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吃饭》

学会吃饭这本书不是一个教我们健康饮食的书籍。它比健康饮食的书籍更要高级一点,作者在通过如何学习吃饭的方式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保持正念。如何在正念中吃饭,这让我们既可以享受食物的美味的同时又能达到减重的目的。我用这本书里的观念和方式在生活中实践了,真的有发觉生活的掌控感和感知力提升了。

对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正念。那什么是正念呢?

正念就是你的身心完全回归于当下。是禅师们口中经常说的活在当下,感受当下。该喝水时喝水,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只要这一切完全出自于自然。我们经常会遇到吃饭吃着吃着就撑了,吃顶了的情况。因为我们的心思没有在当下,可能脑子里在想着这电视真好看啊,哇塞,他的笑话好好笑,又推出了新的八卦等等。你的身体也许正在和食物接触,但是你并没有觉知到食物本可以给你带来美好与满足的感觉。科学研究统计,如果你打开味蕾去全然的去觉知食物的话,不管是什么食物,就算是甜甜圈和巧克力。你差不多吃到三四口也就满足了,因为它给你带来的愉悦感会随之减弱。

①如何培养正念习惯?

a.去了解自己的身心需求:

一个人有多饿,多饱只有自己知道。深入了解我们内在和外在的需求时,我们会对健康或体重做出弹性的选择。


b.明白没有不好的食物:

每一种食物都可以给我们身体提供能量,食物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满足感。


c.了解食物的热量表和营养价值:

可以按照我们的需求,帮助我们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饮食决定。


d.了解自己的意志力:

有位科学家说过"人们的意志力在早上更加充沛,经过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会随之减弱。"就像人们的肌肉用久了会酸,需要休息恢复。但如果当我们的肌肉酸了之后,你还一直用力的去锻炼它的话,那么第二天迎来的就是更加强烈的疼痛感。生活中想减肥的朋友,不要在白天意志坚定想着"今天我只吃水果蔬菜沙拉。晚上我不吃啦!为了减肥,拼了,我可以的!"不断的给自己里打气加油。这种方式一是很难做到,二是也不健康,还有点违背人性的感觉。如果能一个月都保持这种状态的仙子请给我留言,我想拜你为师。


e.和食物做朋友,与自己和解。

向我们吃东西时的喜悦感说“是”。这更接近慈悲心,它带给我们的是自我关爱,自我滋养,探索与好奇。用这样的方式来吃饭是在培养我们内在的美食家,而不是警察部队哦。(法国女人不会胖书中说,因为法国的女人会充分的去品尝每一口食物给她们带来的美好滋味,她们就像美食家一样在品味食物。)


f.每一口食物都能发现喜悦。

学会正念饮食后,我们能充分的享受食物带来的喜悦和滋养。


g.我们的生命不限于饮食。

饮食和体重只是生命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出现了不平衡,那我们就需要去解决它。但人生其实还有更多的层面值得我们去察觉,关注与欣赏。


②我们的进食原因有哪些?

a.生理饥饿:

饥饿感是身体产生的重要讯息,也是最健康的进食模式。作者说,联结饥饿感,是盲目饮食最强大的刹车系统。


②看到食物:

只要看到、想到或听到食物,就诱发想吃的渴望。


③记忆:

喜欢某种食物,和过去的经验有关。比如,小时候,妈妈做的手工饼。


④社交压力:

因为身边的人都吃,所以我们也照做了。比如,和朋友逛街,有人提议吃蛋糕,你怕被说不合群,也点了一份。


⑤说服我们自己吃东西:

利用自己的想法把进食合理化。比如说,“我只吃一口。”


⑥想要做“坏事”:

长期节食者常出现“我想要做坏事”的想法,于是在挣扎中进食。这大多和我们的成长背景有关。


⑦想要被安抚:

在压力、悲伤、愤怒、焦虑、疲倦等状态下,很多人会把高热量食物当作自我安抚的工具。我们可以去截肢,我们在什么时候后什么情绪容易吃多?如果是伤心的时候吃多,那么我们可以想想看,伤心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干点其他什么事让我感觉舒服一点呢?

对于食物,我们可以开心享受,但不用吃完。

这里作者对浪费的概念很让我耳目一新。因为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也跟我说,不要浪费,能吃就多吃点。这样显得节约一些吗?对,这只是显得节约。勉强我们吃掉所需之外,导致我们的胃撑大,下次吃更多的食物,然后又要需要购买更大量的食物,食物的供应量越来越大,其他地区食物又短缺。作者有举例非洲那一块,其实他们是很多人都吃不上东西的,但是我们经常有过余过多的食物。从长期来看,我们如果想不浪费食物,让需要的人能吃上食物,我们最好是少吃点。这样食物供应足够,有足够多的资源能够给予到食品短缺区域。

很喜欢樊登老师在本书解读过程中的结束语:

自知者明。有了自知,人才能对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变得更好。

正念饮食法不仅引导我们更健康自在地吃,它的原理在探索自我和觉知自我上也大有裨益。

可以说,这不只是一本针对饮食的书,亦是一本关于人生的书。

我们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