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一旦满足这“五感”,设计师绝对都是“大师级”

优秀的作品

一旦满足这“五感”

肯定都是“大师级”

——路易斯.曹——

大师的“五感”

空间感

形式感

品质感

艺术感

体验感

“空间感”是一套大师作品的基础

一个物理框架呈现的美感

立体垂直、平面流动、空间交互

等等等等

——路易斯.曹——

这一点

建筑师谈的较多

立体空间

多呈现在多层次的垂直领域

比如多楼层、多标高呈现的“看与被看”

平面空间

多呈现在墙体分隔上的“流动体验”

举例室内设计师

我们讨论最多的是李玮珉、东仓设计

“形式感”是区分大咖与大师之间

差异化的根本

——路易斯.曹——

“大师”如果都是趋同的

最多只能算是“咖”

而达不到“师”的标准

形式感直接定义了大师个人癖好以及审美

比如看各种艺术画作

我们能迅速区分梵高、毕加索、高更以及莫奈的作品

很重要因素是他们自身作品的特性

设计也是一样

“形式感表达”这块

举例室内设计师

我们讨论最多的:邱德光、黄全、李想、唐忠汉

等等

“品质感”是任何项目的“价值感标尺”

——路易斯.曹——

刚需、中高端、高端

价值感的呈现

品质是基础

一个项目好坏

最底层的讨论

就是品质感

品质感不行

其他“四感”都是白搭

品质感呈现方式有多种

材料表达、施工工艺、人性关怀细节

等等等等

品质感这块

国内一线大咖基本都能满足要求

“艺术感”是“咖”升级到“师”的必经之路

——路易斯.曹——

形式感再怎么漂亮

也只是“点线面形式的多种组合”

大部分设计师从业到一定阶段

都可以达到“好看的程度”

但要升华到“艺术价值”

对于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考量就更加苛刻了

这项标准,我们用的最多的褒奖就是

惊艳、天作

在这点上

容许我装个逼

扎哈的魔鬼曲线

斯卡帕的诗意细节

弗兰克盖里的疯狂撕裂

...

都是化建筑为艺术的标杆

那室内设计师有没有?

有一些大咖都在探索

比如邱德光、黄全、吴滨、刘荣禄

凌子达、李想、梁建国、曾建龙、杜文彪

等等

“体验感”是检验大师的最后一环

也就是“身体的五感”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对设计作品的最终验收,现场体验

——路易斯.曹——

前面“四感”

各自再怎么优秀

最终需要“人的五感”终极评判

呈现在视觉上

是否好看?

这一点空间感、形式感、品质感、艺术感

都要拿出来溜溜

呈现在触觉上

这个比较暧昧

好的空间最终是“人的体验空间”

“身体尺度”的检测是必要的

空间尺度跟人的触觉关系

也可以是材料质感跟人的触觉关系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互动”

呈现在听觉、嗅觉、味觉这个就很抽象

是否愉悦?

比如场景音乐,甚至周边自然的风声鸟鸣

空间的气味

人为的香薰,或者物料本身散发的味道

综合营造的身体感受

这个太抽象,我自己也编不下去了

总之在这一项大有所成的设计师

基本都是国际一线了

比如YABU和季某某

很多时候看作品照片也只是好看而已

但是到现场体验

那感觉

就像

一路的芳香

让我不停琢磨

......

这个可能就是体验带来的直观感受

客观说

国内很多设计师甚至大咖作品

视觉上OK的很多

但是现场一团糟

似乎只有在“某个角度才能好看”

总有种被照片欺骗的错觉

大部分呈现的都是“片段的摄影艺术”

匆匆的

设计师的“五感”讲完了

想想自己满足几条?

你觉得国内哪位“大咖”

最接近“大师”的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