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童年》:惨淡的俄国人民生活与无尽的苦难

文/星畔,图/网络

启示和人生哲理类的书籍看多了,就想换一种类型的书籍看看,我忽的想起了书架中那本陈旧而不失意蕴的《童年》,上一次阅读还是初中的时候。马克西姆·高尔基,这名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士,用文字同着压迫俄国人民的一切做着斗争。他的“三部曲”之一的《童年》是第一部,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再读《童年》,我又增加了许多新的体会。

基于现实的创作最有灵魂。众所周知,《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正是高尔基先生儿时的缩影,在现实主义的指导下,高尔基先生对自己童年的经历加以整合与升华,创作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另外,阿廖沙也不仅仅代表作者本人,更代表了那个沙俄专制时代的俄国民众,他们整日过着惨淡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苦难就是一幕幕上演着的演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无不体现着批判现实主义,令我们跟随着文字,仿佛回到了那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生活,由此产生些由衷的感触。

阿廖沙的童年是阴暗的,丧父后,跟随母亲来到遥远的外婆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但过了不久之后他的母亲就离开了那个家,去到了阿廖沙不知道的地方。高尔基先生用阿廖沙童年的视角和小孩子的所见所感作为行文的线索,刻画了许多淋漓鲜活的人物形象,描述了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阿廖沙来到外婆家后,他的舅舅们就纷争不止,生怕他的母亲讨要嫁妆,也怕分不到外公外婆的家产,原本和谐美满的一家整日都弥漫着硝烟,这也为以后的悲剧作了铺垫。

在整本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外婆的温柔细致与外公的暴躁,他们是截然不同的形象。外婆经常给阿廖沙讲故事,这极大地帮助了阿廖沙认识世界,她的温柔和细心给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以莫大的安慰。从外婆的故事中,阿廖沙也获知了不少残酷的人间真理,既有无情的等级制度也有不堪的人民生活。正如阿廖沙所说:“外公和外婆信仰着不同的上帝。”在他看来,外婆的上帝无处不在,她圣洁而善良,总是会宽恕一切;而外公的上帝则是反叛与残酷的,随时随地惩罚着不遵守规则的人们,这和外公的“三观”是十分符合的。可以说,外公外婆的两种人格帮助阿廖沙认识了生活,即充满着美好与苦难,但更多的是后者。

小茨冈之死,舅母之死,舅舅们分家,在搬离原本的房子前,阿廖沙和外公外婆的生活充满了坎坷,对于小家伙阿廖沙来说,更是充满了无尽的苦难,在习以为常之后,他便也习惯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的屈辱生活。分家后,阿廖沙的外公在田野租了一个大房子,除了他们在一起生活外,还有很多的租客,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但苦难的日子终究会到来,这是人们意料之中的。

充满纷争与怨恨的家庭不会美满,正如同处于专制之下的俄国人民不会幸福一般。租客的相继离去,母亲的改嫁以及再次怀孕,令阿廖沙倍感厌恶,他也在这黑暗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不务正业的孩子:厌恶上学,整日在街上打架,恶作剧不断。终究,阿廖沙与外公外婆搬离了大房子,偏居在一所阴暗的小房子中,这也照应着悲剧的结尾。

“喂,阿廖沙,你也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挂的也不是你的地方,你到人间去吧。”于是,阿廖沙去往了人间,这也将我们带到了第二部著作《在人间》中去。但阿廖沙的苦难生活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罢了。

“在漫长而单调的生活中,不幸就是节日,闹火灾就是娱乐,在空洞的面孔上,连伤痕也成了一种装饰......”

于阿廖沙,于俄国民众来说,这就是最真实的感受,他们厌恶着专制,充满了反抗精神但又不得不顺从于腐朽的制度。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高尔基选择了用笔杆斗争,批判着腐朽的一切,引领着俄国人民追求真正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童年》:惨淡的俄国人民生活与无尽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