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小记:八佾第三·季氏旅于泰山,子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准备祭祀泰山。孔子问冉有:你能不能挽救他?”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泰山还不如林放吗?】


      季氏家族在前面有“八佾舞于庭”、“以雍彻”等僭越之事,现在又来个祭祀泰山,真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今天泰山是五岳之首,在古代叫太山,是名山,但不像今天地位这么高。祭祀泰山只能是国君,比如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祭祀泰山,季氏做这种事,无疑又是一次僭越。

      冉有是孔子学生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在季氏做家宰,相当于一个国家里的宰相之职。春秋时期,做官要看家庭背景,高级官职必须是贵族,而普通人想做官一般是去给贵族做家臣,家宰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最高官职。除了冉有,子路他们都曾在季氏做家臣,孔子和这些弟子还有个小故事,老年的孔子专心教学,有一天孔子问他们最近在帮季氏忙什么,弟子用官话搪塞孔子,说他们在忙一些事,但具体事就是不说,把孔夫子气的不行。这就像年老的父母问孩子在忙什么,子女都是不耐烦的说:“做事就做事,问那么多干嘛!”具体什么事不细说,意思父母老了说了也没用。

      孔子问冉有能不能劝阻季氏,是想救一救行走在悬崖边上的人,冉有表示无能为力,毕竟主子的心思不为下臣所动。此时季氏是季康子时期,我不由得想调侃:犯上这毛病也遗传呢!

孔子最后感叹道:“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对这句话的理解再次和论语很多地方一样,出现了分歧。其一认为季氏祭祀泰山,是林放给的建议,怂恿的,因为林放在季氏的工作就是负责礼仪。那么这句话就被解释为:为什么只听林放的建议,不问问泰山答不答应。其二认为孔子把林放作为一个知礼的标杆人物,林放作为一个普通人都知道此事不可为,而泰山被推崇为有神明的地方,肯定比林放的境界高,不会这么好糊弄,想当然的就跑去祭祀。我认可第二种解释,因为前文林放问礼之本,孔子还夸奖他,一个能探究礼之本的人,不大会怂恿别人干僭越之事。

      论语并不只是讲道理,其中有很多有意义的故事。这里讲到神明,我不由得联想到人们都是有所求才去磕头烧香,那就有了一个悖论,比如两方都去烧香磕头,祈求神明帮助自己赢了对方,那神明到底帮谁呢?是谁烧的纸钱多帮谁?还是谁往功德箱里捐的多就帮谁?如果真是这样,那神明境界也太低了,不拜也罢。佛法是从一个叫乔达摩·悉达多【成道后才被尊为释迦摩尼】的佛陀悟道传到今天,但佛陀本身也是妈生父母养的普通人,也是肉做的,如此说法不是调侃,也不是要攻击某一宗教,只是讲一个事实。为什么后来将释迦摩尼神化?是因为他的精神感化了一群人,人们从心里去崇拜,就到了形而上的层面。回到根本,真正的神明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向善向恶都在于自己,恶人拜神明并不会免于惩罚,善人不烧香也会为众人所敬仰,我想这也是孔子讲这句话的真谛所在。

温馨提示:点关注,不迷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论语小记:八佾第三·季氏旅于泰山,子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