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6.健康数学·建议篇

孩子的数学学习,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篇文章,旨在帮助家长做好家庭工作,为孩子提供适合的学数学的环境。避免因为家庭的因素,导致数学学习走入困境。主要有四点建议,分别为相信孩子、尊重孩子、鼓励思考、避免讲题。

(一) 相信孩子

1、 学好数学,人人都有机会

有的父母会想,我们家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还这么差,肯定是因为天赋差,孩子也就这样了;

有的父母会想,我们父母数学完全不行,孩子这基因,数学也没啥希望吧;

有的父母会想,我们家是女孩,未来数学别报太多希望吧;

有的父母会想,我们家孩子懒得不行,就想着玩,数学学习就别指望了;

有的父母会想,我们家孩子反应迟缓,节奏超慢,数学怕是很难跟上;

有的父母会想,一道数学题讲过八遍还不会,这记性也没法学好数学了。

天赋不好、努力不够,最多不能成为数学家、不能学的很精通,但是完全可以学得很好、考得很好、并且很轻松。而父母数学的学情,孩子的性别、记忆力、学习速度,就更无需多虑了,即使这几项都不行,也可以把数学学得很精通。

数学学不好,一定是数学学习中遇到了某些困难,才导致没学好。所以数学学不好,要想的是,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究竟是遇到了哪些关键性的问题。而不是在天赋、基因、性别、性格这些方面去找借口。

2、 是否相信孩子,至关重要

前文提到的天赋、基因、性别、性格、努力程度等,都不会成为孩子学不好数学的深层原因。

但是,不相信孩子,却很可能是原因之一。

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很熟悉了。周围环境(尤其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信任程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数学没有信心,孩子一定能感受的到。而对于判断力不足的孩子来说,这种伤害是非常致命的。孩子会在数学中不断的否定自己,以此来印证家长的看法,当然家长也会用“确实没学好”的结果,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当孩子成绩低下的时候、当孩子听不懂老师讲解的时候、当孩子学了就忘的时候、当孩子对数学非常抵触的时候,甚至,当数学老师都说孩子不行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您,是否还对孩子的数学充满信心呢?

建议是:一定要充满信心,否则孩子就真的离数学失败不远了。

3、 任何问题,总有真实的解决办法

我们来举两个常见的案例来说明情况。

案例一:

学情:有一种题,孩子总是做错,错法每次都一样。讲过之后,孩子说我会了,当时出的题也能对。但过几天,同样的题目又错了。

常见错误评价:这孩子学习太不用心、太不长记性了,甚至会说“没长脑子吧”,总之会感觉未来数学学习堪忧。

案例分析:这种现象很正常,原因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难轻易放弃,只是自己的想法,还不足以解决这种题目。

正确做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指出孩子想法的问题所在,帮助孩子用自己的想法把问题解决。而不是直接强加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解法。

案例二:

学情:有的孩子,学数学很认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课下认真写作业,但是从来不会举一反三,题目稍微变一下,就无从下手,需要求助他人。

常见错误评价:孩子努力有余,天赋不足,一直没有开窍。如果是女孩,可能还会贴上标签“女孩嘛,都这样”。

例分析:这种现象也很正常,因为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一方面没有自己的思考,单纯依赖老师讲解的公式与方法;另一方面也没有理解数学,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无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关注孩子学习过程,忽略结果。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多问孩子“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只有具备越来越强的思考意愿、思考能力、思考经验,才有“开窍”的机会,否则“没开窍”只是一句借口。


(二) 尊重孩子

1、 孩子之间差异巨大

我们要对孩子学好数学,充满足够的信心,所有孩子,都有足够多的时间与机会,学好数学。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知道,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无论是思考意愿、判断能力、探索能力、推理能力、分析总结等数学思考能力;还是上手速度、听课能力、经验获取、检查能力、反思能力等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等各方面数学相关能力,孩子们之间的差距都会很大。这个差距,远比考试成绩体现出来的差异要大。

熟悉我们的家长,应该也都知道,学好数学能有多种学习模式。有些孩子适合思考学数学、有些孩子适合理解学数学,当然也有孩子适合记忆、模仿来学数学。

案例:在同一个班学,班里有些同学学的特别好,而自己孩子却一直很差。

常见错误评价: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讲解,怎么别人能学好,你就学不好呢?肯定不是老师、课程的问题,要么努力程度还不够,要么天赋就不行。

案例分析:在同一种学法下,注定有适合的孩子,也有不适合的孩子。老师没有因材施教、学校没有提供适合孩子的思考环境,未必没有责任。

正确做法:了解孩子优缺点,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在课外,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评价标准和授课老师。

不要跟其他孩子比,更不要说是天赋的因素。很多被认为天赋差的孩子,未必天赋差,也许只是不适合自己,所以没有体现出天赋来。更何况,即使天赋再差,也有办法能学得不错。

2、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路

学数学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多特点没有对错、优劣之分,诸多特点并不意味着将会学好或者学不好。

按照孩子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数学方式,是最为理想的。

案例:有的孩子,做数学题喜欢用眼睛瞪,不动笔。并且因此时常出现低级失误,不论怎么劝孩子把步骤写在草稿纸上,孩子也不听。

常见错误评价:眼高手低、懒、不会学习、未来吃大亏。

案例分析:不喜欢动笔,往往是喜欢动脑的一种表现形式(注:这句不能反推,很多喜欢动笔的孩子也是喜欢动脑的),希望用想的方式完成书写的过程。做题时是否多动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

正确做法:既然不喜欢动笔,那么就帮助孩子只用想的方式,正确解决问题。多给孩子提供略有挑战,但能正确想出来的问题。随着思考能力与思考经验的提升,只靠想、不喜欢动笔,也能把数学学得非常好。并且,只要不强求孩子非要动笔。当孩子发现,有的题目不得不动笔的时候,自己会动笔来帮助做题的。


(三) 鼓励思考

很多家长,知道学数学能锻炼思维。但是真正通过学习数学,确实锻炼了思维的孩子,却很少很少。

为什么呢?因为思考的缺失。

如果孩子学数学的时候,只是靠记忆和模仿,哪里能锻炼思维呢?如果遇到困难就只能放弃,怎么会锻炼思维呢?

1、 提供适合的思考环境

当我们重视孩子做题结果的时候,很容易忽视思考过程。耐心、等待、尊重、鼓励、欣赏、重视过程、不束缚孩子,这些有助于提供适合思考的环境;着急、焦虑、重视结果、打击批评、严格要求,是不利于孩子思考的。

我们来看下,伤害思考的语言与鼓励思考的语言的不同。

“你怎么做的这么慢?”——“你想的很仔细,做题很耐心,很好。”

“想这么久还没有想出来?”——“很能坚持思考,你很棒。”

“你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做法?”——“你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赞很赞,能分享下,我们来看看对不对好吗?”

“明明有简单的做法,你的怎么这么复杂?”——“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很好,可以试试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不擅长的题,更需要坚持思考,坚持就好,想明白之后,你就觉得这题不难了。”

“一定要记住这个,记不住就多练习”——“这个不要记,记住方法来解题不算会,什么都忘掉,依然能独立解决题目,才算会。”

“这道题,你的想法不对,应该这样这样想”——“咱们来看看,你的想法错在了哪里,怎么调整一下就对了。”

2、 提供适合的思考内容

很多孩子,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也并非是环境问题,而是没有遇到适合自己思考的内容。

最适合孩子思考的内容,是题目陌生、但是仅靠自己的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

在家里,凡是需要家长讲解的内容、凡是学过并且掌握的内容,都不适合思考。比如一些适合的益智游戏,不用教就能解决的拼图问题、逻辑狗关卡等;比如一些找规律的数学题,不用教就能自己找到规律的。

包括孩子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些也是适合思考的内容。例如马虎失误这个问题,家长着急、老师叹息,强调了100遍的认真细心与检查,也没有丝毫效果。其实不如试一下,每次出现这个问题,都让孩子自己想想如何避免这种错误,让其变成孩子需要主动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可能有奇效。


(四) 避免讲题

1、 是原因,还是结果

这几年来,发现一个现象:数学不理想的孩子,往往伴随着时常给孩子讲题的家长。

也许,你会想,这很正常呀。正是因为孩子数学不理想,所以才要不断的给他讲题呀。如果学的很好,题都会做,那就不讲了呀。

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反复在告诉我们一个结论:也许,讲题的起因是孩子有不会的题。但是如果最终没学好数学,家长的大量讲题,有很大的关联性。

2、 大量讲解,意味着学习是被动的

孩子遇到不会的,就想到问家长;甚至家长看到孩子有不会的,就急着讲解。那么孩子在数学学习上,会对家长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依赖性强的话,遇到困难,不会想着主动解决;遇到问题,不会想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长期下去,提升的只能是解题方法、解题套路、做题熟练度;而绝非数学认知、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数学的学习,随着内容的越来越复杂、随着辅导的越来越吃力,走下坡路就非常正常了。

3、 孩子需要的,未必是家长的讲解

在学校里,学习一个内容,有导入、有铺垫、有教具、有课件,并且同样的内容,肯定会反复讲解多次。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依然没有学明白,那么孩子需要的,恐怕并不是家长的讲解。更何况,家长的讲解水平,往往是不如老师的。

既然学校的讲解,没有让孩子学好数学,那么孩子需要的,往往就不是讲解了,而是在学校时,难以给孩子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

4、 鼓励、倾听和提问,才是孩子需要的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是非常正常的。如果遇到问题了,又不能讲解,那该怎么做呢?孩子需要的不是讲解,又是什么呢?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鼓励、倾听、提问。

(1) 鼓励

孩子遇到问题,求助家长。首先家长要做的一定是鼓励,鼓励孩子坚持思考,不轻言放弃。

要告诉孩子,想错了也不要紧,想不出来也不要紧,但要坚持想。如果孩子说,“我都想了好久了”、“所有能想到的,我都想了”、“我实在是不会了,求求你教教我吧”。这时,鼓励的环节结束,倾听开始。

(2) 倾听

既然孩子说想了很久了,就跟孩子说,“你想了那么久了,都想到什么了,分享一下吧”。告诉孩子,讲得再离谱也不要紧,有想法能讲出来就是好的。

也许孩子想到了很多,开始分享自己的想法,那么即使他想的是大错特错的,也要耐心听完。听完后,再给出正面积极的反馈。“能想到这些,思考的很好呢。”到此倾听结束。

当然也许孩子什么也讲不出来,也很正常,那么倾听环节也就结束。

(3) 提问

倾听之后,发现孩子想法有错,或者没有想法,也不要讲解,而是提问。

如果是想法有错,那么根据错误的想法,出一道有针对性帮助的更简单的题目。如果是没有想法,那么根据原题,出一道更简单的题目。提问阶段到此也就结束了。

(4) 再鼓励

如果新出的问题,让他恍然大悟,原题也会了,这个问题就已成功解决。

如果新出的更简单的问题,依旧没有思路,那么重新回到“鼓励”这条,继续鼓励孩子,坚持思考这道更简单的题目。

鼓励之后,没有想出来,就再进行倾听、再进行提问。

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倾听、提问的循环,直到问题最终解决,或者没有解决结束帮助。

在正确的方法之下,如果孩子问题仍没有解决。那么意味着,直接讲给他听,孩子也是死记硬背的,除了强化了记忆、增加了依赖外,没有太多效果。

不会做,不要紧,学习数学的路还长。但是简单粗暴的讲解,起到的副作用,是难以消除的。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时,家长帮助的最终目标,是避免低效的讲解、促进主动的思考。问题最终解决了更好,解决不了也不着急。


【结语】

每个孩子,都要学十多年的数学。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经受挫折,都非常正常。

遇到困难,不要焦虑,以平常心对待,寻找到问题的真实原因,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不断成长与进步。数学的学习一定是长跑,而不是无数个短跑的累加。

坚持做到“相信孩子”、“尊重孩子”、“鼓励思考”、“避免讲解”。实在做不到,那么就建议放手,或者选择值得信赖的老师与学校、或者把学习的事交给孩子自己。

最后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数学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章 6.健康数学·建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