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家庭教育课》学习与实践 第29课

学习心得:

1.对于学龄前孩子,身边的监护人就是世界的全部。学龄前孩子特别重视来自监护人的语言,有的语言甚至会通过自我暗示,让孩子照着去做,影响孩子一生。来自监护人的话语,如果对学龄前的孩子身心发育成长有益,就能起到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反之则相反。

因为很早就读完了这本书,虽然书中的道理都懂,但践行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回想起来,还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说了不少不应该说的话。

2.有了宝宝后,父母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问题在于,你不知道哪句话会影响孩子一生。保险的方法是假定每一句话都会。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孩子的一生,已经被我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想起自己的人生,也是由父母在童年时对我说的话做的事中直接或者间接影响。

3.当众对孩子说的话,比单独对孩子说的话,对于孩子的导向作用大很多。

谨记。不在众人面前对孩子说负面话语,利用这当众对孩子说话的巨大导向作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鼓励肯定和支持。

4.真正的有礼貌不是口头称谓,而是内心的尊重,以及不给别人添麻烦。宝宝见到长辈说“你好”就很好。

以前也会让孩子称呼长辈,现在更注重他内心真正对他人的尊重,现在孩子见到人只是说你好再见,我也不再要求他称呼了。作为妈妈,我言传身教不给他人添麻烦,乐于帮助他人。

5.棍棒打不出孩子身上的爱心,棍棒只能在孩子身上播下仇恨和屈辱的种子。一个使用棍棒殴打自己的未成年亲骨肉的家长,他的晚年由逆子造孽的可能性很大。

小时候也曾被棍棒教育过,那种屈辱和仇恨在埋在心底多年,还好通过自我疗愈释然了,谅解了父母当年的行为。家庭的棍棒教育在我这里停止,不再延续至后代。

6.希望我们的仿生学多学学两代动物之间的关系:生你是生理需要,养你不图回报。

早在怀孕之前就摒弃掉上一辈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重男亲女,养儿防老。我认为生养孩子是为了体验母亲这个角色,是让我的生命更完整,不曾想过让孩子为我养老送终。我明白,孩子不是属于我的,他只是经由我而来到这个世界,让我体验做母亲的酸甜苦辣,重回童年修补那时候的创伤,鞭策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感恩孩子来到我身边。

7.要想争口气,先要咽下这口气。其实童年被人欺负是一笔财富,练就忍辱负重的强大内心,之后努力奋斗增强实力。最好的报复是让冤家看到你活得越来越好。

回想起童年,要说被人欺负,好像倒没有,但却是被父母的言行所伤害过,他们怕我被欺负,说过的一些话语却是伤害我最深的。亲密关系里,父母兄妹夫妻孩子之间的伤害才是最大的。被外人所欺负,可以远离,可家人却是一生难以隔离。所以说亲密关系是幸福的关键,当内心被家人的爱滋养,他人的欺负才会转化成为更好的动力,否则就是双重打击。

计划实践:

1.更加谨言慎行,不随意对孩子说一些话。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也可以反过来检验自己是否做得好。近来留意孩子对待他人,以及对他人说的话,发觉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言行不知不觉被孩子模仿了,看来自己还是没有能够演绎好母亲这个角色,母亲这条路任重道远呀。

2.近来发觉孩子缺乏安全感,比较黏我,反思自己有几次在不耐烦时对孩子说过的一些话,令他害怕妈妈会离开他,因而变得不敢让妈妈离开他的视线,出门总是牵着妈妈的手。而之前则是他放心大胆的跑去想去的地方,我担忧的寻找他的小身影。

我自己的心态和心境影响到了孩子。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孩子一生过得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否积极乐观快乐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渊洁家庭教育课》学习与实践 第2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