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古琴教学实践的若干体会和思考

少儿古琴教学实践的若干体会和思考

杨青  蔡晓萌


引言:

纵观当今乐坛,民族乐器演奏者的年龄跨度往往很大,从垂髫少年到耄耋老人,奏者既有年富力强的中青“骨干”,也有德劭年高的艺术家,更有许多自幼习乐且具有较高演奏水平的少年儿童——古筝、琵琶、二胡、竹笛……莫不如此。而古琴这件优秀的乐器,由于种种原因,在早些年却鲜有少年儿童弹奏。

  传统艺术不能缺少“青春血液”。任何一种音乐艺术门类,有了少年儿童的加入,都会变得更加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只要有过乐器演奏体验的人都知道,从小学习一门乐器,掌握“童子功”,能使自己具备逐步达到较高演奏水准的基础。同时,以琴涵养性情、明心启智、愉悦身心,更能使人终生受益。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逐渐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随着古琴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琴作为能与孩子相伴一生的爱好也走进了更多家长的视野。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少儿习琴的相关资源与渠道却比较匮乏。作为多年来致力于少儿古琴教学的一名教师,我和我的团队毕竟力量偏弱,影响有限,借此机会我“抛砖引玉”,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与学生蔡晓萌的习琴经历谈一些关于少儿学古琴的粗浅体会,供大家参考。


(图:北宋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少儿弹古琴)

一、 习琴,入门须正

南怀瑾先生认为:“从儿童开始诵读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会自然运用出来。”其实,少儿习琴这件事和少儿诵读经典、童蒙养正的教育方法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稚嫩的童心,用经典浸润童年,以文化滋养人生。

(一) 少儿习琴

  首先需说明,我们绝非倡导所有人都要自幼习琴,也并非主张学琴越早越好,本文只针对有明确习琴需求的少儿家庭,单纯探讨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踏上琴学之路。

  有些人认为,孩子太小,学识与阅历都远远不够,无法真正理解古琴,因此不适宜学琴。在笔者看来,只是因为习琴当下无法理解古琴文化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意趣就断言孩子不能学琴,此观点未免有失偏颇。

  以少儿诵读经典为例,我们要求孩子读背经典,并非指望他们当时就能明晰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而是让孩子通过大量背诵做好积累,等文字基础与文化基础达到一定水准后,自然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水到渠成”、“融会贯通”的领会先贤的智慧。同理,少儿习琴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涵养性情,更早的开始积累、沉淀。初时只是模仿、苦练,这是量的积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拓、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增加,有朝一日自然会豁然开朗,真正领略琴曲的韵味,了解琴所蕴含的文化,从而真正了解古琴之美,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如果家长坚定的希望孩子尽可能早的学琴,且孩子也已具备了初步习琴的条件,早些开始积累未尝不可。

  笔者教过许多自幼坚持习琴只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孩子。对于这些业余习琴的孩子来说,以往普遍共识的少儿习琴黄金年龄——“十余岁”,在如今正是该以学业为首重的“初高中”学段。作为教师,我们鼓励孩子把重心最大限度地放在汲取知识与拓宽眼界上。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个孩子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升学压力,若选择此时入门,多半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难以保证的练习时间、沙上建塔般的“夯实基础”,想要做到“持之以恒”则未免显得吃力,半途中断学习的可能性也就变大了。音乐可怡情,更可育人,早已打好坚实基础的孩子在这一阶段,则可将弹琴作为繁重课业的最好调剂,让学业与兴趣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们常把孩子比作纯净的白纸,一方面,他们不容易被后天养成的“固定模式”所禁锢,一旦入门,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学什么就像什么”;另一方面,作为华夏子民,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中都沉淀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孩子的心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知力,他们能更加直观的感悟到乐曲中那些触动心灵的音乐信息。

  如果家长下定决心让孩子尽早开始习琴,5岁以后(注意个体差异),部分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大略听懂讲解,对艺术的感性认识非常敏锐,手的发育也具备了初步学琴的条件。此时学琴既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与记忆力,也可以培养他的审美趣味,有时更能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潜能。


(老照片:2005年少儿古琴节目参演56个民族演奏56张古琴庆建国56周年长城大型活动)


(二) 习琴,必得正心诚意

  《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可见,要做到“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者缺一不可。同样,对于任何习琴者来说,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须知,习琴必得正心诚意。

 “三不要”的学琴心态:

  第一,不要抱着尝试的心态。以尝试的心态来学琴,意味着在入门之初就给自己找好了半途而废的借口,此种畏难情绪需摒弃。人天生就有惰性心理,但学乐器,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学无止境,惟勤可达。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一定的,习琴者需要时刻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如果孩子与家长都抱着尝试、畏难的情绪来习琴,那么因为某个短时难以克服的小问题而中断学习的可能性会很大。

  第二,不要抱有功利的心态。习琴最忌功利心,不要把学琴当作日后升学的工具、挣钱的手段或成名的阶梯,家长更不能将非纯粹的学习目的灌输给孩子。习琴初心当纯粹,音乐之美来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无论学习何种乐器,只有摒弃功利心,才能让孩子更容易在探寻音乐的旅途中获得幸福与快乐,从而受益终生。

  第三,不要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一味的急于求成只会导致过度焦虑和自我否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要相信孩子、放平心态、顺其自然,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让琴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陪伴他慢慢成长,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年岁尚浅的孩子能否持之以恒的学习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家长的决心和态度,请家长朋友们静候发芽,直到硕果盈枝。

(三) 习琴,须择良师

  入门须正。习琴不只是学老师们在古琴方面的造诣,更是在学他们的为人处世和修养。荀子有言:“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利的了。对孩子来说,师者,远不止传道、受业、解惑,他们也许还会成为孩子人生的导师,因此选择老师一定要慎重。

  一个老师要真心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才能更好地引领着孩子们踏入音乐的殿堂。家长给孩子挑选老师时,首先要确认老师的资质,要看老师能否给初学的孩子正确的技术指导、是否了解儿童心理、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是否懂得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孩子是否喜欢这个老师。

  老师如果能让孩子产生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对音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是最好的。建议上课前可以带着孩子坐在教室后安静试听,感受氛围,有可能的话跟老师在课间稍作交流,师生双方都要有“眼缘”。

  小班课对于孩子来说更有针对性,大班课也可以认识许多同龄的琴友,需要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想要孩子上大班课,尽量选择少儿班,不要和成人一起学习。起步阶段,孩子打基础比起成人更难,一起学习容易在开始的时候就打击孩子自信心,因此尽量分层学习。


(老照片:首届少儿古琴班于2000年7月8日在北京市少年宫成立,图为2001年李璠、陈阅聪、陈长林、吴钊、李祥霆、余青欣等在京部分古琴界前辈们看望并指导少儿古琴班学员)


二、 课堂教学

  少儿古琴教学虽大多属于业余性质的兴趣教育,但无论是“业余”学琴还是“业余”教琴,“少儿习琴”这件事都绝不能用随意的态度对待。作为古琴文化的传承者与传递者,在面对任何一名学生时,我们都要做到严谨、严格、细致、规范,而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儿古琴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演奏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外,爱心、耐心与责任心更是必不可少的三大“法宝”。

(一)基础教学

  少儿习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若想弹响,必先弹弱;若想弹实,必先弹虚;若想弹快,必先弹慢”。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1. 坐姿

  在《溪山琴况》的“迟”况中,徐青山写道:“古人以琴能涵养情性,为其有太和之气,故名其声曰‘希声’。未按弦时,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

  身正则琴心正。掌握正确的演奏体态可保证琴容端庄、手容优雅、动作适度、发力得当,这也是端正习琴态度、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不良的弹奏姿势,如弓腰驼背、耸肩吊肘、左摇右晃……不仅影响美观,更会使肌肉紧张、运力不畅,最终导致无法自如、灵活、放松地进行演奏。所以,老师在入门之初就要严格规范孩子的演奏姿势,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并将要点仔细叮嘱家长。

  通常建议小一些的孩子入门时可以用小琴,古人称之为“膝琴”。20年前我们开始规模化幼儿古琴教学时,小琴很紧缺,许多孩子只能用大琴入门。因此,我们要学会以“变化”的演奏体态去适应不能变化的琴。

  年龄较小的幼儿在习琴之初,由于身长不够且手臂较短,难以在保持姿势稳定的前提下够到所有音位。若条件有限,没有适宜的小琴练习时,可让孩子不采取定势弹琴:如站在地上,两脚分开,身体中线随着左手指按弦的幅度左右微微移动,不可幅度过大(若孩子身高足够,则参考下文“坐姿弹奏方式”)。

  六至九岁的孩子可直接尝试采取坐姿弹奏,但与成年人“身体中线对准四徽半至五徽,右手触弦点大致对准岳山与一徽的二分之一处”的弹琴标准不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初时可整体左移,使孩子身体的中线对向六徽,右手弹弦点对准一徽,身体距琴里端约两拳宽度(20厘米左右)。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孩子每阶段发育成长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

  桌椅落差过大时须用硬垫垫高,座椅高度和座位距离因人而异,以孩子手臂的放松姿态为准,使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侧,双手轻抚弦面时可轻松覆盖弹奏区域,小臂与琴面大概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图:琴童坐姿参考(拍摄于蔡晓萌8岁,2003年)


  弹琴的“力”从脚底发起,脚下不可悬空,若无稳定支撑点,弹琴幅度较大时容易失去平衡,增加手指负担,导致指法变形。双脚不能平放地面时,须在脚下垫好适宜高度的小踏凳(不能过高),脚心虚涵。男孩双脚分开约20厘米,女孩双脚自然并拢,膝盖处大腿与小腿之间呈90度角。琴凳不能坐满,坐全部凳面的前三分之二处即可。若椅子有靠背时不能靠坐,保持后背自然挺立,沉肩坠肘,下颏微收,舌顶上腭,全身自然放松,目光以垂帘式注视左手,保持琴容端正,切不可摇头晃脑、左顾右盼、耸肩驼背。

  从正面看,可以形象地将孩子弹琴的姿态比喻为一株花:脚、腿至肩以下,是花干;手与臂是花的枝叶;小脸是花朵,保持动作自然、舒展。

2. 入门基础教学

  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是学好任何一门乐器的先决条件与重要基础,只有具备了合格的演奏技巧,才有资格谈音乐内涵与演奏境界。作为老师,一定要将正确的演奏技巧、琴学理念和古琴文化传递给学生。习练指法要遵循传统,弹奏琴曲要尊重原作,让少年儿童接触到真正的古琴艺术,才能使他们在习琴之路上行稳致远。

(1) 减字谱教学

  减字谱的出现使得古琴的记谱方法简便明了。在教授年纪较小的幼儿时,不要求孩子马上识谱,可先制作字块卡片,在讲述指法时结合卡片图形讲解,唱出音符,帮助孩子记忆。教授已经识字的孩子时,要讲清减字谱每部分的代表含义,尽量根据学习进度,结合简化前的汉字逐步讲解。

(2) 右手基础教学

  我们将右手称为“音源”,即声音的“源头”,每个人接触古琴时奏响的第一声琴音往往来源于此。右手指法对每个习琴者来说都如同基石般重要,其基本功有“四指八法”,入门时先掌握“勾”“挑”等使用较多的指法即可。

  右手在弹弦时,极易出现“吊腕”“扭手”“使用蛮力”“只用指甲拨弦”等问题。《溪山琴况》有言:“‘弹欲断弦,按令入木’此专言其用力也,但妙在用力而不觉耳。”抚琴的精妙之处并不在于一味的强调音量与力量,而是在于“用力不觉”,在于“情至而轻,气至而重”的“轻重间出”。想要弹出清润动听、轻重得宜的琴音要牢记“松中求力”“松中求技”的原则,不能一上来就以“弹欲断弦”作为孩子的习琴目标,若为了追求音量而靠手臂、手肘或手腕带动手指,虽然短时间音量可以变大,但声音却会变“拙”,且造成发力部位肌肉的紧张、僵硬,不仅浪费了手指锻炼力量的机会,时间一长也会使右手缺乏灵活性。长期来看,臂力、腕力不同于指力,错误的发力方式反而会使孩子难以弹出更大的音量、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音色。

  老师在进行正确的指法示范后,要尽可能帮助学生保持手型正确,做到随时纠正。要允许孩子弹得虚一些、轻一些、慢一些,待运指方法、手型基本确定,且手指具有一定的力度时,再逐步尝试加力。以孩子的手臂条件为基准,这个过渡期有时会经历一两年或者更长时间,切记不可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相信,只要保持手型正确,发力得当,孩子总有一天能达到“弹欲断弦”的坚实度。

  注:右手弹琴需要留一定指甲,有些幼儿有咬指甲的习惯,对右手弹琴容易造成影响,需要“家校联合”努力,共同帮助孩子及早改掉习惯。

(3) 左手基础教学

  左手的按弦方式需要肌肤直接接触琴弦,将琴弦按实到面板上。孩子(尤其是幼儿)手小、指甲短小、手软无力,要把握好正确手型并具有一定力度并不容易,所以左手练习时要分两步走——由静到动,逐步练习、逐步加力,随时关注手指形状。

1) 静态:泛音、固定音位按音

  当右手运指方法、手型基本确定后,可以开始让孩子学习左右手配合。加入左手前,须尽量保证右手指法可以在不盯看的前提下也能做到无误。

  用泛音学习作为切入点,帮助孩子将关注重心转移到左手。针对年龄小的孩子,老师可以将泛音学习变成有趣的徽位游戏,帮助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找到琴上任何的“经纬度”,弹出悦耳的泛音,进一步增进对琴的了解。

2) 静态:固定音位按音

  固定音位按音练习是帮助孩子固定左手基本手型的重要环节。在练习之初,孩子的左手指容易出现怕疼、按不动、按不实、耸肩发力或一用力按弦手指就变形等问题。这时一定不能苛求孩子,可暂时先“虚按”,声音先要可以做到“若有若无”,之后再引导孩子逐渐将左手臂的自然重量向下放,落在一根手指上。如果还是按不实弦,就应启发他逐步向下用力,找到合适着力点。但一旦按实发出声音来,就不要再加力了,否则容易多余用力,这种多余的反作用力会使孩子的手臂紧张。

  老师也可以结合这一阶段的学习进度帮助孩子熟悉按音的徽间音位,让孩子掌握不同音位的音高,对琴进一步增深了解。

3) 动态:滑音

  相对于固定音位的按音,滑音要求孩子必须具备更为稳定的手型与持续均匀发力的手部力量控制。往往固定按音能保证手型正确,滑音时却极易产生变形,甚至为了弹实而“耸肩发力”。因此,滑音的学习一定要等到其手型基本固定后。只要孩子能保证手型正确、动作松弛,可允许滑音的发音不匀、音量偏小或声音不实,等到较为熟练后再要求“按令入木”的实度和吟猱的自如度,通过每日适当的练习,建立对手指疼痛的耐受力。

  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本力”,一种是“功力”,“本力”多指天生的力气,若不讲求技巧将其直接用在琴上就会变成拙力与蛮力。所谓“按令入木”,并非指力量真的要大到按入木头的强度,而是通过勤奋练习,左手掌握“功力”后,能与“弹欲断弦”的右手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做到“用力不觉”的表现轻、重、迟、急,如同查阜西先生在《今虞琴刊》发刊词中提到的:“极尽其轻重疾徐、抑扬顿挫之妙。”

  在教授少儿习琴时不能套用指导成人的办法。对孩子来说,一味地追求力度与技法相当于舍本逐末,等孩子逐渐长大,手与臂的自然重量增加,按实琴弦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尽早让孩子掌握标准、松弛、扎实的“基本功”才是基础教学时的首重。

 (二)琴曲教学

  “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而后能洽其意。”学生年龄较小时,要从夯实基础入手,但也不需要停留过多时间在单纯的指法练习上,更不应让孩子认为“练其音”就是习琴的最高目标。

  在熟练掌握基础指法后,可以让孩子开始学习简单的琴曲,进而能弹奏一些传统名曲,循序渐进地从琴曲中进一步锻炼指法。一定的学习进度能使孩子产生更大的兴趣。但需要注意,无论学生年龄大小,老师都要将琴曲背景、乐曲内涵、思想感情等信息尽可能多的传达给学生,为学生在将来更好的做到“音与意合”、“曲得其情”打下基础。

  年龄小的孩子在初期可以多学些轻松明快的曲子,除经典琴曲外,学些琴歌作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对掌握琴曲的意(思想内容)、韵(起、承、转、合)、板(轻、重、缓、急)有很好的帮助,也能提早避免弹琴时无法跟唱的问题。课余可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移植自己喜欢的乐曲,增加习琴的趣味性。在打好传统基础的前提下,也可学习近现代琴家们移植、改编和创作的琴曲。

  习练指法要遵循传统,弹奏琴曲要尊重原作,学习古曲,理应严谨。齐白石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艺术风格与特色当然不可完全模仿,但对少儿而言,学习经典琴曲时绝不能首先追求个人的风格,而是要模仿老师、“像”老师,完整的继承老师所授知识。老一辈优秀琴家传承下来的多是古琴的精华,要尽可能让孩子们多听、多看、多学、多积累。对古琴而言,保住现有传统的“根”与“魂”才是重中之重。

(三)课堂形式

  为保证学习质量,我们通常选择小班教学或开设少儿古琴专题班。若是小班,在学习之初,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在帮助孩子记忆弹琴要领之余,也能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习琴过程中的难点,并用孩子熟悉的沟通方式帮助克服解决。若是少儿的大班课,则可分层教学,对具有灵性的琴童进行重点辅导,让优秀的学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落后的孩子树立学好古琴的信心。

    

图:2001年北京市少年宫古琴雅集花絮

  少儿古琴教师不是坐享其成、一劳永逸的收获者,而是恪尽职守、静待花开的守望者。对待学生,要用爱心浇灌,用辛勤耕耘,不能期望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古琴,在教学时要把严格的要求与和蔼的态度相结合,成为孩子喜欢的老师,把学琴变成一件有趣的事。

     

图:《乐器》杂志封面,拍摄于2003年,收录在《少儿学古琴》一书中

 

图:《少儿学古琴》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发行



图:《古琴蒙学》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发行。这是一本技术简易、艺术单纯、文化较为充实,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经典内容,在学习弹奏古琴时能一并吸收古典诗词、国学经典等文化熏陶,此外,在书里还附有简单明了的乐理知识与可爱软萌的配图。这本书与《少儿学古琴》一样深受广大琴友喜爱。


三、 家庭辅导与课外活动

  得法的课后练习与适当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练琴本质上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从大脑的思维、肌肉的动作到形成肌肉的记忆,练什么就会记什么。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对少儿来说,想要确保练习正确、得法、有效,就需要家长的从旁辅助。

(一) 家庭辅导与课后练习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但快乐教育不能等同于放任教育。

1.明确态度

  习琴初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除了少数天资极其优越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引导与推动。立规矩须趁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学琴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可能不是某个“技术难点”,而是如何耐住性子、保持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坚持习练。比起攻克“技术难题”,家长首先更应当跟孩子表明态度——学琴与练琴这件事是必须要坚持且不可以商量的,琴将成为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学琴遇到困难是一定的,若只因纠结于某一处或某一时的问题就轻言放弃,孩子长大后可能反而会埋怨家长。练琴时若孩子哭闹或发脾气,家长绝对不可纵容,但更请不要打骂孩子,先尝试耐心沟通,沟通无效时可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分散其注意力。等孩子冷静后,家长要把道理讲清,把态度摆明,要求孩子把因为哭闹而耽误的练琴时间补回来,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明白,在练琴这件事上,哭闹不仅不起作用,反而还会耽误自己的休息时间。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给孩子讲习琴的益处,树立榜样,让孩子发觉原来学琴也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

  习琴,可能是孩子人生中学习的第一门“功课”,一旦开始,便要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废。

2.家庭辅导

  积习难改,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要避免“巩固错误”的无效重复练习就需要家长及时、准确的从旁辅助。

  年龄较小的孩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整掌握课堂要点,因此家长在旁听或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要帮助孩子记清老师强调的重点与难点,做好课堂笔记。

  按照课堂要点进行辅导时,家长必须严格执行老师的要求,尽量把老师教的内容在下次课前练熟。无论课上课下,凡是有不懂的、记忆模糊的地方都要跟老师及时沟通,要做正确的练习。

  每日的练琴时间尽量固定,要根据生活习惯选择孩子精力更容易集中的时段,并尝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如果不准备让孩子走专业路线,初学时建议较小的孩子每天练习半小时至一小时即可,不用过度练习;练习前,家长要准备合适的桌椅,帮助孩子每天调好弦,移清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物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在打基础阶段,家长需随时关注孩子的手指情况,保证左手大指指甲不要磨偏、磨坏,右手甲面触弦时不要吃弦过深,注意保护甲床,可用少量凡士林油膏涂抹在手指的触弦部位上,尽量不要把手指磨破,因为怕疼而经常贴着创可贴或胶布练习的意义不大;学习琴曲时,有一定基础的家长可帮助孩子掌控节奏,把握音准。根据老师的建议,可以买节拍器,通过小段练习以掌握节奏,也可尝试“录音跟弹”,学会模仿。

  小朋友学琴一不能追求速度(学琴的速度、弹琴的速度),二不能追求力量,要循序渐进。艺术都是相通的,家长可适当结合网络资源帮助孩子做好辅助学习,让孩子欣赏名家的音乐作品,多借鉴、多积累,不必只局限于古琴曲。

  身教胜于言传。在孩子练琴、习琴的时间里,家长尽量不要在一旁玩游戏、刷手机、看电视……请尽可能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珍惜与孩子难得的相处时间。

(二) 学业紧张时的练琴建议

  2004年全国古琴大赛时有记者采访我9岁的获奖学生蔡晓萌,当问到“每天什么时候练琴”时,她答:“高兴的时候弹两下,不高兴的时候也弹两下”。

  临近重要考试时,杜绝一切除了看书、刷题以外的所有活动,只会让考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中高考阶段,在经历一整天的知识点“密集轰炸”或偶尔的考试失利后,弹琴是极好的调剂,不仅能平复紧张心情、疏解负面情绪、提高学习效率,有时还能帮助提振信心。

  这时练琴不必固定时间,更不用固定时长、固定曲目,不要把练琴当作功课,给自己再多添一份压力,一切随心即可。《溪山琴况》有言:“弹琴不清,不如弹筝……究夫曲调之清,则最忌连连弹去,亟亟求完,但欲热闹娱耳,不知意趣何在”对从小打下坚实基础的“考生”来说,此时 “练琴”二字的核心已不在于一味追求量的“练”,随心抚琴,体悟情感,自然而发,才是最好的状态。

  学业紧张时,一天只弹一首曲子也是好的,但要尽可能练的勤、练的精,且一旦练就要练的用心,曲子最好轮换着弹,保持手的灵活性。

 考生每天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弹琴会浪费时间,因为弹琴悦心,更“治愈”心。

(三) 参加考级、比赛、雅集的意义

  对孩子来说,参加考级、比赛、雅集等活动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获得荣誉,更多的是对过程的体验和对能力的锻炼,这与涵养性情、明心启智、愉悦身心的学琴初衷并不矛盾。 

 

图:2004年首届全国古琴大赛获奖选手音乐会


  比赛和考级是对学习成果的一种相对规范、权威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培养孩子许多可贵的能力与品德。例如,学会欣赏他人与欣赏自己;知晓学无止境,须戒骄戒躁;勇于挑战自我,从容应对挫折等等。对孩子来说,学会正视问题、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才能在未来更好的进行自我提升。

 

图:少儿古琴活动


  报名参加各类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孩子主动练琴的积极性,提升兴趣,获得成就感,避免“闭门造车”。短时间的集中练习更能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提高练琴效率,关注并解决平时易忽略的问题,有时更能挖掘出意想不到的音乐潜力。

 

图:2002年全国青少年民乐观摩音乐会


  在“众目睽睽”的陌生环境中演奏与在家独自练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参加各类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

 

图:雅集合影


  除此之外,以琴会友,开拓眼界,结识许许多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实是一件乐事。因此笔者认为,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带孩子适当地参加活动,对习琴也是一种助益。

(四) 功夫在琴外

  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对小琴友来说,仅仅把琴当作一种表演性乐器,从而停留在机械性的练习以掌握琴的演奏技巧是非常可惜的,不仅容易陷入模仿的怪圈,止步于满足一般意义上的悦耳动听,更令人遗憾的是难以达到“音与意合”的境界,乃至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与志意。

  唐代琴家曹柔曾作《指诀》:“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

  少儿在学琴时不仅要在筑牢基础、掌握技巧等方面下苦功,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审美趣味与道德情操。

  当然,想要更好地领略那些美妙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做到“音与意合”,只磨练演奏技巧或者只读书都是远远不够的。

  小朋友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家长在督促孩子的学业之余,可以带着孩子多多外出游历,感受自然、感受文化、感受社会,培养观察的兴趣;也可以多接触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比如带着孩子听听音乐会,看看话剧,逛逛博物馆、美术馆等等,感受艺术的多样性。根据笔者个人体会,多游览些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对理解和勾勒乐曲中的“画面感”很有帮助。

  在苦练演奏技巧之余,想要摆脱模仿、突破瓶颈,可以考虑从丰富孩子的阅历、提高文化修养等方面入手。但须知,这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积累知识,也要内化知识;丰富阅历,更要沉淀阅历。

  完成从模仿型学习到思考型学习的转变是少儿习琴的必经之路。小琴友必须要学会结合所学、所见、所感、所悟,慢慢尝试着理解每首琴曲的深厚意蕴和哲理意趣,领会曲子的意境、韵味与独特内涵,感受琴的文化魅力,从而更好、更准确地对琴曲进行诠释。

   

 (图:2002年古琴名家来北京市少年宫看望小琴友)


结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途上,乐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我们衷心地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走进音乐的殿堂,走入古琴的世界,在丰富自己文化年轮的同时,以音乐之美升华人格之美,让琴音浸润生活中的每一天。同时,我们也期盼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少儿古琴教育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中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转自杨青古琴传习中心)


-END-


北京度一学堂古琴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儿古琴教学实践的若干体会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