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对话析文本

2020年3月19日 周四 晴

“构建英语理想课堂”的第二次作业在用时三天,历经昼夜思索,经过心理与认知的几次蜕变之后,终于按时上交。如释重负之后也在思索为什么作为“老教师”的我做的如此艰难?自知很难,精确认知自己的短板是“文本解读能力”更难。就如孙影教授所说,“教了三年书,重复了三十年”。好在有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在一起的相互鼓励,让我有勇气剖析自己的短板。通过这两次的作业我认识到,要想解析文本,需要经历三重对话。

一、与文本对话

1、教材分析——从单元分析到教材文本分析

我的理解,教材分析重点在单元,还有本课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今天看,这不能说不对,只能说太笼统,缺乏与本课的关联。在听王老师的课后,我的第二次作业转向教材文本解读,力图用白描的手法深度分析教材。何为深度?一备时,我曾经疑惑,教材中don’t与can和can’t 为什么要放在一起?但是百思不得其解,最终放弃。经过王辉霞老师的解读,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们都属于规则的运用,区别是中英文表述的差异,can更委婉而don’t 则更直接和生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用。恍然大悟的感觉,而我初次文本解析就没有解析到这个深度。

二次修改,我的教材内容分析部分如下:

这就是既要分析教学内容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再到如何做,系统分析这个文本编排的原因与文本背后的意义,尽量做到有深度。

2、学情分析——从分析习惯、能力、态度走入知识、技能、生活经验的前概念

习惯上我们的学情分析是基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具体知识之外的东西,课时分析与单元分析混淆的情况较多,很少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前概念,也就是学生在本课在知识、技能、经验方面的前概念是什么。前概念的分析可以打破年级限制,可以贯穿初中三年级的教材内容,打破前后顺序,这就有了深度学习的意义。

3、教学目标——从大一统目标走向ABC精准分层

教学目标是指南针,是课程的指挥棒。在我的概念里,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是一个框架,概念性多,操作性差。希望自己的教室是润泽的教室,但在目标设定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对各个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知识接受有差距的学生在目标制定上是大一统,没有分层,也没有因材施教。在教学实际中老师们可能会会关注学生差异,但没有目标的指引的教学,就有了些许随意。通过学习听课,我第二次作业大幅度修改了教学目标,制定了基于学情的目标,有知识分层与学生分层的概念,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具体着陆。特别注意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更多关注学生的学。

4、重难点分析——从教师推测的重难点向学生实际的重难点转换。

我们需要搞清楚,重难点是谁的重难点?教师的,还是学生的?答案无容置疑。因此,我们的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才有了意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师教学技巧的展现,同时也要知道,学生的重难点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是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的立足点。

5、预习清单——从教师扶着走到学生自己走

预习清单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是个新生事物,它与导学案有点不同,侧重学生的“预习”,可以课前,可以课中,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唯一机会。在一备时,我理解的就是导学案,重点是学生的学。二备时,我修改内容,聚焦到学生对单词、句型、对话的熟悉;对自己预习难点的认知;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预设;对自己知识、能力、经验等前概念的激发。我的设计与教学目标进行了挂钩,对学生分层,对内容分层。让学生带着自己独有的问题,有预备的进入课堂,特别是困难学生。没有预习清单的课,是老师们扶着学生走,甚至背着、拖着学生走,有预习清单等于是扔给学生一根拐杖,让他学生在有助手的情况下慢慢练习走,总有一天他会自己站立扔掉助手自己走。

6、教学过程——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立场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学生会的老师不教,学生不会的老师要引导,且是在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引导,通过建构主义的原理,在旧有基础上引入新知识,经过同化和顺应,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rule 是本课的核心词汇,而ruler 是学生特别熟悉的一个词,是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从它引入rule,学生会易于记忆和理解。

经过对课本的研究,我理解的1a、1b、1c;2a、2b、2c属于两个任务环,从听说读三个方面理解掌握目的语,都属于为2d任务的任务前环节。因此,我认为,本课的内容到2c是支离破碎的,需要完备到2d才是完整的一个大任务。学生的学经历这两个环节才能感知完整的“classroom rules”。

我也特别欣赏赵建岳老师在做听力2b时让学生使用句型They can... and ..., but they can't ...or...的做法,不仅仅因为or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也因为,在这种具体的语境中学生将can与can’t 具体运用,这也是教师的教基于学生学的一种转变。

7、课堂板书——从知识点的记忆到思维导图的建构

因为在word里插入图片受限很多,我这个板书做的就比较简单。我也希望能做出像周燕和杨眉老师那样精美的思维导图。但是我的想法和老师们一样,就是要变知识的堆砌为思维的梳理与建构,这样会让学生能够提纲挈领、一目了然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8、课堂反思——从学生收获回看教师引导与教学设计

反思什么?我认为理想的反思应该是基于教学的八个环节,教学现场中学生的反应,学生实际的知识收获,能力进步及思维提升等等方面。既要反思优点,当然更好反思缺点,而恰恰是这些优缺点的反思才会促进自己的成长,也才会避免“教了三年书,重复了三十年”的感叹。

二、与自我对话

文本对话的结束意味着自我对话的开始。有人说演员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我们教师也一样,课堂的云淡风轻、举重若轻是课堂之外的昼夜不舍、努力精进。就如我们这个共同体,有多少人是因为白天的繁忙耽搁,逼迫自己在夜里12点前务必要打卡,如我们的杜建梅老师。所以自我对话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们要为教学效果的良好而广泛学习,努力读书,提高自己文本解析能力,提高自己的对事物的分析处理能力,提高对学生因材施教的能力。

与自我对话的第二个意思是自我了解,自我认知。对于相同的一节课,我,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哪些教学活动是我能掌握的,哪些活动是我不能把握和处理的。就像这次课,辉霞老师的课件与文本解析材料我一直不敢看,就怕万一我看了优秀的模版,限制了自己的思维,萦绕在心中的总是那个最优秀的,但却不是自己的设计。所以这次课的导入,环节过渡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最丑的小板凳在我心中就是杰作”,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想法。所以自我对话就是自我认知,不人云亦云,一点一点,在自己最近发展区的进步。

三、与学生对话

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我们的课堂准备的多么充分,我们都不能够准确预测课堂的实际。一个脑袋与几十个脑袋思维的碰撞,由此闪现的火花才是课堂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显得尤为必要。老师们知道吃鸡吗?知道哪个过时的蓝鲸游戏吗?知道现在的小孩喜欢的歌手是谁吗?我家孩子现在总拿“代沟”这词表达与我的“不同频道”。了解孩子才能知道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认识模式。记得郝晓东院长在《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这个讲座中提到,“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和认知模式,你有什么,决定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决定你如何理解事物”“学生的知识需要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经过同化、顺应直至平衡”。那个鱼牛隐喻我相信大家都记忆深刻。如此看来,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会让我们不自以为是,不刻板僵化,会让我们以灵活的心态,积极的思维看待学生,琢磨课堂,研究教学。

佐藤学认为,在教室里的“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务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中,创设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对于我们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和自我的对话、和学生的对话也是一种革命,一种对于课堂内文本与课堂外文本解析的革命,一种教师基于自身成长,更有意义的静悄悄的革命,而创设我们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正是实现这种革命的最好方式。毕竟,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重对话析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