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山变成了开门山

90°的地质褶皱

这是关门山大桥通车时悬挂在桥头的横幅,断层90°的地质褶皱看似少见,但在这里随处可见,因为这里是关门山。

关门山曾经将我们向子村与乡政府分隔两地,村民到乡里去要绕道云阳和巫溪,开车要花2个多小时。

而现在通车后,两地车程降为半小时了!


图片发自App

来了半个月,坐车通过关门山大桥很多次,但始终还没有好好认识它。昨天早上吃早饭之前,跑步去近距离看了下关门山两座大桥,实现了进一步了解它的愿望。

看着两座吊桥(有一座桥面已拆除)在附近安静地陪伴他们的重生。想起了前年在川藏路上,看到2016年通车的通麦大桥旁边,也有两座不同时代的老吊桥陪伴着它。

他日通麦天险变通途,今朝关门大桥连天堑。


图片发自App

桥面离我住的向子村村委会只有3公里的路程,海拔却相差300多米,其中有2公里的路程是连续下坡。所以就算是小跑,也刹不住车,最后不得不改为s路线跑,以减小坡度和速度。

在悬崖边前,还是有些心惊胆战的,万一一个趔趄,可能就坠入万丈深渊了!

这个桥1月22日通车,但百度地图至今还未更新,可能是因为两边的连接道路太陡,行车少的缘故吧。


图片发自App

今天再次走了一段路,连步行都要注意刹一脚,不然也容易滑倒。怪不得有些人开车至今都还不敢走这条路,依然还是绕道云阳、巫溪。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桥和路修好了,算是完成了扶贫第一件事。村民也说了,如果不是路逐渐修好了,大家也不会就在这个山卡卡里。有了路,大家才更愿意守住这个家。

认同感强了,就应该趁热打铁。唐良智市长正月初八来我们向子村调研,车行通过关门山大桥时说到,“关门大桥”成了“开门大桥”,“关门山”成了“开门山”。开门见山还不够,下一步是打通心门、把握心声、实现心意。持续脱贫致富,任重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门山变成了开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