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梦已远,难忘射雕曲

        二个多月前,好像也是周二晚上下课的时候,课后看着朋友圈里送别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的图文信息,一时间也是百感交集,随手在的个人主页上写了一篇文字,只是因为帐号的原因没有第一时间发送,时间长了那份未及与人分享的遗憾也就变成了一种毫不起眼的遗忘。

        遗忘有时候除了让人无奈,还让人觉得多少有点伤感。就像所有的哀悼送别一样,它们转眼之间就成了岁月洪流中一道道的大小漩涡,一阵翻卷后,那些泛起的浪花终将还是无法挣脱随波逐流隐没其中的命运。

        然而,即便此刻有着这样那样的感慨,对于一个多月前那个周二晚上课后获悉关于金庸先生仙逝的新闻报道,我依然觉得,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即便那些对于金庸先生的追思纪念活动举办的如何如何,最终也许一样会在某一天归于平静,甚至成为前文所述的那种遗忘。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内心某一个角落里却始终会有一个关于武侠关于江湖的世界。

图片发自App


        某种程度上,金庸的江湖世界让我们在少年时期满足了对于英雄的所有幻想。无论是旷世绝恋还是千古传奇,也无论是盖世神功还是国恨家仇,那些经典作品总是让你如痴如醉拍案叫绝。潜移默化中,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唤起了华人世界对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样的主题思想的认同感,并且由此激发了我们对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血脉不断的自豪感。

        如今,看着犹如挽联的那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心中不免隐隐作痛。那些占据了我大半个青少年时期印象的武侠经典,就像一幕一幕的影像开始在我的脑海中穿插回放。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些如数家珍的男女主人公,他们在出场亮相时的惊鸿一瞥,生离死别时的凄恻缠绵,或者行走江湖时的快意恩仇,甚至慷慨赴死时的凛然正气,这些画面都成为了封存在记忆深处的永恒经典。在金庸的世界里,邪不压正必定是善恶有报的注解,儿女情长也总是和家国忠义难以两全。在读者的眼里,武功再高最后也是生死同路,权谋算计最终也是害人害己,唯有重情守义才是人间正道。

图片发自App

        也许每个人对于金庸先生以及他的作品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解读,作为粉丝而言,我觉得70后这一代人显然是更具代表性的粉丝群体。可能是武侠书以及武侠影视作品看的比较早的缘故,当青少年时期对于江湖世界的心向神往成为了一种时代烙印,我们的人生注定会成为现实版的江湖世界。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有的人在个人的情感世界里演绎着似曾相识的恩怨情仇依然痴心不改,有的人在职场生涯里奉行着黑白分明的江湖法则却是一场徒劳无功。直到今天,在那些油腻中年们疲于奔波的背影中,我们还能隐隐约约地从他们隐忍的神态或者落寞的口吻中感受到曾经的豪气干云,只是岁月如刀,早就把你我的那份关于江湖的理想刻划的面目全非,不堪回首。

图片发自App

        可是,在朋友圈上全民刷屏追思金庸去世的那个夜晚,江湖这个久违的词汇分明又唤醒了我们这一代人久已麻木的记忆。很多和我一样的粉丝都或多或少地被心底深处的怀念所刺痛,因为每个人都在怀念那个终日沉迷于武侠世界的青春年华,只是到了这一刻,除了对于往日时光一去不回的一声叹息,已经长大的我们突然发现,怀念过去除了令人温暖,有时也会令人心疼。我们能做的,也许就像电影“东邪西毒”里的那句台词: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记得初中时期,你会因为蓉儿这个角色去偷偷留意某个女生双手抚弄辫梢的娇俏模样,当然你也会因为打架输了和同伴下课后在操场上狂练鲤鱼打挺,你还会因为武打书被老师没收而在上自习课时手痒难忍画一幅武打书里的插图,你更是曾经为了一首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拼命地狂练粤语发音。可是到了高中大学,自以为看遍了金庸梁羽生古龙的你,已经不再有兴趣翻看武侠书,而是对那些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更为热衷。不仅看的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在失意时来一回酣畅淋漓的一醉方休,或者在某个突发奇想的时刻来一次臆想症式的仗剑走天涯。那时候,你觉得红尘作伴的终点必定是至死方休,你也觉得兄弟情义的份量绝对是重于泰山。等到若干年以后,你才会如梦初醒似的在某一天突然明白,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只是你已不在。

图片发自App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我以为,他的洒脱辞世不仅是他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代大侠留给你我的生命箴言。

        此刻,我们不需要为一个时代的逝去而伤感,我们应该向这位给我们人生筑梦的老人道一声——谢谢! 年少不知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但愿有一天回头捧读先生作品的你我,能够在书里读懂人生的同时,也和我一样,在心里再次回响起那一段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

图片发自App

        江湖梦已远,难忘射雕曲。金庸先生一路走好。

                                          吴书涵

                            2018年12月15日

附注:

忙于工作室的艺考辅导,10月30日当晚随笔的草稿也因为帐号故障未能及时发出。近日得空,终于整理完毕。金庸先生仙世已经一月有余,时近冬至,今特地于断七之日发出此文纪念,哀思之余也聊表一份敬仰之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湖梦已远,难忘射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