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多端口搭建redis集群

集群(Redis Cluster)作用:

1.数据分区:

数据分区(或称数据分片)是集群最核心的功能,集群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

一方面突破了 Redis 单机内存大小的限制,存储容量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每个主节点都可以对外提供读服务和写服务,大大提高了集群的响应能力。

Redis 单机内存大小受限问题,在介绍持久化和主从复制时都有提及。

例如,如果单机内存太大,bgsave 和 bgrewriteaof 的 fork 操作可能导致主进程阻塞,主从环境下主机切换时可能导致从节点长时间无法提供服务,全量复制阶段主节点的复制缓冲区可能溢出。

2.高可用:

集群支持主从复制和主节点的自动故障转移(与哨兵类似),当任一节点发生故障时,集群仍然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集群的搭建:

本案例以三主三从搭建简单的集群,主库(6379、6378、6377), 从库(6380、6381、6382),所有节点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以端口号进行区分。

2.1安装redis(6379)

brew  install  redis

设置为开机启动项:ln -sfv /usr/local/opt/redis/*.plist ~/Library/LaunchAgents

使用launchctl启动redis.server:  launchctl load ~/Library/LaunchAgents/homebrew.mxcl.redis.plist

使用配置文件启动redis : redis-server /usr/local/etc/redis.conf

测试redis是否启动:redis-cli ping

默认启动就会运行redis-server:

vim /usr/local/etc/redis.conf

修改: daemonize no  为 daemonize yes

查看redis安装信息:brew info redis

停止redis:      ./redis-cli     shutdown

2.2 创建两个从redis实例:   

拷贝主redis(6379)的配置文件redis.conf,命名为redis_6380.conf、redis_6381.conf

修改redis_6380.conf文件,将6379全部更换为6380(6381也一样),如下图:

启动6380,6381

2.3搭建集群:

启动节点:

将节点以集群模式启动,此时节点是独立的,并没有建立联系

节点握手:

让独立的节点连成一个网络

分配槽:

将 16384 个槽分配给主节点(6379、6378、6377)

指定主从关系:

为从节点指定主节点

启动节点:集群节点的启动仍然是使用 redis-server 命令,但需要使用集群模式启动

redis(6379)的配置文件如下:

其中的 cluster-enabled 和 cluster-config-file 是与集群相关的配置。

cluster-enabledyes:Redis 实例可以分为单机模式(standalone)和集群模式(cluster);cluster-enabledyes 可以启动集群模式。

在单机模式下启动的 Redis 实例,如果执行 info server 命令,可以发现 redis_mode 一项为 standalone,如下图所示:    

集群模式下的节点,其 redis_mode 为 cluster,如下图所示

cluster-config-file:该参数指定了集群配置文件的位置。每个节点在运行过程中,会维护一份集群配置文件。

每当集群信息发生变化时(如增减节点),集群内所有节点会将最新信息更新到该配置文件。

当节点重启后,会重新读取该配置文件,获取集群信息,可以方便的重新加入到集群中。

也就是说,当 Redis 节点以集群模式启动时,会首先寻找是否有集群配置文件。

如果有则使用文件中的配置启动;如果没有,则初始化配置并将配置保存到文件中。集群配置文件由 Redis 节点维护,不需要人工修改。

编辑好配置文件后,使用 redis-server 命令启动该节点:

节点启动以后,通过 cluster nodes 命令可以查看节点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中返回值第一项表示节点 id,由 40 个 16 进制字符串组成,节点 id 与主从复制一文中提到的 runId 不同。

Redis 每次启动 runId 都会重新创建,但是节点 id 只在集群初始化时创建一次,然后保存到集群配置文件中,以后节点重新启动时会直接在集群配置文件中读取。

其他节点使用相同办法启动,不再赘述。需要特别注意,在启动节点阶段,节点是没有主从关系的,因此从节点不需要加 slaveof 配置。

节点握手:

节点启动以后是相互独立的,并不知道其他节点存在;需要进行节点握手,将独立的节点组成一个网络。

节点握手使用 cluster meet {ip} {port} 命令实现,例如在 6379 节点中执行 clustermeet 172.20.28.75 6380,可以完成 6379 节点和 6380 节点的握手。

注意:ip 使用的是局域网 ip,而不是 localhost 或 127.0.0.1,是为了其他机器上的节点或客户端也可以访问。为了操作简单,我这里还是使用的127.0.0.1。

在 6380 节点下也可以类似查看:

执行完上述命令后,可以看到 6379 节点已经感知到了所有其他节点:

分配槽:

在 Redis 集群中,借助槽实现数据分区。集群有 16384 个槽,槽是数据管理和迁移的基本单位。

当数据库中的 16384 个槽都分配了节点时,集群处于上线状态(ok);如果有任意一个槽没有分配节点,则集群处于下线状态(fail)。

cluster info 命令可以查看集群状态,分配槽之前状态为 fail:

分配槽使用 cluster addslots 命令,执行下面的命令将槽(编号 0-16383)全部分配完毕:

此时查看集群状态,显示所有槽分配完毕,集群进入上线状态:

指定主从关系:

集群中指定主从关系不再使用 slaveof 命令,而是使用 cluster replicate 命令;参数使用节点 id。

通过 cluster nodes 获得几个主节点的节点 id 后,执行下面的命令为每个从节点指定主节点:

此时执行 cluster nodes 查看各个节点的状态,可以看到主从关系已经建立:

集群设计方案:

设计集群方案时,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

高可用要求:根据故障转移的原理,至少需要 3 个主节点才能完成故障转移,且 3 个主节点不应在同一台物理机上。

每个主节点至少需要 1 个从节点,且主从节点不应在一台物理机上;因此高可用集群至少包含 6 个节点。

数据量和访问量:估算应用需要的数据量和总访问量(考虑业务发展,留有冗余),结合每个主节点的容量和能承受的访问量(可以通过 benchmark 得到较准确估计),计算需要的主节点数量。

节点数量限制:Redis 官方给出的节点数量限制为 1000,主要是考虑节点间通信带来的消耗。

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大集群,如果节点数量不足以满足应用对 Redis 数据量和访问量的要求,可以考虑:①业务分割,大集群分为多个小集群;②减少不必要的数据;③调整数据过期策略等。

适度冗余:Redis 可以在不影响集群服务的情况下增加节点,因此节点数量适当冗余即可,不用太大

3.集群的基本原理

上面介绍了集群的搭建方法和设计方案,下面将进一步深入,介绍集群的原理。

集群最核心的功能是数据分区,因此:首先介绍数据的分区规则。然后介绍集群实现的细节:通信机制和数据结构。最后以 cluster meet(节点握手)、cluster addslots(槽分配)为例,说明节点是如何利用上述数据结构和通信机制实现集群命令的。

数据分区方案:

数据分区有顺序分区、哈希分区等,其中哈希分区由于其天然的随机性,使用广泛;集群的分区方案便是哈希分区的一种。

哈希分区的基本思路是:对数据的特征值(如 key)进行哈希,然后根据哈希值决定数据落在哪个节点。

常见的哈希分区包括:哈希取余分区、一致性哈希分区、带虚拟节点的一致性哈希分区等。

衡量数据分区方法好坏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是:

数据分布是否均匀,增加或删减节点对数据分布的影响。

由于哈希的随机性,哈希分区基本可以保证数据分布均匀;因此在比较哈希分区方案时,重点要看增减节点对数据分布的影响。

哈希取余分区

哈希取余分区思路非常简单:计算 key 的 hash 值,然后对节点数量进行取余,从而决定数据映射到哪个节点上。

该方案最大的问题是,当新增或删减节点时,节点数量发生变化,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需要重新计算映射关系,引发大规模数据迁移。

一致性哈希分区

一致性哈希算法将整个哈希值空间组织成一个虚拟的圆环,如下图所示,范围为 0-2^32-1。


对于每个数据,根据 key 计算 hash 值,确定数据在环上的位置,然后从此位置沿环顺时针行走,找到的第一台服务器就是其应该映射到的服务器。与哈希取余分区相比,一致性哈希分区将增减节点的影响限制在相邻节点。

以上图为例,如果在 node1 和 node2 之间增加 node5,则只有 node2 中的一部分数据会迁移到 node5;如果去掉 node2,则原 node2 中的数据只会迁移到 node4 中,只有 node4 会受影响。

一致性哈希分区的主要问题在于,当节点数量较少时,增加或删减节点,对单个节点的影响可能很大,造成数据的严重不平衡。

还是以上图为例,如果去掉 node2,node4 中的数据由总数据的 1/4 左右变为 1/2 左右,与其他节点相比负载过高。

带虚拟节点的一致性哈希分区

该方案在一致性哈希分区的基础上,引入了虚拟节点的概念。Redis 集群使用的便是该方案,其中的虚拟节点称为槽(slot)。

槽是介于数据和实际节点之间的虚拟概念;每个实际节点包含一定数量的槽,每个槽包含哈希值在一定范围内的数据。

引入槽以后,数据的映射关系由数据 hash->实际节点,变成了数据 hash->槽->实际节点。

在使用了槽的一致性哈希分区中,槽是数据管理和迁移的基本单位。槽解耦了数据和实际节点之间的关系,增加或删除节点对系统的影响很小。

仍以上图为例,系统中有 4 个实际节点,假设为其分配 16 个槽(0-15);槽 0-3 位于 node1,4-7 位于 node2,以此类推。

如果此时删除 node2,只需要将槽 4-7 重新分配即可,例如槽 4-5 分配给 node1,槽 6 分配给 node3,槽 7 分配给 node4;可以看出删除 node2 后,数据在其他节点的分布仍然较为均衡。

槽的数量一般远小于 2^32,远大于实际节点的数量;在 Redis 集群中,槽的数量为 16384。

上面这张图很好的总结了 Redis 集群将数据映射到实际节点的过程:

Redis 对数据的特征值(一般是key)计算哈希值,使用的算法是 CRC16。

根据哈希值,计算数据属于哪个槽。

根据槽与节点的映射关系,计算数据属于哪个节点。

节点通信机制:

集群要作为一个整体工作,离不开节点之间的通信。

两个端口

在哨兵系统中,节点分为数据节点和哨兵节点:前者存储数据,后者实现额外的控制功能。

在集群中,没有数据节点与非数据节点之分:所有的节点都存储数据,也都参与集群状态的维护。

为此,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提供了两个 TCP 端口:

普通端口:即我们在前面指定的端口(6379 等)。普通端口主要用于为客户端提供服务(与单机节点类似);但在节点间数据迁移时也会使用。

集群端口:端口号是普通端口+10000(10000 是固定值,无法改变),如 6379 节点的集群端口为 16379。

集群端口只用于节点之间的通信,如搭建集群、增减节点、故障转移等操作时节点间的通信;不要使用客户端连接集群接口。为了保证集群可以正常工作,在配置防火墙时,要同时开启普通端口和集群端口。

Gossip协议:

节点间通信,按照通信协议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单对单、广播、Gossip 协议等。重点是广播和 Gossip 的对比。

广播是指向集群内所有节点发送消息;优点是集群的收敛速度快(集群收敛是指集群内所有节点获得的集群信息是一致的),缺点是每条消息都要发送给所有节点,CPU、带宽等消耗较大。

Gossip 协议的特点是:在节点数量有限的网络中,每个节点都“随机”的与部分节点通信(并不是真正的随机,而是根据特定的规则选择通信的节点),经过一番杂乱无章的通信,每个节点的状态很快会达到一致。

Gossip 协议的优点有负载(比广播)低、去中心化、容错性高(因为通信有冗余)等;缺点主要是集群的收敛速度慢。

消息类型:

集群中的节点采用固定频率(每秒 10 次)的定时任务进行通信相关的工作:判断是否需要发送消息及消息类型、确定接收节点、发送消息等。

如果集群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增减节点、槽状态变更,通过节点间的通信,所有节点会很快得知整个集群的状态,使集群收敛。

节点间发送的消息主要分为 5 种:

MEET 消息

PING 消息

PONG 消息

FAIL 消息

PUBLISH 消息

不同的消息类型,通信协议、发送的频率和时机、接收节点的选择等是不同的:

MEET 消息:在节点握手阶段,当节点收到客户端的 cluster meet 命令时,会向新加入的节点发送 MEET 消息,请求新节点加入到当前集群;新节点收到 MEET 消息后会回复一个 PONG 消息。

PING 消息:集群里每个节点每秒钟会选择部分节点发送 PING 消息,接收者收到消息后会回复一个 PONG 消息。PING 消息的内容是自身节点和部分其他节点的状态信息;作用是彼此交换信息,以及检测节点是否在线。

PING 消息使用 Gossip 协议发送,接收节点的选择兼顾了收敛速度和带宽成本,具体规则如下:①随机找 5 个节点,在其中选择最久没有通信的 1 个节点。②扫描节点列表,选择最近一次收到 PONG 消息时间大于 cluster_node_timeout/2 的所有节点,防止这些节点长时间未更新。

PONG 消息:PONG 消息封装了自身状态数据。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接到 MEET/PING 消息后回复的 PONG 消息;第二种是指节点向集群广播 PONG 消息。

这样其他节点可以获知该节点的最新信息,例如故障恢复后新的主节点会广播 PONG 消息。

FAIL 消息:当一个主节点判断另一个主节点进入 FAIL 状态时,会向集群广播这一 FAIL 消息;接收节点会将这一 FAIL 消息保存起来,便于后续的判断。

PUBLISH 消息:节点收到 PUBLISH 命令后,会先执行该命令,然后向集群广播这一消息,接收节点也会执行该 PUBLISH 命令。

数据结构:

节点需要专门的数据结构来存储集群的状态。所谓集群的状态,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包括:集群是否处于上线状态、集群中有哪些节点、节点是否可达、节点的主从状态、槽的分布……

节点为了存储集群状态而提供的数据结构中,最关键的是 clusterNode 和 clusterState 结构:前者记录了一个节点的状态,后者记录了集群作为一个整体的状态。

clusterNode

clusterNode 结构保存了一个节点的当前状态,包括创建时间、节点 id、ip 和端口号等。

每个节点都会用一个 clusterNode 结构记录自己的状态,并为集群内所有其他节点都创建一个 clusterNode 结构来记录节点状态。

下面列举了 clusterNode 的部分字段,并说明了字段的含义和作用:


集群命令的实现:

这一部分将以 cluster meet(节点握手)、cluster addslots(槽分配)为例,说明节点是如何利用上述数据结构和通信机制实现集群命令的。

cluster meet

假设要向 A 节点发送 cluster meet 命令,将 B 节点加入到 A 所在的集群,则 A 节点收到命令后,执行的操作如下:

A 为 B 创建一个 clusterNode 结构,并将其添加到 clusterState 的 nodes 字典中。

A 向 B 发送 MEET 消息。

B 收到 MEET 消息后,会为 A 创建一个 clusterNode 结构,并将其添加到 clusterState 的 nodes 字典中。

B 回复 A 一个 PONG 消息。

A 收到 B 的 PONG 消息后,便知道 B 已经成功接收自己的 MEET 消息。

然后,A 向 B 返回一个 PING 消息。

B 收到 A 的 PING 消息后,便知道 A 已经成功接收自己的 PONG 消息,握手完成。

之后,A 通过 Gossip 协议将 B 的信息广播给集群内其他节点,其他节点也会与 B 握手;一段时间后,集群收敛,B 成为集群内的一个普通节点。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发现,集群中两个节点的握手过程与 TCP 类似,都是三次握手:A 向 B 发送 MEET;B 向 A 发送 PONG;A 向 B 发送 PING。

cluster addslots:

集群中槽的分配信息,存储在 clusterNode 的 slots 数组和 clusterState 的 slots 数组中,两个数组的结构前面已做介绍。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存储的是该节点中分配了哪些槽,后者存储的是集群中所有槽分别分布在哪个节点。

cluster addslots 命令接收一个槽或多个槽作为参数,例如在 A 节点上执行 cluster addslots {0..10} 命令,是将编号为 0-10 的槽分配给 A 节点。

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遍历输入槽,检查它们是否都没有分配,如果有一个槽已分配,命令执行失败;方法是检查输入槽在 clusterState.slots[] 中对应的值是否为 NULL。

遍历输入槽,将其分配给节点 A;方法是修改 clusterNode.slots[] 中对应的比特为 1,以及 clusterState.slots[] 中对应的指针指向 A 节点。

A 节点执行完成后,通过节点通信机制通知其他节点,所有节点都会知道 0-10 的槽分配给了 A 节点。

客户端访问集群:

当节点收到 redis-cli 发来的命令(如 set/get)时,过程如下:

①计算 key 属于哪个槽:CRC16(key) &16383。

集群提供的 cluster keyslot 命令也是使用上述公式实现,如:

②判断 key 所在的槽是否在当前节点:假设 key 位于第 i 个槽,clusterState.slots[i] 则指向了槽所在的节点。

如果 clusterState.slots[i]==clusterState.myself,说明槽在当前节点,可以直接在当前节点执行命令。

否则,说明槽不在当前节点,则查询槽所在节点的地址(clusterState.slots[i].ip/port),并将其包装到 MOVED 错误中返回给 redis-cli。

③redis-cli 收到 MOVED 错误后,根据返回的 ip 和 port 重新发送请求。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 redis-cli 和集群的互动过程:在 6379 节点中操作 key1,但 key1 所在的槽 9189 在节点 6378 中。

因此节点返回 MOVED 错误(包含 6378 节点的 ip 和 port)给 redis-cli,redis-cli 重新向 6378 发起请求。

上例中,redis-cli 通过 -c 指定了集群模式,如果没有指定,redis-cli 无法处理 MOVED 错误:

Smart客户端:

redis-cli 这一类客户端称为 Dummy 客户端,因为它们在执行命令前不知道数据在哪个节点,需要借助 MOVED 错误重新定向。与 Dummy 客户端相对应的是 Smart 客户端。

②此外,JedisCluster 为每个节点创建连接池(即 JedisPool)。

③当执行命令时,JedisCluster 根据 key->slot->node 选择需要连接的节点,发送命令。

如果成功,则命令执行完毕;如果执行失败,则会随机选择其他节点进行重试,并在出现 MOVED 错误时,使用 cluster slots 重新同步 slot->node 的映射关系。

下面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 JedisCluster 访问集群(未考虑资源释放、异常处理等):

注意事项如下:

JedisCluster 中已经包含所有节点的连接池,因此 JedisCluster 要使用单例。

客户端维护了 slot->node 映射关系以及为每个节点创建了连接池,当节点数量较多时,应注意客户端内存资源和连接资源的消耗。

Jedis 较新版本针对 JedisCluster 做了一些性能方面的优化,如 cluster slots 缓存更新和锁阻塞等方面的优化,应尽量使用 2.8.2 及以上版本的 Jedis。

实践需知:

前面介绍了集群正常运行和访问的方法和原理,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补充内容。

集群收缩:

实践中常常需要对集群进行伸缩,如访问量增大时的扩容操作。Redis 集群可以在不影响对外服务的情况下实现伸缩;伸缩的核心是槽迁移:修改槽与节点的对应关系,实现槽(即数据)在节点之间的移动。

例如,如果槽均匀分布在集群的 3 个节点中,此时增加一个节点,则需要从 3 个节点中分别拿出一部分槽给新节点,从而实现槽在 4 个节点中的均匀分布。

参考文档:http://url.cn/5SfYhsC

https://redis.io/topics/cluster-tutorial

https://redis.io/topics/cluster-spec

https://mp.weixin.qq.com/s/d6hzmk31o7VBsMYaLdQ5mw

https://www.cnblogs.com/lpfuture/p/5796398.html

http://www.zsythink.net/archives/1182/

https://www.cnblogs.com/xxdfly/p/5641719.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Mac多端口搭建redis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