无所求往往有所得。

        而于彭的家却是“大隐隐于市”,市声喧闹中有一个山林之家,“天地有道,我命在我;求之在我,求之在勤”的养生信念,让他居于近市却拥有山水之乐,不太寂寞,不太喧烦,来往自如,身心自安。文人逸士的最大追求莫过如此。

       

          有的家,是思想的空间。

          譬如Stanley的家,“我并不把家当作一个纯粹休息放松的地方,我希望我的周围都是可以启发思维、刺激想像的物件,有一个让思想随时发动的环境和气氛”,因而他会静心挑选每一个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安放在属于自己的家的“思想空间”。

        江晓原老师的家,是他的home office。家里近二万本的藏书已经占据了客厅、睡房、储物房甚至阳台。分门别类堆叠整齐恰好可以看出他的学术研究的逻辑条理。他每天在家专心做学问研究,有纪律有计划地把自己的研究项目一一完成。爱书人,最大的幸福莫过如活在图书馆里,而江晓原老师的家正好是他的思想创作最安静的空间。

       

        有的家,是历史的载体。

        香港林仲强Gary的家在上环太平区,香港岛最古老的一区。在轻浮功利的社会中,选择独居在一个小楼房,选择从二手旧店挑选家具,保留旧物件例如一把破烂的广东葵扇一个空瓶的可口可乐玻璃樽,每一个选择都是取舍。但每一个物件背后恰如有一分若即若离的情意结。或许是对父辈的回忆,或许是对自我的探寻。

        而香港著名时装设计师邓达智的家,准确来说应该是“故乡”,元朗屏山邓氏宗祠,是文物古迹更是历史的见证。宗祠是故乡的硬件,代代相传的起居环境是文化的根和源。一几一椅一砖一瓦都富有传奇色彩,历史在浮躁的现代生活中极具现实的意义。


      家,是每一个人的私密隐蔽之处,观其家可见其人。

      家,是生活使用量最大的容器。你往家中存放的一切,最终成就了你所有生命的意义。

      欧阳应霁认为“家是空间格局的安排,光影气氛的调协,家是人和人的关系,家是身体的归宿精神的寄托。说到底,家是心之所安。”

      回家,真好!有家可归,何乐不归?

       

你可能感兴趣的:(欧阳应霁《回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