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人命,明码标了价

刚开始,活着,是为了钱

后来,除了钱,还要活着


《我不是药神》   

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

其评价很高,泪点也很多


救人还是自救

为了活着,绝望的吕受益和程勇一拍即合,到印度倒卖药,这种药叫格列宁。印度卖的格列宁,是瑞士格列宁的仿制药,两者药效无差,价格却很美好,有点类似大牌平价替代品。但这种药在中国属于非法药,只能代购(走私)。

程勇就这样走上了“非法代购”之路,成了印度格列宁的中国代理商。而后大量“假药”涌现,瑞士公司为了维权报警,警方开始追查“假药”。

当程勇面临人性的抉择,他选择了良心,重操旧业,为病友贩药,也如预期地遭受牢狱之灾。


给生命标价是谁的锅

站在经济学角度上,《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背景是“药品专利”“穷人的生命权”哪一个更重要的商业伦理争论,这世上并不存在纯粹自由的市场经济。

“格列卫”的生产商瑞士诺华公司认为:医学研发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资金,且成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测,亏损也未可知,这可以说是笔巨额的风投了。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为了穷人的“生命权”而破坏知识产权,可能到头来所有人的生命都会受威胁。

我们不能借着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的善行而获得晚餐,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看重。

-《国富论》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是治不好的,穷病。”

《我不是药神》火势蔓延如此之快,其实也源于共识:

就像比特币价值的来源,也源于人们的共识。比特币就同被赋予#钻石#这一象征意义的石头,当一个的认可演变成大多数人的认可,价值就自然而然了。

比特币自带共识机制的保障,即用技术来确保支付过程中的任何一方都安心的达成一个共识,这样就不需要花多余的时间来解决信任问题,只要大家都相信科学技术,那么科学技术就可以充当一个信任的中介。

这也意味着,可能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只要存在“共识”,就能不通过银行、或者其它中介机构就能直接把手里的价值传递给另外一个人,比如数字货币、个人创作等,因为我们都相信科学技术,而这个科学技术可以减少很多成本,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价值,也就是因此我们达成了共识。

这部电影以“世人都有病”引发人们的共识和热议推动票房的增长。钻石用本身的特性来保持对人们的吸引和产生共识,而比特币则也一样通过科学技术赋予的特性来保障人们的共识,同样具备不衰的价值。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要求,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人命,明码标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