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石中英《创造性概念的五种神话及其教育模式批评》,粗浅以为,现在孩子缺乏创造力的原因有二,一是生活条件太优越,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克服,失去了天然锻炼的机会;二是要学的太多,多以书本知识和艺术培训为主,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机会被诱导出来,或者瞬间灵感迸发来不及捕捉,一闪而过。我希望给孩子一些时间,做些看似无用的事,哪怕发呆,也可以让他保有想象力和好奇心。
今天接着读《创新教育目标的层次》,发现石教授概括得更为精准:当前基础教育的众多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从观念制度和行为上漠视或忽视了对这些创新素质(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等)的保护、培养和引导。繁重的学习任务、僵化的教学模式和再现性的考试方式,从根本上阻碍了这些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这就造成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乃至更广大的人群缺乏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多年一线教学现状来看,颇为认同教授总结的三点。
第一,繁重的学习任务。尽管国家从上到下一直在呼吁减负,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比如小学生每日作业时间按年级有30、60分钟以内的不同的要求(所有学科),再比如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有不同要求(8,9,10小时),还有课程安排上对体育课时有明确的要求等等。这样的规定,都是希望把孩子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
事实呢?我们看到了网上的一些报道:衡阳一小学生期末考试前连续做8份试卷胡言乱语,医生诊断为大脑“自身免疫性脑炎”:有学生凌晨一点作业写不完,四五点爬起来继续写;有学生因作业写不完不敢去上学等等。这样的一些学习任务还仅仅只是学校里的(也有家长“加餐”),除此以外,家长会根据自己给孩子预设的未来发展路径,要求孩子去补各种课,去上各种智力培养班、艺术兴趣班,能力拓展班等。
我曾经询问过一些孩子,不上辅导班的寥寥无几,大多数报班3-5个,一个7岁的孩子“最惨”,一周8个辅导班。孩子从周一至周五除了每天学校内的学习,他还需要跟着家长去学其他的。周六周天本应该是孩子最为放松的时间,恰恰却成了孩子最忙碌的时间,他必须穿梭在一个一个的辅导班里,所以校内老师不得已说,孩子周末太忙了,我们还是少布置一点作业吧!
教育焦虑来源于家长的观点--必须补文化课,虽然小升初不考试,大学还是要考的;必须上艺术班,将来多一种选择;必须开发右脑、学习国学,为学习打基础……这就导致了家长不仅仅关注学习任务,也关注孩子各种能力、各种特长、各种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孩子们除了学习乐器、舞蹈、绘画等艺术素养以外,现在增加了声乐、朗诵、演讲、主持、智力启蒙、右脑开发、国学等等名目繁多、令人咂舌的内容。有很多人感慨多亏我们的孩子没有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力的时代里。
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孩子幼小的心灵和身体,除了应付这些,哪里有空闲的思维和精力去创新呢?
第二,僵化的教学模式。国家大力提倡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好的创新和实验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多数学校,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教学模式依然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抄你做,依然是以背诵、记忆、模仿为主。我们学校曾经做了一段时间先学后导、生本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那就是前置性学习让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放到课堂上去讨论,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有表达欲望了,能够粗浅地质疑、批判和评价。这种课堂,教师以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出现,看似不用费劲口舌从头讲到尾,但是因为遇到的问题具有挑战性、随机性,反而增加了教师应变的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之下,教师更喜欢按照自己的预设去讲,没有挑战性,不怕出丑,也“有深度”。
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与其告诉孩子“青铜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古代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倒不如让学生摸摸青铜器的质感、看看青铜器的造型、想想当年的制作工艺、找找传承的角度,尝试加工制作一件青铜器(用报纸、泥巴上色)、自己绘制制作流程、介绍产品特征、宣传中华文化,将综合实践活动融于课程规划中,将视听触感觉加以整合,让学习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个性探索,让中国学生不再是“记忆储存罐”“考试机器”。
第三,再现性的考试方式。中国人口众多,一考定终身的选拔制度也许不尽完美,但它有利好的一面,可以给更多学生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只是,基础教育段用知识再现来考核学习效果的方式,的确需要改变。情景创设、体验式闯关,过程性的活动,都是较好的评价方式。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教学活动,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等的保护与培养必须时时关注,刻意引导。
我有什么建议呢?就我的实际工作来看,一是改变教师的理念,教学成效要从知识中心转变为思维中心、能力中心;学习观要重新定位,学习过程应该不是接受与被接受,而是启发与点燃,是教学相长、彼此提升、共同成长;二是理念变、行动变,学习过程要落在实际中,师生关系、学习关系、课堂组织关系都要有变化;三是减负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四是释放天性,让学生走出教室,离开作业,在探索大自然中既锻炼身体又增长见识,还启发思考。简单几句,不足以表达内心不成熟的思考。且当记录吧!
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事实是:很多时候,我们以没见过、没做过为由,在等待别人探索出成果,自己拿来就用,这何尝不是自身缺乏创新意识的表现呢?
创新意识的培养,从上到下,都需要重视起来。就像石教授所说,真正的创新人才一定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