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那些事儿(四)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要开始聊聊如何进行基金投资了。

投资方面,成长最快的是边学边实践,换一句时髦的话,叫做只有花了钱才能学得好。比方说,在投资股票方面,如果我们看好某一只股票,通常的方式并非是重仓投入,那样太冒进,很容易导致本金的损失(备注:不能简单认为股价的波动会带来本金的损失,本金的损失主要来源于看错了企业价值,使得购买的股价超过了股票的价值,这才是本金的损失)。但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书面的研究上,人的本性倾向于偷懒和懈怠,并且由于并非拿真金白银去尝试,认知就很难做到深刻。所以,通常会设置一个观察仓,比如说用自己的本金的1%购买,然后边研究边操作。

投资基金也是一样,在我们交流基金知识的时候,我也同样建议你买一些,根据自己的能力,1000元,甚至100元都行,自己买一遍,比看书看十遍都理解的深刻。

我自己对投资的投入时间和回报率进行了分析和排序,如果从研究的性价比而言,我给出的研究顺序如下:

第一层:最懒惰的投资策略:定投沪深300ETF。

由于沪深300ETF背后的企业可以认为是中国非常优质、行业地位领先的300家企业,因此定投沪深300指数,就是与这些企业共同成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在今年2月22日写的那篇分析沪深300收益的文章《关于定投沪深300指数的收益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定投沪深300指数长期的年化收益在6.4%。不要小看这收益,这个收益和现在的2%-3%的货币基金收益相比,已经提高了2-3倍。我们把投资时间拉长到30年,投资10万元,在6.4%的收益回报下,资产将增长到64.3万,如果投资2%的货币基金,则资产最终是18.1万,相差了3.5倍。

第二层:动态调整以提高稳定收益:根据估值定投沪深300ETF。

简单而言,就是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则以正常比例进行投资,若处于低估位时,则进行二倍投资,当沪深300处于极低的低估位时,意味着投资者情绪极其低落,则选择四倍投资。当沪深300的估值超出合理范围之后,则停止资金投入;当沪深300的估值超过预警线时,则选择抛出。

通过估值这样的动态调整,可以有效把资金进行充分利用,在这过程中,我们利用了市场情绪为我们增加收益。我们发现,市场并不总是有效,他总是在悲观和乐观中摇摆,市场悲观的时候,投资者情绪更悲观,市场乐观的时候,投资者情绪更乐观。人性的弱点永远是投资中一个增加收益的机会,前提是我们要设定明确的操作规则,在规则之下严格执行,避免我们收到情绪的干扰。

通过这样的投资策略,我们可以把长期的投资收益做到10%-15%之间。

第三层: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策略:定投优质的股票型基金。

说到这里,终于回到了本章的重点。我们已经知道了,股市由于依赖于背后企业的盈利增长,其股价长期而言一定是向上的,但在具体投资中,如何通过构建一个组合,既享受了组合中企业的盈利增长带来的股价收益(当然也包括估值修复与投资者情绪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尽可能避免单个股票的经营带来的风险,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帮我们精心打理。我们通过学习和了解各个基金公司的营运风格,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以及产品的品类进行综合分析,在选择了合适的基金之后,为自己制定一个一个的投资计划,在投资计划之内,按部就班的把闲钱进行投资。

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实现差不多15%-20%的年化收益了。

年化收益15%-20%是什么水平?

美国市场长期平均的收益是10%-15%,由于美国是发达国家,增长一定慢于中国,所以中国的年化收益水平已经是全球领先的。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的长期年化收益也仅仅是20%。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当你的孩子出生时,你花了10万元为她买了一只年化15%投资基金,投资期限是60年,60年之内不许有任何交易动作,不许过问甚至不能看这只基金,安静的享受每年15%的回报。当你的孩子在60岁退休才可以打开基金查看收益。猜猜看当你的孩子60岁时,这只基金增值到了多少钱了?

4.38亿!

这就是复利的伟大作用。

本文的重点,就是把目光聚焦在如何选择靠谱的、可以长期持有的基金,同时建立一套投资策略,为自己的和家庭的财务自由进行保驾护航。

第四层:为了实现超额收益所付出的额外的风险和精力:

这一层的内容本文不会做讨论,仅仅一笔带过。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年化15%-20%的收益,那么我们就要额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承担较大的风险。巴菲特和芒格都说过,对于投资而言,我们可以简单的投资指数基金来获得较好的收益,但如果我们想取得超额收益,那么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我们想要年化收益超过20%,达到30%,50%,甚至翻倍的目的,我们可以选择投资私募基金,或者自己进行股票投资。对于私募基金,我本人是非常不推荐的,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私募基金的收益风险比都是极低的,也就是说收益不高,但风险很大。私募市场鱼龙混杂,许多私募操盘手的经验很有限,实质上无法为我们实现高额收益。而且私募有个非常致命的缺陷,虽然这个缺陷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即设置平仓线,平仓线的意思就是当投资的资金下跌了一定比例,就要强制平仓,来保护投资者是的投资不至于大亏。公募基金则没有这个要求。

比如说,2020年的一季度,新冠疫情导致了权益市场大跌,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权益市场的股票都太便宜了。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他们的策略就是硬抗,无论怎么跌,都必须抗住,等到复苏后,净值就迎来了新高,所以2020年的公募基金普遍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但私募基金由于设定了平仓线这个条件,一旦市场急速下跌,很容易碰到平仓线,一旦平仓,该基金就清仓归还投资人的钱,最终导致投资人错失了机会。

私募行业还有一种我认为是非常不道德的做法,这里简单聊两句。

私募的基金经理的收益和公募不同,主要来源于超额收益的提成。比如说一只私募基金规模是10亿,如果这只基金今年赚了30%,即赚了3亿,那么其中大概20%是分给基金经理的,那么这一年基金经理就能赚6000万。但如果这只基金是亏损的,基金经理就赚不到钱。所以有时候遇到行情不好,一只基金大跌,这个私募基金经理觉得净值修复的难度太大,由于在净值修复期间,他都赚不到钱,所以他会选择清盘,把投资者的钱退掉。这样就导致了投资者的本金的永久性亏损。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投资最重要的是不要亏钱。

私募基金的这种做法导致了投资者确确实实的承担了本金的损失,而非股价的波动,所以这种行为是极其恶劣的。

私募行业就聊到这里,要是展开聊,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选择投资个股。投资个股需要我们对所投资的企业有充分的认知,同时有严格的纪律去约束自己的投资行为。能力方面我就不赘述,仅仅举两个例子吧:

我身边有一位券商的首席分析师,从业经验大概15年左右,现在自己做个人投资,他在这一波牛市中3年翻了3倍,年化多少呢?45%。他几乎每天空余时间都在研究投资标的。

还有一位著名的投资人,曾经是雪球大V,年化收益是33%。

这些已经是大牛中的大牛了,他们用十几年的投资经验、专业的投资知识以及全身心的投入换来的收益不过30%+,我们又如何敢期待自己的收益能做的更好呢?

我一直认为,对于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第三层进行投资,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金投资那些事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