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也谈:阅读与行走

写在前面的话:2019年底,在与同为中图学会阅推专委会的周婷老师交流中,提及暑假的西北河西之行有些收获,尤其与阅读相结合,她便约我撰文一篇,刊于南邮阅读推广馆刊《书林驿》2020年第1期,在此感谢周老师,有了她的邀约,才有了本文的起笔。

今贴出此文,一是存留去年夏天的行走记忆,二是献给第25个世界读书日,期待更多的心灵与脚步的通行。#照片为阿谭提供#


题名:身体与灵魂相依伴的行走

对阅读的长期喜爱和对阅读的默默坚持,让我的人生阅历日渐丰富,也让我有了去真正“理解世界”的冲动。于是,一种将读书与观察相结合、想象与现实相关联、身体与灵魂相依伴的行走方式,盘绕在心中,挥之不去。2019年夏天,终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行走了一次“河西走廊”大环线,也催生出了这一篇思考与感悟。

1、阅读中敏于问的坚持,阅读后敏于行的勇气

我们通过阅读这种极为私人性的体验方式去理解与认知世界,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就愈加深入与通透。在阅读中,我们应有主动追问的意识,提问未知并试图寻找答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思维闭环。

河西之行的缘起,可能是那首王维的诗--《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我曾不停地追问并试图通过阅读去解答:盛唐时代华夏西北之境,何处是边?居延水仍如古文献提及那般烟波浩淼?古中国大漠高原的湖泊为何称为海,如青海与洱海?诗中之“蓬”,荒漠戈壁哪种植物最符合我的想象?“长河”是今天的哪条河?“萧关”是否依然雄峻?燕然勒石,何时可去近观?……

我选择通过阅读书籍或影像、通过思考与想象,去回答更多的追问。但敏于行的勇气促使我用行走去丈量大地的厚重、去感受历史的真实。

2、人文的素养与情怀,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在身体与灵魂相依伴的行走中,一要有观察与发现美的眼睛,二要有人文情怀的心灵。河西之行,途经与停留兰州城、塔尔寺、青海湖、茶卡盐湖、德令哈、翡翠湖、当金山口、敦煌鸣沙山和莫高窟、玉门关外雅丹魔鬼城、嘉峪关、张掖七彩丹霞、武威、景泰黄河石林、天水麦积山等。途中我们欣赏了高原的壮美,油菜花的灿烂金黄、绿毯般的草原,灿烂的落日与霞光,还有昆仑山的巍峨、雅丹地貌的奇妙、丹霞七彩的梦幻,野驴野马的散漫、苍鹰盘旋的骄傲。

大自然的美丽向久居城市的远客扑面而来,你只需静静地观看与欣赏。在行走的路上,却需我们有基本的人文素养与情怀。经过建在严酷地理条件的小镇,看见人类文明的星星点点,应有对艰难环境下人的顽强和坚韧的礼赞;在塔尔寺里静观壁画、堆绣和酥油花,应有一丝普照的佛光;“天空之镜”茶卡盐湖中流连忘返,应思考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合理开发;如果没读过海子的诗,他那纯净的微笑和这个城市德令哈,将失去一半的美好。人文素养是河西走廊行的基本要求,当你在兰州市走过“黄河第一桥”,进入白塔山公园,由幽静小道上山看碑林与白塔、并俯瞰兰州城,感叹千百年宗教、历史和文化在这里交融:白塔山上七级浮屠那是藏传佛教的遗迹,中山桥旁的清真寺述说着伊斯兰信仰,步行街旁的府城隍庙应有道教的神袛和对应冥界的城隍,而兰州文庙则是庙学合一的儒学建筑,它永远祭奠着先贤孔子。

3、知识的偶遇与交融,那些让你激动的时刻

对于阅读,我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与诠释:知识的获得过程,往往经由信息的“偶遇”、阅读中的“打桩”“拉线”和“结网”、解决问题中不断的“拼图”。在我看来,最完美的状态与所要追求的境界,应当是对某方面知识,能自觉保持长期的专注,形成自我反馈与接纳机制,做到让自己的知识与认知能“自我生长”。

行走与读书,第一次“偶遇”往往极为重要。从未听说过、触碰过、看见过的事物与知识,突然撞入你的认知体系,就有可能扎下根而发出芽。我读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书,作者对湟水谷地的田野考察、历史文化与民族研究,便深刻影响了我对华夏的认知;阅读民国历史与学人时有一个印象极深的故事,受敦煌千佛洞第61窟中巨幅壁画《五台山图》的提示与指引,梁思成和林徽因在1937年找到了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并在国内国际引起轰动。

河西之旅,在湟水谷地穿行时,我观察其地形与自然环境,我便与历史、地理有了交融;当61窟那幅“真实的”的壁画映入眼帘,我泪流满面,电击一般的情感让我从过去阅读的知识、想象的场景,与现实的洞窟、真实的壁画、远去的历史,在头脑中、在灵魂中刹那间融合在了一起。那时我想,今生哪怕只有这一次的时空相遇,也不枉了这次行走。我把这种阅读与现实比照的相遇称为第二次“偶遇”,灵魂的偶遇。

4、行走中的被动接收,怀想中的主动回望

外出行走,很多信息,我们往往是被动接收。比如导游的讲解、朋友的述说、扑面的景象。当我们看见一座金碧的佛教寺庙、一段残破的长城关隘、一个古老的烽燧遗址,最初我们在意的是快速地、尽可能多地将其收入大脑与记忆。有如电脑存贮功能,做的是被动的接受与接收。这些被贮存的信息,最大的功用却在行走结束、安静下来、平复之后,你对一段经历的怀想,主动加以回望,查阅相关的信息,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谱系,进行知识与信息的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关联,构建自己对世界的解释体系。

当结束河西旅程,主动阅读更多文献,才能更深刻认识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曾在这里(敦煌和新疆地区)形成过交汇;才能真正理解中华大地上那些“走廊”地带,如藏彝走廊、河西走廊、辽西走廊、南岭走廊、苗疆走廊、武陵走廊,在中国的地理、军事、文化和历史上的意义与功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费孝通的“民族走廊”、李大龙的“卯榫”功能、施展的“多元互构”、黄达远的“中国历史演进的绿洲道路”的理论表述,你也才能体会到更多“阅读与行走”的乐趣。

5、观察与阅读中的细节,思考与想象中的宏大

行走中,我们往往先关注细节,这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惯常方式。在鸣沙山顶俯看那一弯月牙泉、远望连绵的游客驼队;在莫高窟中观看绝伦美妙的建筑、彩塑和壁画;沉浸在一根线条、一个藻井、一件供养人的装扮……离开莫高窟,思考与想象佛教从喜马拉雅南麓印度出发,经尼泊尔与阿富汗(犍陀罗地区),过新疆克孜尔,来到甘肃敦煌地区,再由河西走廊至大同、古长安、洛阳与天水,并远传至日本。也有通道经“吐谷浑”道而至巴蜀并沿长江直传江南。

有了大历史观、大地理观和大环境观,站在嘉峪关城楼,在赞叹关隘雄伟的同时,才会想到向西的河山当年已脱离大明朝的庇护;行走在千里河西走廊的沃野,头脑中才会出现西面西域、北面突厥与蒙古、南面吐蕃、东面中原,在这片大地云卷云舒、铺陈展现的历史画面;才会从千年时光、丝绸之路、民族融合、多元一体格局去思考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敦煌石窟的命运,张议潮归义军击败吐蕃的意义;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人对莫高窟的热爱与坚守;才会想到古代天水一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曾被传唱,秦非子后裔曾经繁衍,诸葛孔明与姜维“北出祁山”的努力与悲壮、渭水河“逝者如斯”的流光。

6、结语

有人说,行走从脚跨出自家有门槛那一刻便已开始。在我的观念中,阅读与行走永远在路上,一次旅行的结束,就是另一段阅读的开始,一段阅读的结束,渴望下一次行走的出发。让我们的阅读与行走,真正永远在路上,让我们的身体与灵魂,永远相依相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读书日也谈:阅读与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