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教学中越发地感受到文体教学的重要性,不同文体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我们的阅读方法,而诗歌的逻辑特点就是起承转合,这是诗人在创作时无意或者有意遵循的创作原则,倘若让学生能从创作的角度掌握诗歌的内在逻辑是不是更容易读懂诗歌呢?或许在坐的老师对这些并不陌生,但真正贯穿教学的老师非常少,真的是特别可惜。
起承转合具体指什么呢?
起承转合:诗歌鉴赏之四字真经
起承转合:诗歌(乃至文章音乐)创作与鉴赏之根本,读懂诗歌就要读懂诗歌的逻辑关系
起~首联(起句或词曲的前几句),照应题目,点明题意;或领起全诗,奠定基调;亦有铺垫之意
承~颔联(或首句后的承接句)补充说明前一联(或前句),承上启下,为后联议论抒情做铺垫
转~“峰回路转”,也是诗歌内容的转换,或转向思想感情的揭示(回现实、自我,抒情议论),抑或由抒情转写景以景结情
合~呼应开篇,圆合首尾;总结收東,凸显思想,强化主旨
在诗词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咱们高中课本里起承转合最典型的律诗当属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梦,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照应题目《登高》所看之景,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颔联写上联构成巧妙的分承,由广镜头变成了具体细致的点,落木”承首句的“风急天高”“不尽长江”承次句的“渚情沙白”意脉清,层次分明,对秋景做了补充说明
颈联表达方式由描写转到议论,通过“万里,常,百年,独等字眼,从对景物的描绘转为对自身命运的关注,时间和空间交织在一起,感情深沉。
合句高度概括,在前句基础上直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起承多以写景,叙事,转合则以议论抒情为主,但绝非固定,多有变化,例如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题目意思是作者在田野中放声高歌。除了高歌还干了什么呢?
首联以事起,诗人拉开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射雁干什么呢?第二联承接进行补充说明,我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如此豪放,洒脱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但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呢?第三联转非常关键,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作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又叙事转向了自身命运的思考,抒情也由含蓄转为直接抒发内心的不甘和之情,分析到这,再返回来看前两句也就明白为何作者有这样的举动了,射雁,烧烤,饮酒高歌是诗人在理想与现实极度矛盾的情况下排解郁结在心头苦闷和悲愤的方式,作者谗言落地,仕途受阻,他怎能甘心,最后并非直接抒发情感,而是借春风拂柳来结尾。情感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诗人的乐观,自勉的精神已经寄托在充满生机的春景中了。
这种收束(合)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也就是常说的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蕴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的回味。
词如何看呢,我们粗略地分析一下两首词,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以事和景作起。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绪写景作承,同时以景隐喻作者目前的心情状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景转情,点明离愁原因。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以情结,将愁的体验与感受进行升华与总结。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阙写赤壁之景;下阙由缅怀周瑜到及已。此词上下两片相对独立和完整,并分别采用了起承转合之作法
上片:首句以情起,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二三句作承,绪写赤壁之景物。四句即使转也是合,又景转向议论和抒情。
下片:首句以事起;次句补充赤壁故事;三句由怀古转向自己命运的思考;四句以情作结,收束全篇。
可以说起承转合给诗歌鉴赏配上一把神器的钥匙
就拿2015年的全国2卷来看
(2015年全国二卷) 残 春 旅 舍
韩 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这首诗,我想咱们在坐的每一位老师都不陌生,是因为虽然是2015面看题,但之后的每一届考生基本上都看不懂最后两联。即使已经补充了那么多注释,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这时候诗歌的内在逻辑就至关重要了。
首联起题目中的残春旅舍,直接表明自己的处境。最难的是第二联蜜蜂抱着落蕊纷纷飘落,鱼儿吹着柳絮在水面上漂浮,这个景到底是旅舍的景,还是咸京?如果是旅舍的残春,再加之作者当时的心境应该是残败,凄凉才对。所以这句是承接首联“忆”,这就恍然,怪不得这里的残春没有凄凉之意反而多了一层生机,因为作者的心里咸京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被风吹雨打的春天。如此纠结的心情只能依靠禅和酒来抚平作,第三联由景转情,最后直抒胸臆,内心思国,仍然渴望可以国家重新归来,在晚唐低靡的诗风可谓是有清新之感。
旅舍中残春夜雨刚刚放晴,
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都城。
树梢头蜜蜂抱着花蕊飞落,
水面上池鱼吹动柳絮飘行。
禅制伏诗的冲动回归清净,
酒涤荡愁的纠结如出奇兵。
官帽梁脊不要被尘埃污损,
擦拭朝簪待苍天重见光明。
这首诗唯有依靠逻辑才能把诗解读明白,从而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否则单纯依靠鉴赏点总是隔靴搔痒。
2016年高考天津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这道题出现在今年的学考卷上。首联起题目中的“小台”,说你不需要出门,站在这就可以看见云雾缭绕的山峰,总写景物,营造旷远,恬淡的氛围,第二联进一步说明,具体还看到哪些景,更加细致描绘,说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秋天的原野上人们如此的悠闲自在。第三联由景转议论,以前只知道去遥远的树林边,没想到登上这间茅檐的小台,同样可以欣赏到美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收尾,如此好的地方,我会经常乘着月色前来造访;照应门户的僮仆,也不要总把院门闩上。
题目问“望”和“空”哪个更好?虽说是道练字题,但直接涉及首联的作用,我们说起句照应题目,领起下文,奠定基调,为下文做铺垫的。那如果是望字,首先它照应题目中的“登小台”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此外,只有望远才能看见落日,飞鸟,和秋原。引出后文
倘若你认为“空”好,正好点出了第二联的空旷的意境,与“人外闲”
的超然的心境相符合。我们看一下标准答案。
诗歌的内在逻辑一直是高考潜在的考点,我再来拿今年的全国2卷的高考题为例
投长沙裴侍郎(唐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有了之前的叙事基础我们很容易读懂前两句。首联“谒”字照应了题目中的投,“孔门”照应题目中的裴侍郎,回答了拜见裴侍郎的目的是因为你是孔门大儒。不是你位高权重。接下来继续补充说,只希望你能读读我呈上给您的文章,不是要你推荐我。这两联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虽然说的有些虚伪,而第三联突然不说事了,变成了写景。学生一下就懵了,怎么突然变了,更关键的事,问的还就是这一联。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必须从诗歌的内在逻辑入手了,第三联为转句,内容上的转换,或转向现实,或转向自我,或转向抒情议论,也可以从叙事转向写景,这里正式由叙事转向了写景,并且用典含蓄抒情,借垂钓和远飞的鸿雁来说自己也有隐士的傲骨,潜台词是说如果看不上我,我就去归隐,最后一联紧跟上说,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要有缘由,我平生也绝不能接受别人平白无故的施舍恩惠。又以直接抒情收尾。
这篇干谒诗,诗人说的有些伪心,但没有阿谀奉承的谄媚之态,让诗人保持了人格尊严。第三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情感上: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如果不得志就归隐的江湖的傲骨,意蕴深渊
在结构上:有叙事转景,由直接表白,转向委婉抒志,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标准答案。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或许我们写的没有答案那么用词
这两个答案给学生,学生更倾向前者,因为知道为何这样写,自己也能够写出大致一样的语句。倘若这样解读诗歌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标准答案,但永远不可能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