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读后感:理解艺术

我总是觉得这两年我才慢慢地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我以为《噪音》是一本能听到更多不同声音的书,就像蔡老师的公众号,每篇必读,让我重新理解教育。


没想到这是一本有关音乐、电影与娱乐的书,是梁文道先生多年来的评论合集。之前听他的“八分”,看他的《一千零一夜》,觉得梁先生是哲学社会学专业,音乐电影也这么专业,真是大开眼界。

我爱好音乐吗?好像初中才有机会听到一些流行歌曲,自己偷偷唱,自我感觉良好,也被偶尔听到的同学夸奖,但总是没有机会展示。在学校或在单位,总是希望被点名,又总是变变扭扭不好意思上台,后来到结婚,老公竟然喜欢的是各路民歌,从此不知道忙于家务还是现在的音乐越来越难懂,竟然流行音乐也不听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并不觉得缺少了什么。

所以,我觉得我是不爱好音乐的。至少我并没有体会到音乐给我带来的美,带来的享受,就像梁先生在书里描绘的那种场景,我从来没有感受到。

这两年知识付费的节目特别多,因为孩子,才知道原来古典音乐还是需要去学习才能听懂的,我听不懂是正常的。可是学了就能听懂吗?我依然觉得不见得。疫情期间,有幸蹭西南政法大学一位老师的音乐课、电影课,让我确实听到了一些平常没有接触过的音乐,尤其是电影音乐。但依然只是觉得不一样,好听,要说能听到什么故事什么画面,即使在他的引导下,也勉为其难。

我们今天的人要听音乐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对古人来说,音乐只发生在特别的场合,是一件需要去等待、去遭遇的事情。因此,我就在想,在这样的不同环境中,我们的“听”是不一样的。我们用耳朵去聆听,但是我们的耳朵听到什么、怎么听,可能也是跟时代的变化有关的。因为即便是我们的感官,也有它的文化制约的部分。我们的耳朵不仅是器官,而且还是文化上的官能,接受不同文化对它的制约。而文化是在历史之中演变的,会受到一定历史环境、不同时空的限制。因此,我们的耳朵总是在不同的历史、国别、地域流变的一种文化官能。

所以选择音乐很重要。但很可惜,因为我们从小没有机会接受丰富的音乐,根本不了解有什么音乐可以选择。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当你打开音乐播放器,你能看到的可能是广告费最高的或者你一贯听到的音乐。看似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丰富,但我总是会觉得越来越封闭。打开一个音乐播放器想听一点音乐让自己安静一会,没想到打开选择音乐这件事本身会让我更烦躁。

因为以前的艺术都有非常明确的服务目标,宗教的、政治的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比如,希腊神庙中的石柱,人们建造它时是单纯地为了艺术吗?显然不是。这些现在被我们所认为的艺术品,原来都有自己非常实际的目的。只有当我们有了艺术,独立于世界上所有其他事物,它的逻辑是为美而美,甚至是我们的眼睛、感官都有了一种审美能力的时候,艺术才诞生,而艺术诞生的标志就是博物馆。当然,我并不是说古人完全没有审美眼光,但是那个时候的美是一种装饰性的美,并不是为美而美,有别的目的。哪怕我们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也不是为了美而画的,古琴不是为了美而弹的,而是有别的作用存在。

如果每一种艺术都有他服务的目标,那么勤奋的练习有助于更热爱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现在的孩子十有八九都会选择学习一门乐器,学习乐器必定需要日复一日重复的练习,有多少是可以主动练习的呢?大部分琴童都是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之下完成练习、背诵、考级,然后有一天彻底放弃,不再摸琴。说这个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现在的我依然想去学习钢琴、学习唱歌,经过专业的训练总是感觉那样很美。但可能那样并不会让你真正懂艺术。了解时代背景、人物背景以及创作的目的也许我们才能真正去读看懂、听懂艺术。

这当然是我自己的一种感觉,连经验都谈不上。我试着想在大脑中创造那样一种有链接的背景,但自己好像只是会一砖一瓦慢慢往上加的工匠,有的砖甚至在搭建的过程中又被风化,前路遥遥无期,又暂时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一本一本读,一部一部看,一首一首听,变成生活,才有可能享受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噪音》读后感:理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