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函数调用详细解答版

        冒泡排序 作为经典的排序算法一直都是前端入门学习接触到的第一个算法,本篇文章将详细说明在javascript中冒泡排序算法的运行过程以及如何使用函数进行调用

冒泡排序名字的由来:因为越小的元素经由数据交换会慢慢的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

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作用:可以将任意不限数量的数据进行有序排列(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及运行过程:

        我们以数组【5, 4, 3, 2, 1】举例,假设将该数组以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那么我们如何将数组元素进行比较呢?我们可以使用从左到右依次比较的方法,举例:该数组中第一个数字元素为 5 ,我们知道5 > 4 因此将数组元素 5 与 4 进行置换,此时数组变为【4, 5, 3, 2, 1】,然后 5 又与 3 和 2 进行依次比较,如果数值大于对方,则进行数据置换,否则就重新比较下一组数据,此处我们联想到可以使用for循环完成该步骤,当第一个数组元素比较完后,此时数组变为【4, 3, 2, 1, 5】,然后由 4 开始进行第二趟比较,然后是第三趟、第四趟,随即我们发现,因为每一趟比较,最大的数字都会到最后面,因此每一趟比较都会少比较一次,在代码中,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递减,且每一次递减数值都为1,因此,我们得出总结,我们可以使用双重for循环来控制每一次数值比较的趟数和次数,并使用if语句来完成数据置换,现在我们来分析以下代码:定义外for循环计数器i并以0开始计数,条件表达式为 i < num.length - 1; 其中 num 既作为形参也作为我们的数组载体 .length 获取了数组元素的长度为 5 的同时我们知道数据交换的趟数刚好为数组元素长度 -1 因此 - 1 最后运算符表达式我们使用后置递增运算符,到此,负责管理数据比较趟数的外for循环成立,内for循环,因为我们之前发现比较次数是递减行为,且每次递减数值为 1 ,所以我们在外for循环的基础上将循环的终止条件表达式中加上了 - i ,因为外循环中 i 作为计数器跟随循环依次递增,因此表达式刚好成立,最后我们使用if语句,其表达式为每一次运行时索引号(也叫下标)为j的数组元素是否大于索引号为j + 1的数组元素,如果成立则进行数据交换,反之则在下一次递增中重新比较。

如何使用函数调用冒泡排序算法?

        使用function 定义函数名以及形参名,其函数代码运行体为刚才我们写好的冒泡排序代码,此处我们也可以任意修改形参名,其代码体最后我们使用return返回结果给实参,此处为减少代码量,我们新定义了一个变量re最后在控制台输出即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script,前端,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