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five-year adventures in Europe(我的五年留欧“历险”记)
写在前面的小心思
距离第一次提笔写下想对自己说的话,已经过去快五年了。这五年来,我变了,我开始想把这些话说给别人听,把这些故事分享出去,告诉各位我走过了哪些路,做过了哪些事,冒过了哪些险。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应该是源自我变得更加自信了,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在不断探索人生意义。在这整个旅程中,我不断打破舒适圈,一直追寻着“成长”。
“人这一生,要么就做成一件值得别人写的事情,要么就写一本值得别人读的书。”—— nobody
在我看来,这一部短篇散文集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架构。它即将给你呈现的故事如同是写在时间旅行的日志里。你可以感受到你随着我的视角,在进行一段可以时空穿越的公路旅行。一章节还在讲述我坐在南欧某个边境小城的咖啡馆,下一章就会来到北欧的乡镇。这趟旅行的日志仿佛也没有时间的序列,它就是通过关联前一段提到的某种意象或者事件,瞬间移动到另一处。我仿佛成为了一位时空旅行者,打破时空,任意穿梭。也许我们都不曾经历过虫洞旅行或时间穿越,我们被“困”在自己的视界里,我想写下我的视界,记录下我的灵魂和事件,那束照进我生命中的光,感谢你持续带给我能量。
此时此刻,我的公路旅行行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2020年8月29日,距离上次能跨越国境自由旅行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这个时间是相对我现在所处的坐标系。我想着南欧的风情无法自拔,想着和旅伴朋友们穿过路障,加速行驶,来到了一出在海中央的餐厅。那个地方好像在黑山。
------------------------------------------------------------------------ 2015 Mount N.
- 平行空间
“当⼀艘船深入海底,当⼀个人成了谜”。也许进入了平行空间,性别年龄不重要,来历去向不重 要,⽬的结果不重要。原谅毫⽆逻辑的脑洞,事实上只因为车轮过境时,这个旋律回响着。眼前出现的场景与想象中的场景冲突、碰撞,然后融合。下一秒我就意识到又是⼀次体验旅行魅力的时刻,那么突然,却好像因为是在未知世界中驻足,所以一切⼜有原可循。那么湛蓝的海水,那么静谧的帆船, 迷人的样⼦瞬间刷新了很多美景体验。
坐在餐桌前,放眼就能望⻅海浪拍打礁⽯,暗涌漩涡,起伏平静。⾷物和服务更是锦上添花。旅⾏行的几⼤错觉之一就是感到⾃己成为了所谓的⼈生赢家,早已吃惯了各式饕餮,尝遍了各类珍馐。我们这一群⼈从出生到现在,⾛过的是中国最“太平”的⼆⼗几年,没有外敌和战乱。虽然经历着或经历过经济体制改革,经融危机,SARS,禽流感肆虐,但是从未见识过传说中的饥荒,文⾰以及无法平复的瘟疫。很幸运,我⼩时候常常“过家家”和“踢电报”,不留遗憾地“⼟”过,所以现在⾏⾛在各处才会有那么多的惊喜和感激。
真正的老饕是爱吃,但更爱下厨。我想着多年前曾经想要一探究竟《厨子》里的食谱,书中对促进性欲食物的描写曾经让我着迷。
-------------------------------------------------------------------------- 2020 Högsjö
- 夏日食谱
好友宏组织朋友们在一个乡下的农场远程工作。大家从一开始对野外的生活充满新奇,到逐渐适应用了不到两天时间。第三天一早,有些人就开始因为Wi-Fi限流变得焦躁。开始抱怨乡村生活的不便。2020的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非常大。如果过去的人们看着我们,会怎么想呢?COVID-19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会遣散实地的办公设施,转为远程工作,到时候会看到人们在各种环境下办公。在我看来这是正面的改变,终于有一个机会,让长期坐在钢筋混凝土办公大楼的人们重新获得了自由度。虽然在远程工作中,大多数时间我们还是面对着电脑屏幕,但是我们和家人和朋友的距离近了,相处时间多了。
比如在农场生活的一周里,朋友们合作完成了很多美食的制作。烧烤牛排,烤瑞典猪肋,各式沙拉,水煮鱼,意面,还有饺子等等。我们在夏日的晚风里分享美食,聊天放松,回忆过去,畅想未来。我感到自己被一种久违的舒适感包围。
第三天的夜里,因为房间温度太高,我辗转反侧没有睡得很踏实。做了很多梦。
有一个梦是关于大仁的。他在给我写信,我盯着信看了一眼,看到他在写我的名字。之后好像我们在梦中分离,但最终他又和我重逢。一个好美的梦。
另一个梦是关于克师傅的。我在跟他打电话,我说了句:“I miss you.”。他回说:“But I don’t miss you.”。梦中还有奥托窸窸窣窣说话的声音。一个好伤心的梦。
最近的我有点分裂,夹在两个人中间左右为难。
---------------------------------------------------------------------------- 2015 Bihać
- 倾城之恋
断壁残垣本是张爱玲小说中流柳爱情最“美”的背景。跨越过世俗猜忌,颠沛流离,两个人仿佛真正相信了彼此,交付了情愫。追求的“⽣死契阔”是以“倾城”为代价, 换作我,是否会为了看到爱情本来的样子而等待城市的沦陷?也许会吧。因为从未有过生死之体验,没有经历过战乱肆虐的粉碎,“珍惜”这个词也就显得多余。旅行来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的小镇比哈奇,阳光下,流⽔旁,有吻痕有碰触,有耳语有凝视,有笑靥有烂漫,爱情的⽓息弥漫地恰到好处,不突兀不跳帧,让这座想象中的“激战区”有了感情,有了颜色。不论是经历过民族主义战争,还是诉诸社会正义的阶级斗争,人们珍惜现在的⼈和事,享受着和平庇护下的温馨与浪漫,不需要玫瑰的妆点,⼥儿们也能面若桃花,男儿们也能浪漫倜傥。这种情境下,“珍惜”这个词变得很有意义。
坐在Una河边,暖阳让咖啡和薄煎饼异常香甜,流水像时光的使者,让我们陷入回忆与畅想,一直觉得无拘无束地发呆是最自然和甜蜜的事情,若能感觉到喜欢的⼈从不远处传来的气息,那便让整个氛围旋转跳跃。我是⼀个恋旧的人,奇怪畸形的感觉,总在前任们试图逃离我的时候发现自己离不开他们曾经带来的⼼跳与感动。想起和朋友谈论过萧红这种让感性⽀配人⽣的⼥⼦最终惨淡的收场,她的故事告诉我大概⼈过了⼀定年龄后真的不能再任性了,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这可能就叫命运的安排。我多希望“惨淡收场”不会是以后的⾃己,可是有时尽力让⾃己看起来快乐和没⼼没肺,但总觉得细枝末节的感受还是有意无意地走向“惨淡”,像⽆法抹去的镌刻。或者说,像个纹⾝。
搬来欧洲的第二年,我遇到了挺多事情,并正在匍匐卑微地化解:误解无奈,分离伤感,遇见喜悦,得到收获;我也经历着天⽓变化,季节更替:斜⻛细⾬,凌风骤雪,氤氲⽔汽,花开草长。有时我感觉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波澜不惊,不似之前憧憬的这般那般,但也可以沉默地接受。虽然总有槽想吐有怨想抱,但这一次,一场⼀路向南一路⻅海的旅途就猝不及防地带给我惊喜和爱,也让我想起了被自己砍断的理想和追求。这样看来,没什么是值得消极吐槽抱怨的,我需要的是在粗茶淡饭和奇妙旅途中来回穿梭。⼈⽣的旅途从未停下。“Everything else is just background noise.” 。
- 流浪狗
如果让我找意象来形容颠沛流离和背井离乡,我会选择流浪的小狗们。
路过Bihać之后,我没有机会遇见传说中萨拉热窝日落之后的3000只流浪狗,也没有发生同伴们意淫的到了“战区”要把我踹下车的场景。有的只是骄阳渐渐淡去,我们驶在崎岖的道路上,向着远离波⿊的⽅向,沐浴着正在销声匿迹的温度和亮度。有点⽆法名状的慌张,是因为这个国家公路旁的指示牌破败⽽⼜陌生?是因为城市里的墙面和玻璃窗布满了弹孔?还是因为害怕随时窜出的野狗与突然出现的死胡同?算了吧,我⽤好奇的眼神望到的其实是最平凡的生活,只是在不同的地点,相似的人类用自己的⽅式过完让人迷醉的⼀生。
我的人生旅途走过了23个年头,很多时间在一个人过。与爸妈聚少离多,或是因为他们的原因,或是因为自⼰的原因,我总是看似强悍,实则很想依赖。但其实我是幸运的,不论身在何方,我都清楚父⺟康健且⾮常惦念我,我也拥有⾃⼰不用设防的小圈⼦。所以纵然“背井离乡”,我也不会“颠沛流离”。我相信飘零不会是永久的,相信吧,因为相信会比较幸福。
---------------------------------------------------------------------- 2020 Stockholm
- COVID-19
记录上一段旅行的时候,谁曾想过,2020年8月12日,全世界会因为一场瘟疫的泛滥,已有超过50w人死亡,上百万人受到感染。尽管我还是很“幸运”,能继续“享受生活”,通过前沿数字技术及设备在家办公。但是我经历了漫长的自我隔离。曾经和朋友家人共度的时空旅行变成了如今一个人在宇宙中的游荡。
这个世界已经变了,变得面目全非。我应该是那所谓的1%,还没有受到颠覆,还没有失去做人的权利,还没有失去尊严和生命。但我时常感觉自己像是蝼蚁,正在啃噬着社会这棵树残存的枝干,我匍伏的这个地方,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托马斯曼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魔山》中就写过资本主义受益人们在Davos“疗养院”中,那扭捏的病态,狼吞虎咽的丑态。即使“病人”们并没有直接做恶或者做错,但体系的崩塌,没有一个人能逃避责任。等待我们的,将是更激烈的缠斗,与同类,与自然,与命运。
--------------------------------------------------------------------------- 2016 Davos
- 毕业滑雪旅行
朋友“女神”提了辆配有良好冬胎的SUV,我们一行人就上路了,开往滑雪度假胜地Davos。这个小镇的中文音译是“达沃斯”,就是人们熟知的世界经济论坛举办地。
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让我第一次领略了Davos的风情。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驶向目的地,一路上“女神”开得稳稳地,慢慢地。终于我们到了一幢深色瓦片别墅,大家卸下滑雪装备,开始张罗着晚饭。
第二天,大雪照例被风刮着乱飘。这是我第n次在阿尔卑斯山区滑雪遇到不如意的天气。坐着缆车上到山上,风更加大了,但完全挡不住滑雪客的兴奋。不管三七二十一,准备好自己的姿势,往山下滑去。
Davos的雪道真的很长,我的镜片被风雪打磨着,有时候都看不清前方的路,心里面又紧张又激动。我最爱的感觉就是downhill滑雪时候的失控感和心跳感。
在平常生活中,如果有时感受不到“心跳”和“刺激”,我总会回忆起每次在山峰上的感觉,“风声鹤唳”,好不快活。
--------------------------------------------------------------------------- 2015 十六湖
- 毅⾏
我第一次听说毅行是缘于浙江大学的徒步传统,曾经我和⼩伙伴们也“翻山越岭”兜兜绕绕,因为走完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而兴奋。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快乐是那么的纯粹。
在十六湖,当我顶着阳光,探着⽯头,⾛过⼀个个浅滩瀑布的时候,我⾸先想念起杭州,想念起被橘色路灯温暖的校医院,被红色阳光灼伤的⾃⾏⻋,被⽩⾊⽉光点亮的阳明桥,⼀幕幕闪过脑海。我就那样想着,在这样⼀个漂亮的天⽓里。我确定没有遗漏掉当下眼前的美景与笑容,只是很多个瞬间让我恍惚,让我穿越回了大学校园。
我想起下⾬的杭州。我和朋友们撑着秋⾬看了植物园“菊花展”,踩着泥泞听了曲婉婷,踏着水洼跑了马拉松,听着雨水的滴答声结束了毕业典礼……都是巧合,好多重要的节点都搭配着⾬天的气氛,让好多瞬间更容易被记得。大学四年,满是年轻的轻狂不羁,因为一点点小成绩就飘飘然的时候是常有的,本科生时期的我,看向现在,断然不会想到毕业⼀年后的我丝毫不会因为过去的种种而得意,反而留下更多其他的情绪:怀念,庆幸,感激有那么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点带给我知识与力量,感动与安慰,激励与挑战。
从我的旅行日志中,可以看到我没有虚度过时光,也许我有过彷徨,但没有放弃过努力,因此我的回忆特别饱满,就像在十六湖那天,我感受到的瀑布⻜流的壮观,体会到的碧水荡漾的美感。我默默记下以后的生活也要这样,才会让现在被将来铭记,⽽且不会失了方向。
-------------------------------------------------------------------------- 2018 Halden
- 最美的城堡
驱车6个小时,从Stockholm到Halden。飞机转火车5个小时,从Stockholm到Halden。繁华中透着落寞,“I don’t think people here can understand where I was coming from.”。我在欧洲已经生活了3年多,自认为适应得很好,已经“入乡随俗”了。但实际上,我常常感到落寞,并不是因为事业不满意,社交不如意,生活环境不温馨,我猜测我的落寞来源于时而的“不被理解”。在外几年,遇到的人和事,我很难找到灵魂上的共鸣感。
直到我和大仁一起踏上去Halden的那趟差旅。那应该是第一次我和他深入了解。车载音响飘来的音乐,给我们很友好的氛围。我找到了契合的朋友,开始发现他还蛮懂我的,也是个很真实的男生。
在阿尔卑斯山脉城市住过两年,很喜欢山峰高耸,绿湖缱绻的感觉。来到北欧,那种景象就很少见了。北欧无趣的大平原只有在冬天下过雪之后才有点生气,但也随着漫长的黑夜而变得过分孤僻。我是在高原上的长成的姑娘,自然对前者感到更加亲切。相比于瑞典,挪威算是北欧国家里地貌丰富的。去Halden的路上,我和大仁驱车跨境,当车辙越过两国交界,我能明显看到风景的变换:山峰绵延,瀑布飞溅。熟悉而亲切的景致让我更加享受朋友的陪伴,让我更加感到“被理解”和“不设防”。
大仁停下车,第一眼看到Fredriksten fortress城堡,马上说了一句:“这将是我办婚礼的地方。”。既然这个地方对我最好的朋友如此重要,那我就把它记为“最美的城堡”。
------------------------------------------------------------------------------- 2020 Åre
- 北极圈徒步
我和大仁还有另外两个朋友在Åre徒步,帐篷搭起来以后,不经意间,我看到了漂亮的日落。转过身去,朝着日落的方向,我一件件脱去了衣服换上了睡衣。我躲在矮树丛的后面,私心想着应该不会被看到。
等我回到帐篷处,他开口问我去了哪里,我突然害羞,并没有回答他。我转身坐在了包袱旁开始整理物品,可是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这一路上,大仁对我的关心和关注无处不在。必需品妥帖地备好了两份,盘子,杯子和刀叉。美好在不经意间无声无息地发生,我能做到的,只有把握住瞬间,好好地感受。Åre之旅半年之后,谁曾想到那时的美好已经很难复制,我和大仁之间的隔阂“从天而降”不知所起,并且一直持续着。朋友们都说,友情就是这样,来来去去,但大仁对我的意义并非普通朋友,他是我在Stockholm的家人,是四年来的支柱。一切重大转折点时,都有他出谋划策,给足了我帮助和关心。第一次做项目经理,第一次换工作,第一次被提名Kraftkvinnor,第一次买房,第一次睡帐篷,第一次皮划艇…… 他曾经说我是他最信任的人,我却隐瞒他对他说过谎话。
“你看,我还有机会嘛?”。
---------------------------------------------------------------------- 2015 Dubrovnik
- 追逐⽇落
Dubrovnik是⼀个迷⼈的坏家伙,海⻛总绕着海边的⼩房⼦在夜⾥肆虐狂哮。但相对安静的带着海 洋气味的空⽓总能唤醒⼀整天的快乐。
Glorret餐馆的美味让我们流连忘返。旅途总能犒赏味蕾,欲望得以满足是难能可贵的。我的指尖触碰到⾷物的一瞬间,软软的,腻腻的。我端起⼿边的酒杯,摇⼀摇,闻一闻,抿一抿,那感觉美妙的像是错觉,但它绝对也是⽣活。
享受过美食后,总是期许生活会更加完美,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开⻋去追赶⽇落,却在接近山顶的时候匆匆瞥⻅了残阳,⽇光的⾯⽬早已全非。我不认为遗憾是不美的,相反,它让你在乐极时还能冷静地喘口气。即使对着错过的风景我也能⾃我安慰,不停地告诉自己“下次还有机会”。
---------------------------------------------------------------------- 2020 Stockholm
- 我的“前夫”建议我和好友结婚
一段旅行结束后,我“穿越”回了斯德哥尔摩,昔日恋人克师傅突然电话我,跟我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情,我们虽然很久没有亲近了,但我心理上对他的依赖还是很高。我诉说了我的心事,缠着他跟他讲。我感觉自己在他那里可以没有秘密,更像是有“纯友谊”的异性好友。我的心事是有关大仁的。我说了自从我登山徒步回来,整个人像是被什么卡着不能放松,那根刺是来自大仁的,是因为他不在联络我,不再想我了。
“我好伤心。”,“你俩结婚吧,you guys should get married and sort out your relationship.”, “Maybe it’s just these several weeks, we have difficulties communicating.”, “No, it has been like this for half a year. You guys are good friends, but you should figure out your true relationship.”。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们俩是不是都爱惨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去爱。这些是我可怕的臆想吗?
我和克师傅三年的恋人关系以分手告终。我感到很遗憾,因为我曾经一度以为我和克师傅会白头偕老。但是,一切也只是从前的我一厢情愿。克师傅并不是不爱我,他是更爱自己,也更爱自由。
-------------------------------------------------------------------------- 2020 Zagreb
- 一吻定情
接待我们的Airbnb房东,是⼀位温柔如水的⼥子,她着⼀件简单的牛仔裤和紫罗兰⾊上⾐。房间⾥的每⼀处细节, 枕边的糖果,墙上的画,桌角的招财猫,厨房⼯作台上的咖啡杯……这是我对Zagreb最初的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了。
写到这里,脑海⾥跳出了刚看完的格雷剧情。GA演了⼗年,Dr. Shepherd 离开得好意外,但却让 我想起了Grey & Derek的初遇,他们间的第一次吻,让⻛流倜傥的Derek感觉到那就如同青涩的第⼀ 次,唯⼀正确的一次,在那之前所有的遇⻅和分离都不算数。只有他遇见Grey后的那种最原始,⾃然和热烈的感觉让他想安定未来的⽣活。
即使现实多么的不小清新,我也一直抱有类似的幻想,等待一次最触动的吻。等待一种爱让我变渺小,等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宁缺毋滥。
现在的计划⽀离破碎,⻛中飘零。我知道我一直会倔强地前进,因为我也曾捱过寒冬和绝望,体会过不曾想到的心寒。我渴望⾃力更生,强烈的渴望,想要照顾爸爸和妈妈,想要让他们带着这一⽣努力的成果,活得⾃由和心安。可我能做到吗?我想看到希望。
--------------------------------------------------------------------------- 2017 Zurich
- Nothing has been done, but just keep going with patience
刚开始写散文短篇的时候,我在经历着⼀场场大胆、精彩的旅行。通过一段段旅程,我更深地认识了身边的人,更多地体会了⾃⼰的想法,于是激动地动笔。但当⼀些感觉慢慢沉淀下来以后,我觉得需要等待,以便⽤一种更真实的、冷静的心情来收尾。
南欧自驾旅⾏结束三个⽉后的那段时间,我找到了人生第一段全职且带薪的实习,我遇见了周,那个让我明白宁缺毋滥,但又摸不透、抓不住的⼈,读了“杂货店”、“红楼”、“费曼”、“百年”和“威尼斯”,看了“Miss Saigon”, “ Mid Summer Night’s Dream”, “The Marriage of Figaro”...... 仿佛那时有一瞬间,我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很简单,survive after August and graduate!
--------------------------------------------------------------------------- 2020 Zurich
- Cesca的“世纪婚礼”
距离周第一次跟我说起他的五年创业梦,过去了正好五载。在出发来苏黎世参加闺蜜Cesca的“世纪婚礼”之前,我给周发了信息,告诉他我的行程计划,并邀请他一起喝杯咖啡叙叙旧。我看到的只是他立刻“已读”,却没有收到“回复”。周算是我的“白月光”了。但有些事情发生之后,说好的再做朋友,也都只是镜花水月罢了。在我和他之间,时间并没能沉淀下什么余味,只留下注定的遗忘罢了。其实就连我,那个后放手的那个人,连最初的感觉都已经淡忘,那么这一杯时隔五年的咖啡,自然还是不必端起了。
2020年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一场危及全世界的瘟疫也没有能阻挡住我“时间旅行”的步伐。好在Cesca的“世纪婚礼”还会举行,我还有一次“时空穿梭”的理由,在这特殊的一年。
遗憾的是,10月28号,瑞士联邦政府宣布了更严格的管控措施,让本已计划好的旅行被迫取消了。我在“降低传播风险”和“重聚在最好朋友的婚礼”之间选择了前者。伤心失落感满满。但就像我们通话时候说的:“我们以后还有更多重聚的机会。”
———“嗯,一定的!”。
---------------------------------------------------------------------- 2020 Stockholm
- “新冠”下的秋天来了
离硕士毕业典礼又过去了3年,我也带着耐心继续走了好多路。
搬来瑞典Stockholm已经将近4年了,这里是我第二个家,第一个家永远在西宁,有我的爸爸和妈妈。我感觉自己处在尴尬的境地,被卡住的感觉。我总感觉不踏实,外界动荡太多,内部和恋人的关系畸形。三年恋爱时光,很长,感情以及利益交错的太多,同时参杂着客观不确定因素,真的不能说断就断。
萧红以感性过完了一生,我之前写她用了“惨淡收场”。我虽然一直很“理性”,但还是没有什么好结果。可能我太会伪装了,连自己都骗过了,以为我从不用“感性”去追随爱情。喜欢的人在眼前,我没有立场去追求,爱过的人在身旁,我没有勇气去割断。
---------------------------------------------------------------------- 2020 Stockholm
- 思念家乡,以及思念大仁
最近坐在斯德哥尔摩的家中,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思乡之情侵蚀。看视频看到一个英国姑娘开车带着爸妈去吃麻辣烫,那是她爸妈第一次尝试。她爸爸拿着夹子选菜时的不知所措突然让我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父亲。我眼泪一瞬间涌出来,丝毫没有铺垫。我就那样哭了好几分钟。
都说当水瓶座开始思念家乡,想跟家人待在一起,就是说明水瓶受伤了。我想这句“传言”是对的。
前段时间刚递交了我来欧洲这么多年的第n次签证延签申请。这一次,希望能拿到永久居留,也不枉我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上辛勤耕耘四年有余。完成这次申请也算是今年心愿之一,本以为提交了这份申请后我会欢呼雀跃,但谁曾想到我近三个月的心被蒙上了一层灰,特别难受。我被大仁冷落了三个月。那一份我曾经以为坚如磐石的友情,不知道怎么的就碎了。我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对我“失望”,导致他“离开”那个他曾经最喜欢的女孩。
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我主动一点就会有转机,因为我看不明白他最近的行为。比如,我主动联络他三次希望能见面解释清楚,但是他拒绝;他却发来一条信息告诉我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我不小心(是真的无心之失)触发了紧急联系人通话,他打来问候;他却不再邀请我一起运动一起玩耍;我不再组局邀请他;他却依然回复我Instagram发布的故事。
我和大仁的感情,绝对不像是同“白月光”周一般地完全是由荷尔蒙驱使。但是,就算是再熟悉再紧密的“朋友”也不能接受我最糟糕的一面,或者说是过失?可能,是他先受伤了。但是,我到目前还是不能确定真相。我只知道,我伤心了好久,心痛了好久。
---------------------------------------------------------------------- 2018 Stockholm
- 创业伊始
这一年是我快速学习的一年。在26岁的年纪,管理着一个几千万资金流的项目,遇到了无数个“第一次”。我在一次次的客户会议,合作商会议和路演中周旋。我也适应了“欧式”应酬法则— 喝酒吃饭但不去KTV。
2017年到2018年,这两年应该是我在瑞典的高光岁月。虽然之后也完成了很多事情,小有收获,但是,每每想到2018年,26岁的我正值黄金岁月,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几乎拥有完美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我全心关注在P2U和自己的发展上,想到什么就去做,非常痛快!
2018年年底,我慢慢开始感到了“焦虑”,我开始担心居留证延签问题,换工作问题,安家问题等等。我开始发愁要如何低调地做创业而不影响本职工作和签证,我开始发现克师傅开始“抑郁”,我开始发现频繁地远距离通勤让我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但生活还在继续,面对各种压力,我还是得好好表现,好好出成绩。
---------------------------------------------------------------------- 2020 Stockholm
- 创业未半
2018年第四季度我和萌开始了自己的小公司,从第一轮产品迭代做到现在第三轮产品迭代,我们成长了很多。从前期获取产品设计的用户反馈,到中期的建立产品模型,再到目前进入生产和测试。我们从一开始的两个人,到我去找做UX以及市场营销的朋友们帮忙,萌去动员老公指点后台意见,再到后来招兵买马,“收了”Mazen, Christopher, Yujie, Lukas以及Emil。我们自己在学习,整个团队在成长,我感觉自己也从稚嫩到熟悉运营公司和“做生意”。
闲暇时间,我帮老友也张罗一下他的初创公司来瑞典落地的事情,同一时间遇见了Luna。一个比我小四岁的小姑娘。但是我们聊得很投机,在Covid19在欧洲爆发之初,我和她开始了一档Podcast节目《This was us》,主要是分享海外工作学习,升级打怪的故事。当然,偶尔也会穿插一些社会文化或者情感方面的内容。
2020年一整年,我也一直关注着投资市场,在这个风险很大的震荡市场下,加之下岗率激增,人人都如履薄冰。我也只敢小试牛刀,每月定投一些基金股票。利用我的技术行业知识,我尽可能地把资产组合排列“优化”,互相之间能小小地“对冲”一下。在我的“苦心经营”下,希望能保持到10%年化收益左右。
年关将至,我看到了房地产在疫情的冲击下不降反升。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可能还是由于还贷款有补贴。我想做次“投机者”,把第一套房子卖掉,然后去房价相对稳定的内城来“杠杆”一套新的。这些当然只是小算盘,小精明,不成大器。但好久没有心跳的感觉了,权当我找点刺激,给我这瑞典的第一个四年(第一篇章)藏点惊喜。
---------------------------------------------------------------------- 2019 Stockholm
- 置业安家
照样是瑞典灰蒙蒙的冬天,2019的一月份,我和大仁连着好几个周日在Sumpan/Solna附近看房子,一套接着一套。印象很深的是,我们俩在其中一间里听到中介说:“房主前不久在这屋里去世。”。我和大仁当时急着跑去下一家,俩人只能默契地尴尬对视,随即就离开了。第二天晚上,我心有不甘地又跑去看那一间被我俩认定的“凶宅”,忐忑地问中介房主死因,她说:“他去世时已经99岁了……”。我听完便悻悻地离开了,因为本来期待的是什么更加悬疑或惊心动魄的故事,好回头讲给大仁听。
现在执笔记录当时的事情,才发现,我的瑞典第一篇章里,大仁真的陪我经历了很多事情。这可能就是我忘不了放不下这段“友情”的原因吧。在他“缺失”的这四个月里,我常常梦到他,按照好友ZJ的说法,很有可能是他也在给我托梦。大仁突然的“消失”最可能的原因还是他面对不了,或者害怕面对我俩的亲密无间。拿牧师Anna(我并非教徒)的话来说,大仁对我有特殊的感觉和感情,但是他发现以后选择了逃避出走。
“哎,牧师都这样说了,那我也这样告解自己吧,否则真的很难过。”,我对自己说。
------------------------------------------------------------ 2020 - 2021 Stockholm
- 新年派对
2020是一段十分特殊的旅程,身体不能远途旅行,但是精神和灵魂在反反复复地在游荡。
我和几个朋友规划了新年派对计划:找一个别墅,大家一起三天四夜同吃同住一起跨年。其中也会有大仁,我和他在断联了四个月之后终于要再见面了。虽然是他拉我进了派对计划群,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私信过我。
我已经想好了,如果这次派对上,我能有和他沟通的机会。我一定会这样跟他说:
“I have been missing you a lot. I realised that when we were close, you really supported and cared about me, and you have been like my family, my brother during these years. I was struggling with Christia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and got blind about the feelings I had with you. I took your kindness as granted, until recently I found out I am losing you because I was not faithful and trustworthy. During your absence, I got through break-up, restoring and establishing new relationships; at the same time, I become stronger, I painted my house, fixed my tap, cleaned my windows and decorated the apartment for a selling business. Though you were not there physically helping me, I still managed the work by myself. However, what I was missing is on the spiritual level: your support and caring on the spiritual level.
You are so so so important to me, as a friend and the closest family here in Sweden.
If I still have a chance, I wish I can keep you in my life, in any form, but closely and tightly. If there’s anything romantic, let’s figure it out together? Otherwise, we keep what we were doing and being, but we will be there for each other in either way.”.
送给自己一个拥抱。结束…... 我在瑞典的第一个四年(第一篇章)完结,在欧洲的五年多小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