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今日启发:

Elton:

《上学记》(END)

对物质生活的永不满足是正常的,因为实现幸福并不是满足外部条件,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两个途径

求知

何兆武做历史学研究时,喜欢用数学、逻辑以及宇宙的普遍规律作为参照,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因为他认为由科学思维建立的规范严谨的世界,总是让人感到惊奇和敬畏,但同时他也强调,在人类的精神构成中,还有一个存在于科学范围以外的广袤世界,而对于那个世界,人只能理解很小的一部分。

比如说,和我们的幸福体验直接相关的,有一个关于美的世界:诗歌、音乐、艺术,不问用处,能够从里面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本身就是目的,甚至是最高的人生目的。

在抗战以前,师生们在音乐课外,到彼此家里听唱片,去听北京师范大学交响乐演出,这些好像只是小事,但构成了他们终身对于美的追求。

人要想幸福,必须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是超越物质目标的基础,而且,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仅包括逻辑、理智、科学,也要有超越理性的满足。

个体的人生需要建立与社会、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当时的联大,并不是一片世外乐土。校舍是临时建造的土坯房,图书馆的书也不够,日本空军还经常对昆明进行轰炸,但师生们日常的精神很专注、很饱满,大家躲过空袭警报,就回来继续平静地上课。

何兆武回忆,学生们的情绪都很好,没有失望或低落的想法,因为他们通过研究国际局势,推论出日军一定会失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会迎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他们所学的知识,也一定会应用在未来的战后国家建设里。这种精神状态,其实就是幸福,这个单纯而美好的幸福观,能够回答那一代知识分子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风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