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式命运简析

《骆驼祥子》是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作品中主要塑造了祥子——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他是30年代旧中国进城谋生的破产农民的缩影。小说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世界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他的经历与近代农村破产而成批涌进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因而颇具代表性。在他性格由勤劳善良、正直朴实、有理想有上进心逐渐堕落到吃喝嫖赌、谋财害命、自暴自弃这一过程,赋予了作者对当时把“人变成鬼”的社会的深刻的批判和对落后的国民性、传统文化的反思。故事的主人公祥子性格的变化是以他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而叙述展开的。祥子的“三起三落”是故事的发展线索,与虎妞的“爱情”纠葛是故事的中心,作者让祥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中发展变化,把笔触伸向更广大的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实地、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景象,又借此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祥子的“三起三落”可简单归纳为:一起:艰苦奋斗,如愿以偿,买了新车。一落:好景不长,军阀混战,乱兵劫车。二起:努力拼命,积攒够钱,再想买车。二落:时运不济,遇孙侦探,敲诈抢走。三起:被迫结婚,用私房钱,买辆旧车。三落:难产死去,无钱下葬,卖掉洋车。祥子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平常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他的性格中也蕴藏着反抗的要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贷款,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这是他生活的全部理想——买一辆洋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然而现实生活却在给了他希望后又不断斩断他的退路,使祥子在堕落的路上一去不回头。每一个悲剧式的人物都必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祥子的命运悲剧原因在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大背景太过压抑和黑暗。作品中人物的悲剧有自身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还有文化的原因,整部小说都表现出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从客观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压迫。祥子想自己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梦想拥有土地一样,只不过是一个独立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祥子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产儿。他不可能以个人的力量与这个黑暗的社会抗衡,而这个社会却把他从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二是虎妞的诱骗。祥子和虎妞的的生活理想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他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有的只是虎妞对于祥子的性欲要求,对于祥子来说,虎妞的纠缠是一种灾难,这是一个资产者的丑女引诱和腐蚀,无偿阶级强男的悲剧。就作品的深层蕴意来看,祥子与虎妞比祥子与骆驼更具有重要性。在造成祥子命运悲剧的过程中,虎妞的介入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主观上来说,祥子作为一个觉悟低下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这也正是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中体现。他或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应该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而仅仅是执拗地幻想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去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思想上的局限,就是一个普通的国民性格的体现。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目光,尤其是个人奋斗的思想,是可悲的。祥子没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意识到个人奋斗不但没能改变他作为一个人力车夫的命运,反而使他像跋涉在泥沼中一样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成了国民劣根性的一个缩影。祥子婚前还力图坚持自己的追求,而他结婚后,虽仍想抗争,但也只剩招架之功。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仍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灭亡,他的道德支柱彻底崩溃,终于自我放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小说一开始,关于他的外貌的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写得很有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小说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祥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给主人作为赔偿,表现出作为一个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给老马小马祖孙两代买羊肉包充饥,又倾注着对于苦难的伙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沉的同情。这些段落,用朴实无华的笔墨,描写了祥子好的品质。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这个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 然而在这个地狱里都会是个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间却没有能够始终成为一个好人。随着生活愿望的破灭,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为了几个钱出卖人命。拉车曾经是他唯一的指望,后来却憎恨拉车,厌倦拉车。连他的外貌,也变得肮脏了。小说结束时他已经沦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而在祥子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态度的改变。他从来不是一个有觉悟的劳动者,更不是什么英雄,但买辆车做个独立劳动者的愿望,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于命运的反抗,和改变低贱处境的努力,他不向命运低头,他要强,他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却完全安于命运的安排,“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着一切侮辱与损害,而没有任何怨尤。 祥子被剥夺掉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这里,美好的东西的毁坏不是表现为一个品格高尚的英雄在肉体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丧失殆尽,即精神上的毁灭。 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最使祥子苦恼的,是无法摆脱虎妞的纠缠。他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这种强加于他的关系,想方设法避开她。虽然比起大兵和特务,虎妞没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权力;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在这件事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力:“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面几次打击更为严重的作用。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就这样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的确,祥子为了“生命”来争取钱,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选择了“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穷人唯一可以选择的东西。那时穷人的命也许就像是枣核儿两尖头——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命运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可最终,命运仍不费吹灰之力的摧残了祥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式命运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