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小白到写作高手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学会写作》⑦

日期:2022年1月15日  周六

日更的第 / 365天

你好呀,我是文雯。

你的伴读伴学闺蜜。

这一周我们一起读了粥左罗的《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今天带着大家复盘总结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本专门解决自媒体写作问题的书。

如果你想通过写作赚钱,或是想通过写作打造自己的个人IP,这本书必看。

书中从写作所需的技能如如何选题、起标题、收集素材到传播、变现等,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并实现写作变现和自我成长。

书的作者粥左罗,90后,新媒体运营专家,写作课讲师,知名公众号“粥左罗”创始人,向上生长创始人,毕业四年依靠写作能力一路逆袭,从月薪2300的服装店员转行新媒体,从小编做到内容副总裁,再到成功创业。

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写作,你不需要强大的资源和背景以及人脉积累,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颗要改变的心,敢于尝试的心,只需要马上行动,开始学习,开始写作,你也可以通过写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阶层的跃迁。

接下来,我将通过以下2个方面和你分享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1、写作者的自我修养|在开始写作前,你需要了解并做好的7件事

2、写作技巧|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 01 -

写作者的自我修养

在开始写作前

你需要了解并做好的7件事

对于写作,已经是当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底层能力。

罗振宇有一个观点:职场,以至于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而构建影响力的方法,一是写作,二是演讲。

影响力是什么?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而建立个人品牌影响力的最简单最没有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写作了。

而作为一个写作新手,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了解并做好这7件事。

1、找准自己的写作定位

2、搭建稳定的写作系统

3、有目的写作

4、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5、站在读者的角度写作

6、知道并了解好文章的5条标准

7、日常积累写作素材

1、找准自己的写作定位

如何找准自己的写作定位,你可以回答这3个问题。

1)、我想写什么类型的文章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想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是时事评论、情感鸡汤、娱乐八卦还是小说?

每种类型的文章,语言的风格、叙述的逻辑,内容的素材各不相同 ,只有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类型,然后多看多练,才能更快的上手。

就比如我吧,给自己的定位是围绕着一本书写相关的文章,比如,书评、拆书稿、听书稿、书单稿等等。

比如 ,你也可以把定位放在个人成长或是亲子育儿类等等,任何一个领域。

2)、我写作的短板是什么?

是词汇量不足、逻辑思维不好,语感不好还是知识储备不够?

看到一件东西却找不到词来表述,那么就说明你缺乏词汇量;

写文章时,东说一点西聊一点,写完一看啥也没说,那么就说明你欠缺逻辑;

写的内容读起来不通顺,就是缺乏语感;

写某类型的文章,却不了解这一领域,就是知识储备不够。

那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

平时的积累不够,缺乏素材、金句。

欠缺讲故事的能力。

概括总结能力

当你真正的知道了你的短板所在,我们才可以有针对性刻意练习。

3)、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是因为喜欢想记录生活,还是希望靠它增加收入,甚至作为职业?

像我,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写作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当我们想清楚了这3个问题,我觉得就可以开始学习写作啦。

2、 搭建稳定的写作系统 

写作不是一件可以瞬间爆发的事情,而是长期积累的系统产物。

一篇文章的背后,有整个写作系统的支撑,这套系统包括你长期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长期阅读和经历后沉淀在脑子里的素材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一套写作方法论。

如果你想要持续稳定的写出好的文章,就需要搭建一个稳定的写作系统。

就要围绕着认知系统、输入系统、处理系统、输出系统、输出系统、反馈系统5个方面着手搭建整个写作系统。

1)、建立认知系统,即调整好心态

作为写作新手,想要写作,你要做的是:直接开始写。

而开写之前,我们还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从心底接受自己暂时写得差这个事实

知道你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

千万不要等到准备好了再写,而是先写了再说。即先完成再完美

先从写好一段话开始。比如,开始在朋友圈公开分享一个概念或是想法。

要坚信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持续的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

2)、建立输入系统。

输入是写作的源泉。

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养成持续输入的习惯 ,搭建一个稳定的输入系统。

输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坚持读好书,看优质文章,多积累经验,多看好电影,跟水平高的人聊天等。

万事万物,皆可输入。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时刻认真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

3)、建立处理系统。

处理系统,就是你的思考系统,是指你如何思考 ,如何消化所学的知识 。

也就是说,你要把每天输入的内容,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你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做笔记。

每天在阅读、学习的时候,要随时的记录下内容的重点和你的思考。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在帮助你吸收和消化知识。

做思维导图。

做思维导图可以让你更好地梳理所读、所学内容的框架,更容易理解其内在逻辑,学习会更系统。

教别人

教是最好的学。你要把你学会的拼命的教给别人,在教的过程中就可以让你发现自己以为明白了,但其实还没明白的东西。持续教不同的人同样的内容,可以不断的加深你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

4)、建立输出系统。

所谓的输出能力,就是呈现能力,其实就是写作技巧本身。

像选题能力、拟标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观点提炼能力、编写故事能力、成稿能力、排版能力、传播能力、好文章的判断能力等,都更偏向于输出能力。

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做到。

最好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流程。

5)、建立反馈系统。

写作能力持续稳定地进步,靠的是持续地反馈,通过反馈才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那如何搭建一个稳定的反馈系统呢?

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供你持续写作的平台,坚持公开写作。比如,公众号,朋友圈、、头条等等。

其次,你要通过数据反馈提升写作技能。

根据阅读数的反馈,你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能力和拟标题能力,也就是洞察读者需求和揣摩人性的能力。

根据点赞数的反馈,你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对文章质量的把控能力,促使你写出更受欢迎的、更有价值的文章。

根据大家留言的反馈,你可以在和读者的持续互动中了解你的读者,进而更加清楚地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认同什么、怀疑什么、焦虑什么,你也可以知道大家怎么评价你、怎么评价你的文章,这些可以极大地改善你的用户思维。

这就是反馈系统的价值。

写作是一门手艺,手艺最重要的是手感,手感的产生和保持源于持续地做,用进废退,经常练手就熟,练得少手就生。

写作是长期的事,建立写作系统后,要把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最好每天都写。

3、 有目的写作 

写作是为了创造价值,通过文字内容,把价值交付给读者,同时得到想要的回报。

因此,我们以终为始,要先确定你想要得到的回报,然后再倒推你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内容。

即,你在写每一篇文章之前,你一定要问自己:

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写作之前,需要明确这3点:

1)、明确写作目的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核心目的,而且这样的使命最好只有一个。


你在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要先明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是卖课还是打造个人品牌

...... 

2)、明确阅读对象

阅读对象不同,你写作所要采用的表达方式就不同,分享的目的也就不同。

3)、明确阅读场景

任何东西都是在特定场景下运用才更有效。场景的维度有很多,比如空间、时间、功能……


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对象,表达就会有所不同。

4、 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什么是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与单向沟通正好相反,在整个过程中,双方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

比如你跟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肯定是你说我听或我说你听,这就是典型的双向沟通。

如何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1)、采用平等的姿态、分享的口吻

写文章时要以分享的口吻来写,不要以说教的姿态。

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作者没有智力优越感时,才能给读者创造阅读愉悦感。

2)、寻找目标对象感、创造聊天的感觉

写作的时候,你要时刻想象屏幕对面有人,而你是在跟他讲话。

3)、写作过程中注重调动读者的参与感

你只需要时不时提问一下就可以了。

4)、注重接收的准确性而非表达的准确性

在写作时,要不断的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对于这样的表达方式,读者好理解吗?

是不是应该再多写点背景信息?

是否还有一些不够普适的行业用语?

这些说法是不是太学术了?

这个概念讲得够通俗吗?

写作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写出爆款文章是效果,而不是目的,写作的首要前提是读者准确地接收到了你想让他接收的信息。

5、 站在读者的角度写作 

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写作,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用户思维。 

写作是为了创造价值,是通过文字内容把价值交付给读者,同时得到你想要的回报。

但要始终记住一条:用户不是必须读你的内容,不要自娱自乐,要在写作过程中坚持用户思维,以单向沟通的形式创造双向沟通的氛围。

你要注重以下转变:

从表达逻辑到倾听逻辑;

从得到逻辑到给予逻辑;

从自我逻辑到服务逻辑;

从确保目的的达成到追求令人愉悦的目的。

1)、从表达逻辑到倾听逻辑

人人都需要表达的背后是人人都需要听众。


你不能一味地表达你想表达的,你要思考读者想要你表达什么。

读者并不在意你想表达什么,他在意的是你如何帮他表达。


倾听逻辑其实就是你倾听读者的心声,然后通过写作,帮助读者表达。

听是表达的前提,要懂得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


2、从得到逻辑到给予逻辑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使命。

写作前,多问自己:

“我能给予读者什么”

“读者想要得到什么”

然后再考虑自己能否在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用户思维就是学会从给予中得到,写作亦是如此。


要给用户提供足够高的价值。


3)、要从自我逻辑到服务逻辑

用户思维的背后是产品思维,产品思维里非常重要的一项是服务思维。

写作者的服务逻辑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更直接易懂又有吸引力的标题。

(2)颜值更高的封面图和文章配图。

(3)提高读者阅读效率的排版设计。

(4)更及时地在评论区和读者互动。


写作者给自己的定位首先应该是“内容服务者”,要在创造优质内容的同时打造更好的阅读体验,不仅要让文章值得读,还要让读者读得爽。

6、 好文章的5条标准 

每个人都想写出一篇好文章,但作为写作者,想要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就必须要知道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

这样你才有可能写出所谓的好的文章。

那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呢?

1)、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这里新知的“知”代表知识、认知,可以是新方法、新资料、新故事、新视角等。


新知是能给读者带来愉悦感的东西,因为读者通过阅读吸收了他不曾拥有的东西。是能够调动读者的情绪的东西。

创造价值,就是你的文章中要有有价值的观点。即你的文章能给读者带来改变。

改变是多维度的,读者看了你的文章,格局变大了,态度变积极了,认知改变了,行动转变了,思维方式转变了……

写作的初心就是用个体的力量给读者带来正向的影响,对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哪怕是一点微小的改变。

你可以通过:

顺向思考提炼出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

逆向思考写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批判思考写出有独特见地的观点,

迁移思考定出耳目一新的启发性观点。

2)、信息量大且密度高

判断文章好坏最重要的是信息量和信息密度。

要用信息量保证文章的价值总量,用信息密度保证文章提供价值的效率。

 

写作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

加法写作,可以帮助提高文章的信息总量,减法写作可以提高文章的价值密度。

在这里先来说明两个概念,信息总量和价值密度。

什么是信息总量?

一篇文章提供了多少知识、多少认知,解释一个概念够不够全面,描述一个故事够不够详细等,这些都是文章的信息总量。总的来说,信息总量就是你文章的厚度。

什么是价值密度?

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篇幅内,比如一分钟、手机一屏,你能提供多少价值。价值密度越高,读者获取价值的效率也就越高。

那如何做加法写作和减法写作呢?

先来说说如何做加法写作。

(1)、不该省略的信息,要补上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抛出 一个陌生的概念却不解释,提及的一件事情 却又没有说明白,提到一个人却没有说是谁.....这些是不是让人感觉非常的糟糕。

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对方跟你说了一件事,你听完后一脸懵,只有问过对方你说的啥呀,对方解释了,你才会明白。

这就是因为对方以为你知道他知道的一些背景信息,所以就省略了,进而导致问题的出现。

所以,该有的一些背景信息是无法省略的。

(2)、已有的信息,要详细。

对已有的内容,要讲详细。

想想,是不是当你想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细节。所以,如果你写一个重点的时候,一定要详细的阐述。

比如,当你分析一个原因时,一定要预先说明状况,要让读者理解现状,然后再去分析原因 。

(3)、增加论点维度

同一个观点,你要能从多个论点去论述,信息量就更大,说服力会更强。

比如,书中介绍“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写作”,粥左罗就找了6个角度来解释。

比如,写作是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定作是倒逼成长的绝佳方法,写作是学习效果的放大器.....

(4)、增加论据数量

论点需要论据来支撑。

你写一个观点,道理、概念时,只写一个案例可能太单薄,可能需要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案例。

这样不仅增加了文章信息量,而且让用户易于理解 ,让内容更丰富、更精彩。

那如何通过减法写作提高价值密度呢?

(1)、聚焦主题,删掉无关内容。

减法写作,先减大,再减小。减大是从文章整体入手,减小是从词句细微处入手。

写完一篇文章 后,先明确文章的核心主题 ,然后一边心里想着这一主题,一边从头到尾快速重读文章,但凡遇到对主题没有帮助的论点、论据等,都果断的删掉,哪怕它很精彩。

你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一篇文章好看,不是因为每一段好看,而是整体好看。好看的文章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从头到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中间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个累赘的东西,都会减弱整体的逻辑、流畅感、价值密度,也容易让读者“出戏”

(2)、优化重复表达 

重复表达主要包括相近观点,同质的案例,不同的说辞表达 同样的意思以及不言自明的表达等等。

 要记住,一句话能说清的事,尽量不要用两句。一分钟能传递的信息,就不要分成两分钟。

(3)、从头到尾精简每一句话。

好的写作秘诀,是把每一个句子都剥得很干净。有一千零一种减弱句子力度的累赘物,比如每一个无用的词、每一个可被简化的词、每一个已由动词表达其义的副词、每一个要让读者猜测施动者的被动结构。

比如,文章中的“是”,“的”等词,还有一些累赘的因果词、代词也尽量删去。

这需要你的耐心和细心。

对于文章,你要一句一句地去读,然后一点点修改,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会上一个档次 。

3)、逻辑严谨,论证精彩

什么是逻辑严谨?

逻辑严谨就是顺理成章、条理清晰,符合规律。

如何做到逻辑严谨呢?

就是要遵循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有4个基本原则,即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那我们写文章时,也需要遵行这4个原则。

更具体的方法推荐阅读《结构思考力》这本书。(之前我们共读过了哟)

一篇文章除了要逻辑严谨,有说服力外。

还需要让读者阅读起来充满愉快感。

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这不需要你的论点、案例要足够的精彩。

一篇文章能让我们产生阅读愉悦感,无外乎要符合“对”,“精”,“绝”三点。

“对”:读者对你的观点要认可。

“精”:支撑观点的论据要精辟。

“绝”:案例和故事要足够精彩。

做到这3点,文章就能做到论证精彩。

接下来,展开的说一说。

(1)、读者要认可你的观点

文章中的观点代表你的态度,而你的态度决定了读者会如何看待你。

如果读者不认可你的观点,就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

怎么样别人认可你的观点呢?

第1点,你要让读者产生共鸣,帮读者表达观点,也就是说,你提出的观点要让读者觉得这是与他相关的。

当你写完一个论点时,你可以反问自己:

这个是大多数用户都经历过、有认同感的吗?

如果是,这个论点就会让人产生共鸣。

如果不是,发现那只是少部分人经历过、有认同感的,那么这就是“自嗨”,不是共鸣。

第2,你的观点可以为读者提供新知。

这里的新知,包括读者没有想到的一些内容,或是可以颠覆读者已有认知的一些内容 。

(2)、论据有力

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或道理,是观点的延伸,是用来支撑观点的理由。

论据和观点的关系,就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论点除了要对读者的胃口,也必须有力,才能更好地说服读者,让他觉得这是“对的”。

一个有力的论证通常要具备这5点中的一点或是多点。

这5点,分别是真实、充分、典型、新鲜、犀利。

(3)、案例精彩

如何才算案例精彩呢?

第一,它必须是一个大众都理解,甚至都听过、见过的熟悉场景。能理解是前提,否则再精彩也跟读者无关。

第二,它要和主题、论点直接相关、完美搭配,这样读者才会感觉完全被说服,很有愉悦感。

该如何有意识的增加自己的案例写作能力呢?

需要靠日常生活中刻意练习。

第一,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案例,明确这一点后,平时注意积累。

第二,遇到一个精彩的案例时,要去琢磨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

4)、容易理解,不能高冷

你想让自己的文字被更多人读到,面向更多的用户,你就要在表达上离大众更近一点,更亲民一点。

 

就是要学会把复杂的东西写简单,要写大多数人踮踮脚能够得着的内容,让80%的人都能看懂。


5)、真诚沟通,不端不装

写作是一种表达,但最有效的表达往往在于沟通的姿态。


如何做到真诚?

没有一条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7、 日常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能力是性价比最高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因为它更好被掌控,不像标题技巧、选题技巧等,需要千锤百炼才能很好的掌握。二是因为,优质、准确、恰当、新鲜、有料、精彩的素材,是快速提升文章精彩程度的捷径。

其实我自己在写作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少,从未搭建过自己的素材库。没货,怎么可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1)、写作素材的搜索渠道

不知道大家在写作之前,会怎么做。

我自己是有一个习惯的,就是写之前,都会去搜索一些类似主题的文章,去看,去收集素材。

搜索的渠道无外乎微信、微博、知乎、百度、豆瓣,一些领域垂直网站。不同的搜索渠道,素材的类型不同。

比如,像微博,它是热点事件最先爆发和传播最快的地方,所以想搜热点素材,就可以好好利用微博,同时,微博上也可以搜读到很多金句和公众人物的素材。

而我自己用的最多的就是微信体系和豆瓣,通过这两个渠道的搜索,来快速的了解一本书。

除了这些平台、网站外,你还可以去书中或是课程里找你想要的素材。

比如,你想写一篇文案干货文,那一些相关主题的书和课,对你来说就是一个比较精准的搜索。

以上这些渠道都属于外部的渠道和经验。这是向外求。

当你想写某个主题的文章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借助于这些外部渠道,而是应该向内求,也就是说,你先思考一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没有合适的素材或者思考过类似的主题 ,用这类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会更加真实、生动,因为你熟悉,就会更好的驾驭。

个人经历思考,这是写作最重要的素材来源。

书中,一直在强调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

你写的任何观点都不能跳脱你的思考。

你的思考是怎么来的?

源于你读过的书、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等等。

另外就是身边人的经历了。

我们会经常的在一些文章里看到这样的表达:

我有个朋友....,我有个同事...,我有个同学....等等,这些都是从身边人的经历中检索出来的写作素材。

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素材源,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素材库。

在写作前,可以尝试着先来检索一下,想想身边人做的哪些事,说的哪些话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

2)、优质素材的搜索技巧

耐心

搜索素材的第1大技巧是耐心,你不要想着20分钟搞定,除非你想写的是很短的小分享,否则你至少要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

为什么同一个主题,你总是找不到素材,写不成爆文,而别人可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你没有足够的耐心。

多关键词搜索

写文章时,通常都会先定个主题 ,然后就是列出跟主题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关键词,然后一顿狂搜。

想要收集到更多的素材,你的关键词一定要多维度设定。

多渠道

多关键词+多渠道就是王道。

多维度

多维度指的是素材形式的多维度。要兼顾文字、图片、视频。

精准搜索

在搜索时,可以限定条件,以便让搜索更精准。

比如你搜索**.pdf,搜索来的便是这个pdf类型的素材。

顺藤摸瓜

比如,你在某个图片网站上搜图片时,特别喜欢某张图片,然后你可以点击该图片的作者,此时你会发现很多相同风格的不同照片。这就是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就是你搜到了一个瓜,这个瓜肯定在某个藤上,然后你就可以顺着这个藤找到更多的瓜。

3)、日常积累素材的3个方法

好素材不是搜出来的,而是攒出来的。

写一篇文章时,第1步应该先尝试使用自己熟悉的素材,然后再搜索新素材用来补充和完善。

这就需要我们要养成日常积累素材的习惯。

应该怎么做呢?

及时收藏

碰到好的文章,好的段落不要轻易放过,及时收藏。

比如,可以在微信里收藏,通过标签和关键词搜索的方式轻松找到你需要的内容。

随时记录

记录,分2种情况,一种是只摘取书中你需要的部分,比如,我们看文章、读书、聊天 、听课时,被其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击中,我们不需要将其全部的收藏,只需摘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记录下来就好。

如:摘录一些金句等。

另外是记录你的碎片思考,随时记录你的想法或灵感。

写小分享

小分享是积累素材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后期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一种。

比如,看文章、读书、看电影、跟人聊天时,突然想到一个很厉害的观点或是看问题的角度 ,这时你就可以写个小分享,100-300字。

4)、搭建自己的素材库

素材要定期的整理,比如把爆款标题、段子笑话、金句观点分门别类整理在一起,将碎片思考梳理分类。给这些分类建立专属文件夹或是标签。

另外,对于收集的素材,你要定期熟悉,没事翻翻看,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 02 -

写作技巧

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在上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好文章的5条标准。

在我看来,一篇好的文章=好的选题+好的标题+好的框架+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吸引人的故事+产生共鸣的金句。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如何写好每部分的内容。

1、策划优质选题的5个技巧 

我们写文章,就是为了给别人提供价值,让更多的人愿意看,并分享。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时,一定要满足绝大多数人关心、对绝大多数人有价值”这一条件,尽可能的从中提炼会对大家有所启发的内容。

如何选题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看呢?

1)、选择潜在阅读人数足够多的话题 。

比如:想看《一个人是否废掉,就看他下班后5个小时》的人,肯定多于想看《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潜能和善意》的人

2)、话题要直击用户的痛点

梁宁说:痛点是恐惧。恐惧是激起共鸣的最好手段。

3)、 话题本身要有极强的社交原动力

什么叫社交原动力?

就是这个话题本身蕴藏着天然的分享欲望。

内容的社交原动力是指,你的内容可以充当社交的辅助工具。

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大家点赞、评论、转发文章给微信好友以及跟朋友吃饭聊天时讨论某篇文章的故事或观点,等等,本质上都是把内容当成了社交辅助工具。

关于如何利用社交原动力做传播,粥左罗总结出用户转发分享一篇文章的5个动机:

(1)表达观点,比如《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2)利他心理,比如《不想得空调病,就一定要做好这5件事》

(3)站队心理,比如《买800万学区房是庸俗,带小孩环游世界就不庸俗了》

(4)寻找谈资,比如《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5)塑造形象,比如《原创已死》

一个选题只要能极大地满足用户的一个动机,就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如果能同时满足几个动机,就是一个社交原动力极强的选题。

如果你在这个选题的内容方面做的好一点,它成为爆款的可能性极大。

如何判断一个选题是否受欢迎你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多少人会阅读?

阅读时有多大共鸣?

多少人会主动传播?

也就是一个话题的覆盖人群、痛点程度、社交原动力。

什么是优质选题?

必然是有质有量的选题。即质量要硬,流量要大。

如何策划优质选题?

书中总结了5个策划优质选题的技巧:

1)、选题要戳中普遍痛点。

当你想要策划一个优质选题的时候,你要想:它能戳中多少人?多少人看到会恐惧,会痛。

2)、选题要引发群体共鸣。

策划选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一个群体性的共鸣。

可以针对特定人群的共同记忆,如:年轻人,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也可以针对非特定人群的某一特定情绪。如:最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

3)、选题要制造身份认同。

什么是身份认同?

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标签,一个标签其实是在定义一个群体,我属于某个群体,这就是身份认同。

每一次身份认同的文章出现都会成为这个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器,而一次转发行为,就是在对外释放自己的身份信号,确认自我,链接他人。

所以大家喜欢将这些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4)、选题要借用热点赋能。

如果追求流量,追热点是必须的。热点就是同一时间段有更多人关注的一件事。

借热点赋能,是你本来就对一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恰好跟热点有不错的联系,或者说热点事件本身就是论证你某些独到见解的绝佳案例,那你仍然可以去写

5)、选题要多维度提供新知。

想要创造价值,就要提供新知。多维度的新新知包括新知识、新认知、新方法、新材料、新故事、新视角、新组合等。

比如,可以多维度的思考,给一个选题注入一点新东西。

2、好的标题决定了文章的打开率、点击率、传播率

标题是你写作的主题,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文章价值点的提炼、价值观的体现。

标题直接关系到你用尽全力写完的文章会不会有人看。

那什么是好标题?

让读者产生“生理性想看”冲动的标题就是好标题。

什么是“生理性想看”?

它所指的就是,人来不及进行理性思考,就忍不住点开看。

如何写出这样的好标题呢?

1)、 激发好奇心

激发好奇心,是写标题最常用、最好用的一种技巧。

比如《豆瓣9.9分,这片我是跪着看完的》,到底是哪部片?像这样的标题读者一定会点进来看。

2)、激发认同感

如果你的标题能替读者说出她最想说的心里话,展示出他最想展示的态度,就会极大的激发他的认同感。

为什么要激发认同感?

因为读者看到自己无比认同的东西,就会产生安全感、满足感、愉悦感等情绪。人是自恋的,当然不会放过任何取悦自己的机会,因此一般这样的题目,读者不仅很愿意点开,还很愿意评论和转发。


对于这样的标题,读者在看到的那一瞬间就会觉得很赞同:“太对了”“说得好”“我就是这么想的”“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就是好标题。

比如:《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有说“不”的权利》。对于这样的标题,读者看到的那一瞬间就会很赞同。

3)、激发危机感

人们天生对危机敏感,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因此激发危机感就是最典型的制造“生理性想看”的拟标题方法。

比如:《一年加班800小时,被裁只用五分钟》。

4)、 展示回报值

内容爆炸的时代,同质化内容很多,读者更倾向于阅读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

比如,《普通小人物,如何才能成功逆袭》,这样的文章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5)、 展示新闻点

人对新闻的消费是永恒的,没有人不需要新闻。

比如,《梁宁对话罗胖——“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剧透》。

写标题的时候要回归人性,回归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情绪,要激发好奇心,激发认同感,激发危机感,展示回报值,展示新闻点,这5既是写标题时的核心技巧,也可以变成写完标题之后的检验标准。

在平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这5点,去拆解一些爆款文章的标题。

标题决定了打开率,决定了文章在朋友圈的点击率,以及二次、三次传播,是读者决定是否转发、分享的重要刺激因素,而且一个好标题可以让更多的账号转载你的文章,给你的公众号导流、吸粉。


对于写文章来说,标题就是一个关键节点,一个好标题有很强的杠杆效应,它是一篇好内容的完美推销员。

更多关于起标题的方法,推荐一本书给你。

林桂枝的《秒赞》

3、写文前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

很多的人写文章,都有一个习惯,提笔就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其实我自己也是如此。

这种方式会让我们写得很慢,甚至有时候写不下去。也有可能会让这篇文章成为逻辑混乱的碎碎念、流水账。

想要写好一篇文章,最有效的方法的就是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

建一座大楼,不能没有设计图就直接开始砌砖建墙,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的框架就如同房屋的设计图一样重要。

事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可以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主题更加明确 ,也会提高你的写作效率。

比如,

一篇书评的框架是:

破题→引题→作者与书籍介绍→逻辑主线→亮点解读→立意总结

有了这样的结构,在写书评的时候才不至于逻辑混乱。

那要如何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呢?

确定写作主题

写作的第1步是先确定主题 ,也就是你要写什么,这也是搭建文章框架的第1步。

如何确定主题呢?

理想的情况是,主题非常确定,我们可以直接列提纲。

但现实往往比理想状况复杂得多,第一步我们通常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的主题方向。确定大方向之后,要梳理出几个立意,综合考量把这篇文章的核心立意确定下来。

根据你对主题的理解列出提纲

确定主题后,接下来就是根据主题更提纲,也就是列你这篇文章要写哪些部分,每一步写什么。

如何列提纲,书中粥左罗总结了14个思考方向。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

(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

(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是进行正面论证,还是进行反面论证?

(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

(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进行并列论证。

(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

(8)关联——这件事和其他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

(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

(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

(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

(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会得到什么价值。

根据这些思维模型,就可以列出很多值得写的点,更好之后,再梳理一下,一个初步的提纲就出来了。

搜索素材,根据素材补充、完善提纲

第二步做完之后,你有了一个初步的提纲,这个提纲是根据你的理解直接写出来的,肯定不够完整,更不算完美。

怎么解决呢?

一般列完一个大概的提纲之后,就要开始在多个渠道、用多个关键词搜索素材了。

在搜索素材的过程中,不同的素材会给你不同的启发,你可以根据这些启发补充、完善提纲。

总结,为了避免写得慢、没主题、没逻辑,我们在写作时要先定主题,再根据对主题的理解列提纲。为了让提纲更完整,我们需要在搜索素材时不断补充、完善提纲。

4、好的开头,让人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如何写出让人想要继续阅读的开头呢?

激发好奇

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如果能在开头想办法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他就一定会往下看文章以寻求答案、解答疑惑。

具体的做法:

提个读者忍不住去思考的问题或是制造悬念。

比如,所有当代人都面临两个问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该怎么解决?

讲一个反常的事或颠覆的观点

比如,那些特别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往往过得更好,也很招人喜欢。

激发猎奇心理

比如,互联网公司的历史就是创富史。然而,不见得每个创业公司背后都有个完美的期权故事。

展示新闻要点

比如:据央视新闻消息,......

展示重要性和价值

信息激增的时代,读者只能选择性的阅读。所以我们必须在开头就展示出文章的重要性和价值,让读者觉得值得阅读。

具体的做法如下:

说明文章探讨的问题很重要。

你要写一篇文章时,你要思考一下这篇文章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痛点,然后就要在文章开头描述一下这个痛点。如果读者看过多开头感觉你击中了他的需求,基本上他都会往下看。

比如:每天朝九晚六,在格子间做着重复的工作,拿着固定的工资,望着一眼就看得到头的未来,你是否想要逃离却又无能为力?

展示文章的内容价值。

用简练的语言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在提炼总结的时候尽量把文章的精华部分展现出来,让读者在读开头的时候感觉到很有价值。

比如:很多销售新人都很焦虑,迫切想知道如何才能快速签单,提高工作业绩。这篇和你分享,销售新人提升业绩的8种方法。

与我有关,对我有用

写文章时开头可以直接向读者表明,这篇文章是跟你有关系的、是对你有益处的,是涉及你的利益的等等。

让读者感受到这篇文章“为我而写,对我有用”。

5、好的结尾,促进分享转发

选题和标题决定了读者是否会点开你的文章,开头决定了读者是否会继续往下读你的文章。

而结尾决定了读者是否会转发、评论你的文章。

都说凤头豹尾,结尾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写好结尾以促进分享转发呢?

 制造共鸣

制造共鸣的具体做法如下:

引用金句

金句通常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家的共鸣,调动读者情绪,是转发分享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强化主题

提炼一句或几句话来点一下题,表达一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也就是你写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强化价值

写文章是为了创造价值,结尾处强化文章价值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回报感、获得感和启发感。

怎样强化价值呢?

再次强调文章的价值

梳理总结文章重点

 制造话题

在社交媒体上,话题可以促进文章在朋友圈、朋友间的传播。

具体的做法如下:

强调观点,引发站队

转发分享是一种投票行为,即通过转发支持他认同、相信的观点、价值观等。怎么让用户更好地明确并支持你的观点?反复提及,开头的时候提出观点,中间行文的时候证明观点,结尾的时候再重点强调一下。

制造话题,引发讨论

制造话题,即创造社交币,让这个话题成为社交工具,引发读者和朋友间的自发讨论,以促进传播。

提出问题,制造参与

结尾抛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互动、思考、回答,提高读者的参与感,同样也能提高读者的转发欲。

希望我们都可以平时的阅读中,多去有意识的去观察那些优质的文章都是怎么写开头的,怎么写结尾的?你看到这样的开头或是结尾有什么感受?会不会吸引你读下去,会不会触发你分享?

通过多观察,多总结,很快就知道怎么写好一个开头和结尾。

5、好的文章,要有吸引人的故事和让人产生共鸣的金句

一篇文章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是由文章中的故事精彩程度决定的。

写故事,是写文章的必修课。

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在之前,我们也阅读过很多关于写好故事的书,其实套路方法也都相差不大。

不过粥左罗的方法给人眼前一亮。

想要写出好故事,你可以直接套用3种经典的框架。

分别是:冲突- 行动 - 结局,起-承-转-合 ,目标-阻碍-行动-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这3种故事框架,综合一下就是:围绕主人公陷入困境时遇到的麻烦,讲述他为了摆脱困境、解决麻烦而行动的过程,最后给出一个结局。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要包括这4个要点。

第1,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

怎么检验一个故事的主题是否明确?

故事能被非常好地提炼成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说明主题是明确且有力的。

第2,要不断的制造麻烦

故事的推进就是一个解决麻烦的过程,故事最有看点的部分就是主人公面对麻烦、解决麻烦的部分。

第3,人物要有个性

人物是故事中的重要元素,承载了一个故事的灵魂。

在写故事之前,你要问清楚自己: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

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我希望读者看完后对他有什么评价?

带着这些问题,你在写故事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情节去塑造人物的这些个性。

第4,故事要有细节 

细节往往是最能触动人心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跟随电影学讲故事。

套路方法都有,关键是要动手写一个故事。

除了故事之事,金句对于一篇好的文章的来说,也非常的重要。

正如粥左罗所说,

对一篇文章来说,金句就像是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最引人注意,能让人产生共鸣。

金句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

(1)短小精练,一般是一两句话。

(2)朗朗上口,读起来节奏感比较好。

(3)多为观点型句子,启发感强,引人共鸣。

(4)一般和文章核心立意相关。

那如何写出使人产生共鸣的金句呢?

1、重复

这里的重复是指句式重复或用词重复。

具体的做法是:在前后两句话中,出现相同的词或句式,较常见的是重复动词。

比如: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2、回环

回环,在语法上,是指将两个字词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言语片段紧密相连,可以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意趣,还可以构建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关系。

回环的最大特点是:前后两句话所用的词语几乎相同,只是前后顺序更换,而且朗朗上口,非常有节奏感。

比如: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3、类比

类比是找到一个共同的属性,连接两个不同的事物。

比如 :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4、押韵

简单来说,就是句子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

比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

在平时,我们要多注意积累金句,对于积累的金句,要经常的拿出来分析它们,总结、归纳出一些方法或是可套用的模版,进而可以仿写、改写。

以上就一篇好文章的具体写作方法。

最后,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海明威说: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

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

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

茅盾说:“练习写作的秘诀是不怕修改。”

那么如何修改文章呢?

1、通读全文,打磨框架

修改文章,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细节。

你可以先通读一遍全文,确保文章没有跑题,然后检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打磨小标题。

2、修改文章,修改思想。

当你明确整篇文章的核心立意、思想、价值观之后,在修改过程中,要把那些偏离的、不妥的案例和表达纠正过来。

你的表达要能正确传达出你想表达的,也就是说,一篇文章要在底层逻辑上能立得住,在价值观上经得起评判。

3、逐字逐句,删词改句

主体上的修改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对细节的修改。

你要像农人锄草一样把“得”“了”“是”“那”等这样的副词,以及一些没有意义的形容词要毫不犹豫地删掉。

4、从头到尾,打磨情绪。

文字逻辑通顺、意思表达清楚之后,你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代入文章的场景,把句子改得情绪更加饱满,这样读者在读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共鸣。

5、朗读全篇,改之顺耳

如果你的文章读起来是通顺的,那读者阅读起来就会更容易。通过朗读,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朗读中嘴里一边念,耳朵一边听,就能发现文章中的毛病。

就像老舍说的:“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一个好句子,应该是读出来,嘴舒服,耳舒服,心舒服。”

修改是每个写作者都必须面对的步骤,不要抗拒修改,不要怕麻烦,修改本身就是写作能力精进的过程。

当然,再好的文章也需要好好排版,排版是针对内容做呈现设计,是在做阅读服务,而更好的服务意味着更好的阅读体验,最终实现更高的读完率。

做排版设计,要遵循3原则:简约美观、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原则。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感谢你的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写作小白到写作高手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学会写作》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