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作者:枯木

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祭祖三大节日的“寒衣节”,这几天夜晚,小区道路旁隔不远处时不时就有人在给逝去的亲人“烧包袱”、“送寒衣”,并默默祝愿,随着火光,透漏出虔诚的光辉。

关于寒衣节的起源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灵信仰。古人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因而产生了各种祭祀活动,其中神灵大致分为天神、地祇(qí)和人神天神包括主宰宇宙、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人畜生命等天上诸神;地祇包括山川河谷、江海湖泊、生活资料等所有地面上自然物神灵;人神则为圣贤闻达、先祖先师等功德彪炳的祖先神灵化身。

而祭祀,在古代有着严格等级,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左传•僖公十年》有“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诸侯大夫祭山川江河,士庶祭祖先和一般鬼神。后来发展为全民多神崇拜,祭祀就合在一起,意为崇敬鬼神,祈福禳灾,祭拜祖先。

祭祀的日期,因神灵不同,场所和日期也各不相同。就拿祭祀祖先来説,最早有“四时祭”,《礼记•王制》说:“春曰礿(禴yuè]),夏曰褅(tì),秋曰尝,冬曰烝(zhēng)。”,到了周朝以后,则改为春曰祠,夏曰礿,秋冬不变,称为“禴祠烝尝”,亦作“禴祀蒸尝”和“礿祀蒸尝”(典出《诗经•小雅•天保》之“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关于祭祀日期,古代一般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之日正时祭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之间的割据争霸与相互交流,思想异常活跃,文化倍加繁荣,各种祭祀活动层出不穷。于是在上古时期的祭祀基础上,又演变出众多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毫不夸张的说,在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和行为都有神灵,日月变幻、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人们生老病死、劳作收获、出行游猎等等,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在祭祖活动中,规模隆重的诸如“四时八节”,其他的诸如先祖和帝王先贤诞辰忌日祭祀等,而寒衣节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首先,十月初一,也就是十月朔,是秦朝的岁首。岁首祭祀是古代规模隆重的全员祭祀,由于诸侯国不同,岁首也各不相同,秦朝统一六国后,统一颁布历法“颛顼历”,此历法以十月为每年的首月,但不称为“正月”,仍称“十月”,而第四个月(即正月)因避秦始皇嬴政名讳,称为“端月”,九月为一年的终止之月。南北朝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因而十月初一作为岁首,一直到汉代初期都没有改变,直到汉武帝时才改到正月为岁首。而岁首是朝廷隆重的祭祀节日,因而岁首祭祀习俗逐渐演变成正月初一和十月初一两种祭祀并存,并且以正月初一最为隆重。

其次,寒衣节最早源自古代的“授衣节”,《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本意是因为节气变冷而添换厚衣裳,九月又是秋冬交汇之际,因而要进行祭祀活动。授衣最早是给活着的人们更换衣裳,出于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而然的也会给祖先“送寒衣”(《荀子•礼论》:“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然而在先秦时期一直到唐代,都是在九月授衣。

然而在唐朝以前,授衣和祭祀日期并没有明确确定,把授衣和祭祀结合起来变为律令,是在唐朝天宝二年八月。《唐大诏令集》卷77记载唐玄宗下诏《九月荐衣陵寝制》,其中有:“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自此以后,九月一日授衣作为正式颁布的皇帝诏令颁布,随之成为惯例。这在唐代许多诗人的诗词当中,都有关于授寒衣的记载传世,诸如诗佛王维的《送崔九兴宗游蜀》也有“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白居易的《赠康叟》有:“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等等,而朝廷的授寒衣直接影响了民间祭祀的习俗,以至于民间也在此日拜墓送寒衣。

由于北方九月份尚在秋天,天气适宜,而十月份才真正变得寒冷,并且十月朔是传统岁首祭祀的延续,因而到了宋代,朝廷把授衣改到十月朔,并把十月朔祭祀和授衣结合变更。北宋吕希哲《岁时杂记》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在宋代朱敦儒的诗词《十二时》中有:“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可以看出,在北宋人们就把十月初一变成“送寒衣节”。授衣的改变,民俗也随之改变,于是十月初一便正式成为换衣祭祖的节日。

宋以后,元明清都延续惯例,在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祭扫陵墓,焚烧寒衣,在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中这样记载:“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元代崇文监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辑佚•岁纪》有记载:“是月,都城自一日(十月朔)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由于人们珍惜纸张,祭扫只是焚烧旧的衣物,很少有焚烧纸质衣物。

到了明代,开始有专门售卖寒衣的纸店。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可以看出,寒衣有的在坟上焚烧,也有的在家中烧寄,北方也称之为“烧包袱”,其中根据亡人不同,有五彩衣和白纸的素衣两种。

清朝以后延续送寒衣的习俗,一直到现在依然在民间流行,寒衣节也成为民间三大鬼节(寒食节、中元节、寒衣节)之一。关于送寒衣各地风俗略有差异,比如山西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北京地区则大多在夜晚人静的时候,在路旁画圈写名,焚烧彩色蜡花纸制作的五彩衣等;南方不少地区则白天祭扫坟茔,夜晚烧纸。

综上所述,寒衣节是古老习俗,是华人的优秀民俗传统,代表了对祖先的尊崇和崇拜,寄托了对亲人的哀思,寻找心里的宁静。通过祭奠,人神交流,心灵沟通,达到某种心里平静的精神安慰和道德感悟,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信仰,庄重肃穆,纯洁朴素,天人合一,对现实世界的人们起到精神的规整和文化的寄托,从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值得继承和保留。

2019/10/28榆木斋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衣节: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