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两岁的孩子连狗都嫌」。两岁多的孩子不受控、有主见、爱捣乱,还有就是话很多,明明已经讲过好几次了,还一直追着你问「为什么、为什么」。
孩子为什么爱问「为什么」?
小脑袋里的「为什么」何时萌发的?
很多学者认为:“以解释为基础”的学习,是婴儿用来辨别新变项的核心机制,这项能力非常重要,因这基础的本质就是”因果学习”。
『以解释为基础』的学习就是,『看见-记住』并不是完整的学习历程,而是会分析其因果关系,待这关系弄清楚后就完成学习了。
看见-记住
看见-理解
如果婴儿学到的仅是『情境─结果』的关连性,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那么他们应该无法预测新的事件。
然而,如果婴儿能理解物体间的关系,尽管有些事件可能看起来相当不同,但他们就能进行推理,了解其间的因果关系。
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Baillargeon教授认为,为了要辨别孩子是否有『以解释为基础』的学习能力,需要辨识三个问题:
婴儿注意到对照的结果(例如物体掉落或没有掉落)
婴儿找到决定此对照结果的情境(例如支撑物体的程度)
利用核心知识解释『情境─结果』的关连性,即“为什么?”
能知道『情境─结果』发生背后的原因,便能辨别跟特定事件类别有关的新变项。
就是我们说的: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区别。
Baillargeon认为,这种以解释为基础的学习——仰赖经验的本质,可以说明为何婴儿会先学到某个知觉变项。
因此,如果婴儿真的有『以解释为基础』的学习能力,那么当提高变项出现的频率,他们就能更早掌握辨别。
接下来就有趣了,Baillargeon和Wang就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来证明这个模型架构。
我们已知“12个月的宝宝才会把高度变项考虑到覆盖事件中”,那么9个月的婴儿能否学会考虑『高度』变项呢?
实验是这样的有三个物体,一个高容器,一个矮容器,一个可压缩的圆柱。
婴儿会看到3组动作,遮挡-展示-覆盖,企图呈现覆盖事件中『高度』的重要性。
1.A能挡住C,也能覆盖C。
2.B未能挡住C,却也覆盖了C。然而这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实验结果是:有经过教导尝试的9个月大婴儿,确实都花较长的时间注视矮容器的不可能事件,这代表他们侦测到了不合理。
当延长了实验间隔,在教导尝试结束后隔24小时才出现测试尝试。同样地,这些婴儿仍会侦测到不合理性。
Wang和Baillargeon认为,在进行教导尝试的期间,婴儿看到高和矮的覆盖容器所造成的对照结果,诱发了以解释为基础的学习,即对“为什么”的思考?
亦即,婴儿能够基于特定的经验来辨别覆盖事件中的相关变项。
关于此解释的进一步证据得自于:不让婴儿去经验对照的结果。像是在训练尝试中采用小型的物体,由于高的和矮的容器都能完全罩住该物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就无法学到覆盖事件中高度的重要性了。
为了检测婴儿是否真的能进行因果学习,Wang和Baillargeon设计了最后一个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他们操弄一个在知觉上跟教导尝试非常相像的情境,但并不提供任何因果解释。
把容器内部底部填充,这样容器就变浅了,在演示开始时,会向婴儿展示内部深浅。被填充的容器罩不住原来能罩住的物体,而没有填充过的容器能罩住。因此,当婴儿看到短容器仅罩住物体的一部分,而高容器完全罩住物体时,对于因果关系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对于这个对照的结果也没有合理的因果解释。
在最后这个实验物中,9个月大的婴儿并没有花较长的时间注视矮容器的事件。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学会高度变项。
这结果符合Wang和Baillargeon的理论:
婴儿以解释为基础的学习和连结学习是不同的。孩子自己通过”合理”的解释去理解因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条件反应而已。
看见-记住
看见-理解
各位父母从上述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当我们陪伴孩子一起游戏时,孩子是会注意观察那些有趣的因果关系的。
当孩子问你“为什么”,就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思索原因的能力,这是很棒的噢!
即便是给孩子买了再好的益智玩具,也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互动、一起玩。在孩子面前你自己玩也可以,孩子会观察你的动作与游戏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认知因果关系,对日后推理能力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