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习惯力3.3 社交磁力-20200805

【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阅读营·习惯力
今日书籍:《作到》
今日主题:3-3 社交磁力
学习日期:2020年8月5日

1、[我学]今天在课程中的收获:

1.1 社交磁力

(1)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有很多人和自己一起做XX,行为会更容易坚持。
(2)方法:建立社群,或加入已有的社群,利用社交磁力,帮助自己养成新的习惯。

1.2 同伴榜样

(1)组建社群,邀请人们加入。
(2)招募同伴榜样:15左右的人;一定的标准,如相同的特征、有该领域的成功经验、愿意帮助他人。
(3)社群运作初期,同伴榜样发挥作用,比如和群成员交谈,分享自己的故事,点赞群成员等。
(4)社群运作后期,社群成员开始扮演同伴榜样的角色。
(5)社群自动运转。

1.3 崔律碎碎念-13 做什么像什么

1.3.1 今天在课程中的收获:

1.3.1.1 改变身份
(1)行为的转变有三层:结果的改变、过程的改变、身份的改变。结果如减肥、出版书籍,过程如定期去健身房锻炼、定期整理办公桌等,身份包括世界观、自我形象、对自己和他人做出的判断。结果意味着你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你做了什么,身份则关系到你的信仰。
(2)一般人改变习惯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要达成的目标上,进而导致养成的习惯是基于结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着眼于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当行为习惯能和身份融为一体时,该行为也就能长期保持了。
(3)身份是双刃剑。当它有利于自己时,身份改变可能是自我提升的强大力量;当它与自己作对时,身份改变可能是某种诅咒。
【我思】①行为在前讲的是通过改变小小的行为,让意识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自我认同。这样做会比前人智慧更加容易一些。而今天崔律给的原文讲的是基于身份培养习惯,我的理解是先让身份的意识发生变化,然后再基于这个身份去改变行为。这样做不是不可能,而是会比较难。行为在前和前人智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也没有谁对谁错,最好能搭配使用,相信效果会更佳。
②结果的改变是要通过过程来实现的,比如想要减肥,需要调整饮食和开始运动,我们可以设定在几个月内减重多少Kg的目标,规划饮食的调整方案、运动方案,然后通过一步步地执行方案达到减重。达到减重目标后,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的行为,将它们养成习惯。
③从身份出发,可以这么做:先澄清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拥有什么样的身份,想要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然后梳理这些身份、印象通过什么方式来展示,是着装、行为习惯还是其他,然后培养这些行为习惯。

1.3.1.2 崔律的应用
在不同身份间使用界限感。比如涉外律师的身份是严肃、认真的,资深拆书家的身份具有艺术范,精时力导师又是另外一种状态。崔律通过不同的穿着对内在身份进行反射。

1.3.2 过去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目前不同身份是通过日清单的一日三分法来区分的(没有做到严格区分)。比如早晨5:45到9:30是精时力常年践行者的身份,进行读书、听课、写日志。晚上18:50-19:10、20:50-21:10留给大天使的身份,用来发布任务和检查统计,实际执行的时候看小天使提交日志的时间,如果当时有空,会争取尽早地检查和反馈给小天使。下午尽可能留给自己学习Excel,傍晚16:00-17:00是跑步者的身份。

1.3.3 过去在这方面的失败栗子:

我现在的身份有大学讲师、精时力常年践行者、大天使。因为这半年都是居家办公,在家基本上都是穿家居服,没有从着装上进行区分。

1.3.4 今天的刻意实践:

因为今天下雨(台风影响),早课后不方便散步,于是将傍晚的崔律碎碎念的听课和写日志提前。突然间发现,这样做将精时力学习者的各个任务都整合在一起了,如果用一日三分法来界定,早晨到上午9:30身份能统一起来。
分析:这样做有2个前提,一是取消了早晨的散步;二是习惯力的日志花不了那么多时间。才能在9:30前挤出碎碎念听课和写日志的时间。如果无法满足两个前提,就得将9:30的节点推迟到10:00甚至10:30,是否OK?我还是想着能在上午留出一小时的时间处理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准备小天使寄语、处理工作的事务等。
计划:远估时先将碎碎念的听课和写日志放到傍晚,近瞄时看上午10:00是否有其他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如果没有就将碎碎念听课和写日志提前。

2、[分享]过去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1)跟着崔律的精时力群,养成了早起、早睡的习惯,养成了每天听课、写日志的习惯,养成了更好地做日清单和时间记录的习惯。
(2)跟着起航号短期目标赋能社群, 尝试了在上梳理成就事件等方式,优化了自己的月周目标管理系统,助力自己持续做月周复盘和月周计划。
(3)在4月早起营报名了教研员,成为日志整理的小天使,因为有天使团的孙颖大师姐的指导,有熊磊和甄艾的同伴榜样,从假期的失控状态迅速切换到高效自律的状态,不仅完成了日志整理的任务,还梳理了日志整理的流程,优化了模板等。

3、[我省]过去在这方面的失败栗子:

大学宿舍也是一种社群。回顾我的大学宿舍生活,貌似我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舍长个人的高速学习成长派(舍长在基地班),另一派是其余五人(微电子学专业)的享乐主义派。舍长跟我们不在同一个班,家里又是济南的,每周都回家,一起吃饭和玩耍比较少,平时都是另外五个人一起活动。在那段时间,我的合群、随大流倾向严重,加上高中到大学切换后想要放松,大学四年几乎没有去过图书馆,没有看过一本课外书,跟舍友在大一下学期组装了台式电脑后,跟他们一起熬夜看剧、看动漫,虽然有时间,但是很少去旅游,连大明湖貌似都是大三还是大四去的了……感觉在那几年,除了学习,留下的回忆就是跟舍友吃喝玩乐了。然而,社交磁力貌似不太强,毕业后各奔东西,除了参加了各位舍友的婚礼,跟同一城市的舍友的偶尔的聚会,基本上就没有联系了。现在的我只知道各位舍友有几个娃,都弄不清楚是男孩女孩……
PS:当时也算是学霸宿舍了。舍长去了香港城市(还是中文来着?)大学读研,一位舍友去了中科院物理所硕博连读,两位舍友内保后留在学校读研。

4、[我行]它在我的新习惯上的应用:

新习惯:戒掉网络小说。
应用:之前在6月早睡营4队时,我们集体分享过沉迷的东西,也许可以在4队群里发起戒掉坏习惯的活动,利用社交磁力,跟大家一起戒掉看剧、看小说、刷视频等坏习惯。

5、[其他]A、自问+自答/B、问崔律/C、想说的话:

C、想说的话:崔律碎碎念-12 崔律的专注小妙招·静心-2020/08/04

5.1 在课程中的收获:

5.1.1 越忙碌,越要静心!

当今社会,不管是上班族、妈妈族还是学生,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员工,每个人都说自己很忙,忙的没有时间运动,忙的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赶项目的时候,我们是真的没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大多数情况是有时间,没精力,也有部分情况是有时间,但心思不在读书上面。忙的厉害的时候,就像崔律说的,醒来后就想着快点开电脑、做文件、赶项目。
然而,越是忙碌,越要静心!

5.1.2 崔律的静心小妙招

(1)每天工作前先读书:从书中获得能量、获得梦想/目标、获得知识/技能、获得思考……
(2)养花、整理、朗读……帮助我们把生活节奏慢下来,让我们静下来。
(3)减少音频信息的输入:谨慎地选择少量的音频课程;只有做饭、吃饭时间才会边做边听新闻/音频(一日三分的分割线,当作休息)。
不要让大脑时刻处理音频信息(忙碌且低效)。
(4)睡前洗澡时听纯音乐:帮助大脑放松、消除注意力残留、带着美好入睡。纯音乐如《夜的钢琴曲》等。

5.1.3 静心小妙招之朗读

崔律最近每天出声朗读15分钟。朗读的好处有:
①让人更专注。
②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这就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
有利于树立信心,慢慢开朗起来。
③大声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④更深入理解文章,减少阅读不扎实。
⑤提升语感,语言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沟通表达、写作。

5.2 过去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1)2015年到2018年我读了大量的书籍,每次读书都可以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上,放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慢下来了。从书中我学到了时间管理、晨间日记、目标管理等,从成长励志和心灵成长的书籍中我获得了能量,找到了榜样,从《好好学习》等书籍中我获得了思考……
(2)我也曾使用整理作为自己的精心小妙招,整理印象笔记、浏览器的收藏夹,整理电脑文件夹,整理书架,整理房间,在整理过程中慢下来,看到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看到自己喜欢的。
(3)7月份开始在睡前听催眠曲,帮助大脑放松,让大脑从β波切换到α波,帮助自己更好地入睡。偶尔也会在白天散步时或者任务之间的间歇听听放松的音乐。

5.3 过去在这方面的失败栗子:

去年和今年的上半年基本上没有读书,学习以微课学习和社群学习为主,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听完崔律的课程,才反应过来是少了跟自己独处的时间,少了沉浸在书中世界的慢思考、获取能量的时间。还好,跟着习惯力阅读营,我开始将阅读相关书籍放到听早课之前,开始让自己静下来。

5.4 今天的刻意实践:

今天早晨我删除了手机上的浏览器APP,决定不再看网络小说。初衷是希望能让行为和自我认同相匹配,践行行为在前。
写日志的时候,突然间想到了这个,发现不看网络小说,就会有替换方案,在用餐时看动漫,在休息时间听轻音乐(减少视觉信息的输入,让眼睛和大脑休息)或者伸展身体;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有些疲惫,通过读书来切换状态,整体感觉很不错。

6、[预习] 《坚持》P71 例外规则:

(1)习惯养成的不稳定期的第二个对策是设定例外规则。例外规则是针对不规律发生的事情、突发状况、偶发事件,预先制定应对规则的弹性应对机制。目的是为了让计划保持弹性,灵活应对突发状况,减轻压力;和“模式化”相配合,能更好地培养固定的行动节奏,弹性地培养习惯。
(2)设定例外规则的两个步骤及注意事项:
①事先考虑例外状况:A、身体状况(疲倦、提不起劲、感觉不舒服、生病等);B、气候(太热、太冷、下雨、下雪等);C、预定事项(突然加班、聚餐等)。
②考虑应对方法:A、以“婴儿学步”的方式行动,比如只做5分钟、只读一页书等;B、替换,第二天加倍做,或周末做;C、设定特别的日子,给自己光明正大不做的日子。三种方法中更推荐A方案,尽可能每天都持续行动。
注意事项: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候就设定新的例外规则;或者已有的例外规则不好用,也可以调整例外规则。总之,要灵活应对。
【我思】在目标管理中会预测风险,提前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我感觉跟这个有点类似。提前想好可能出现哪些例外状况以及应对方法能让我们减少当时“想”的困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行动。
在留言5份日志的新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事先设定了例外规则:因外出等导致中午12:30无法留言日志时,查看日清单,在之前或之后安排时间做;不在电脑前时,使用手机的小打卡留言、石墨记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习惯力3.3 社交磁力-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