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苏轼《定风波》

诗词鉴赏: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宋词,一般来说都是美而忧伤,悲悲切切的,而独苏轼的这一首《定风波》确是例外。

如果说上下5000年要选出一个人人都喜欢绝没有人讨厌的的名人,那么这个人非苏轼莫属。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贩夫走卒。”在玉皇大帝面前,他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卑微,在饭夫走卒面前,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多高贵。在中国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宋代,这是一个非常超前的现代思想,既人人平等。而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也为千百年来树立了一个标杆:那就是他总能从逆境中超脱出来,不管什么时候,总是过得那么乐呵呵,潇洒的无与伦比。而最能够代表她这种潇洒乐观个性的作品,就是这首有名的《定风波》。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苏轼在狱中关押了130天,被御史们轮番逼供的舒适身心都频临崩溃,他甚至动了绝食自杀的念头。在狱中写下了两首绝命诗,分别是写给他弟弟和夫人的,在给弟弟的书中,他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以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世未了因。”希望来世还可以和苏辙再做兄弟。

在给妻子的绝命诗中,他说:“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狱中的苏轼已经在绝望中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心理。庆幸的是单词的太皇太后也出面为苏轼求情,神宗皇帝才对舒适网开一面,并将其贬至黄州。

《定风波》是在苏轼到黄州后的第三年后写的,来到黄州的第三年,生活基本稳定下来,但是复官遥遥无期,舒适决定购置一些田地来安顿家人。他听说黄州东南30里处沙湖,那里的土地肥沃,他跟一群熟识的朋友一起去那里看地相田。

正值暮春三月,苏轼一行人走在路上,天气变幻莫测,忽然之间下起了大雨,虽有书童带了雨具,但书童走在前面,一行人当中,都狼狈不堪的拼命朝前跑。唯有苏轼在雨中自在前行。

他完全不受风雨的影响,住着一根拐杖,不紧不慢的走在风雨中,并且还吹起了口哨。脚下的一双草鞋,虽然早就浸透了泥水,却丝毫不影响她轻松的步履,他甚至觉得比骑马还轻快还自由。

风雨有什么好怕的呢?人生总要经历这样那样的风雨坎坷,既然躲不过,那就坦然的接受,在风雨中照样能自由自在的前行。

风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没多久就停了,但是山风吹在身上还是有几份料峭的寒意

,但是一转身,一回头却迎上了风雨之后的阳光。

在历经风雨见到阳光之后,回首看过去,不管历经多大的风雨,在风雨面前都不改变苏轼自然的本性,在面对风雨之后的阳光,一不会改变苏式自然的本性。“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最最了不起的是最后三个字“也无晴。”其实说的是苏轼“宠辱不惊的真性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词鉴赏苏轼《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