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服务于高层管理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的功能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其组成:
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是系统的实体部分;包括主机、外设和网络硬件设备组成;计算机主要有客户机、各种服务器及其连接设备等。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
简述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这种模式的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并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端提出访问数据库要求;Web接收请求后将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并验收合法后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数据处理结果返回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将得到的结果转化为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并以Web页面形式显示。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是对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的进一步补充和细化,一般可用系统模块结构图的形式标识,二是依附于硬件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和各种服务器软件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由四部分组成:
1、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地
2、信息处理器担负着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
3、信息用户是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应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
4、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等工作。
以规模和操作系统为分类标准,企业级信息化建设中有哪些常见的服务器?
按照规模划分常见的是,小型机和PC服务器;按操作系统划分,常见的有Windows服务器,Unix服务器和Linux服务器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而建立的。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显然公共管理系统属于电子政务系统。
按商务活动的参与主体,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划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企业对政府(B2G)模式,显然,顾客在网上买书属于B2C模式。
电子政务系统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而建立的。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户籍管理系统是公安部门在管理,因此属于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业务系统主要针对一个组织(多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具体业务过程而建立,主要服务与这个组织的内部管理活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科技管理系统、生产业务管理系统等。
电子商务系统主要针对商贸活动而建立的,依托Internet,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等活动。因此网上购物活动属于电子商务系统范畴。
按商务活动的参与主体,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划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企业对政府模式(B2G),显然,天猫商城属于典型的B2C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分为4种:
1、中央主机分时处理模式
2、文件服务器模式
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4、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前两种已经很少采用了。题干提到网页新闻,显然属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面向那些需要进行趋势分析、预测等管理决策需求而建立。比如财务分析系统、数据仓库、或决策支持系统等。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工资发放系统、数据采集录入系统属于操作型管理系统的范畴。
ERP以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为四大元素。
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信息是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数据。
课文第一章提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融合的产物。
管理信息系统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可分为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和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如果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抽象,会发现所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均是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四个部件组成。
按操作系统划分,分为Windows服务器、Unix服务器、Linux服务器系统。企业级信息化建设中,小型机通常运行的是Unix操作系统,PC服务器上运行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称集成系统。一体化具有两个含义:数据的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
汽车发动机、车身、轴承是汽车的部件,显然是按产品部件来划分的。按地区划分的比如处于不同地区的下属人员的工作政府机关。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使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测,以制定出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协调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控制就是指对下属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纠正偏差、使其按规定的要求工作。
系统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有:
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
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或者说系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按是否有反馈机制分类,系统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所以系统都是 “闭环系统”说法错误。
制造业的部门一般有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这显然是按职能划分部门。
管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外,还有如下特点:
1、信息来源的分散性
2、信息量大且多样性
3、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
4、信息的发生、加工和使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因此 “信息来源的分散性” 的说法正确。
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
1、关联性是指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
2、层次性是指一个系统总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有可看作是一个更大的子系统。
3、整体性是指系统由要素或子系统组成,但系统的整体性能可以大于各要素的性能之和。
4、统一性是指不同层次上系统运行规律的统一性。
1、直线制的特点是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2、职能制组织机构是各级行政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构。
3、矩阵式组织机构是由两维组成,一堆是直线组织,另一堆是任务。
4、事业部组织机构实际上是由矩阵式组织引申而来的。
信息的基本属性有普遍性、事实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非消耗性、共享性、变换性和可转换性。因此 “信息不具消耗性”的说法正确
宇宙系统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最复杂的系统。
中层管理者对信息要求的特点是信息来源以内部为主、时间性是历史的、精度较高、信息内容是简单综合。
要存什么信息主要由信息使用的目的决定。在信息需求及目的确定以后,根据支持目的的数学方法和各种报表的需求,确定信息存储的内容。
CRUD(即增加Create、纠正Retrieve、修改Update和删除Delete)。显然插入表示增加
机器语言是第一代,由0和1组成,能被计算机直接理解和执行。汇编语言是第二代,基于助记符的语言。高级语言是第三代,语句和语法与人类思维和表达方式比较相近,常用的高级语言有Visual Basic、Delphi、Java等。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人数。当超过了管理幅度时,就必须增加一个管理层次。因此有效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的说法正确。
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按照是否有反馈机制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矩阵式组织结构由两堆组成,一堆是直线组织,另一堆是任务。
无论是何种具体的系统,均可以解分为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五个基本要素。
建筑、桥梁、机床、仪表仪器、计算器、汽车等均属于物理结构系统,特点是由一些无生命的物理元件构成。
广域网跨接更大的物理范围,能连接多个城市、地区或国家。
信息的普遍性是指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事物运动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因此,只要有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就会有它们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就存在信息。
在闭环系统中,系统的控制单元会通过比较系统行为(输出)与期望行为之间的偏差进行调节,消除偏差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
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企业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开环系统指的是如果一个系统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不存在反馈,也就是说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这样的系统属于开环系统。
社会系统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整体,包括文化、艺术、宗教、法律、经济和政治等诸多方面。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管理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它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发现问题拟定方案和做出决策。
高层管理:属战略级管理,它是指一个组织最高领导层。其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的目标及政策。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所谓管理就是去营造一种激励环境,使处于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以达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对未来的事件作出预测,以制定出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
协调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控制就是指对下属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纠正偏差、使其按规定的要求工作。
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各种技术的总称,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开发语言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所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都需要使用数据库存储数据,都需要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写应用软件。
信息的可压缩性是指信息经过浓缩、集中、综合和概括等处理后,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
管理层次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通常将企业管理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不同的管理层次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权限。
非结构化决策是指很难用确定的模型来描述的一类管理决策活动,它强调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这类问题一般都会带有全局性、战略型和复杂性。
汇编语言:
1、是基于助记符的计算机语言
2、汇编语言与机器指令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3、汇编语言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有效的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员是有限的,当超过某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点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是由一定含义、能减少不确定性、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数据。
简述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封装与继承
封装机制使对象成为数据与方法的集合体,外部视图上显示的只是对象封装界面上的信息继承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中的方法与数据的机制。
简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基本策略和主要内容
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手段是分解与抽象,基本策略是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主要内容包括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本数据词典、一组加工说明和补充材料。
简述系统开发过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任务划分、计划安排、经费管理、审计控制、风险管理、质量保证。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企业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企业高层领导应重视和介入
2、企业业务人员要有积极性
3、企业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4、要有一定的投资保障
系统开发的困难因素主要有哪些?
1、新系统对当前模式影响较大
2、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不易用货币形式直接反映
3、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重视编程,轻视规划
5、无法采用增加开发人员的方式加快进度
6、存在堆栈现象
资源的生命周期
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取得到退出过程经历的阶段,一般可分为需求、获取、服务、退出4个阶段
数据类
在BSP法中,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需的,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并能组成相对独立的完整数据单位的那些数据部分。
计划型数据类
反映目标、资源、转换过程等计划值。
统计型数据类
反映企业状况、提供某些反馈信息的数据类型,一般来自其他类型数据类的采样,数据的综合性强。
识别企业数据的企业过程法
企业过程法是利用BSP已识别的企业过程,分析每一个过程利用什么数据,产生什么数据。
U/C矩阵
U/C矩阵式用来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矩阵。用U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用C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产生。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一种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结构化方法。
简述BSP方法工作流程核心部分的内容
BSP法工作流程核心部分的内容为:定义企业过程和数据类型;分析研究现行系统对企业的支持;研究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确定新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确定新信息系统的实现优化顺序。
简述BSP方法中企业过程定义(识别)的一般步骤
1、从计划与控制资源着手,可以识别出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控制两个层次的过程。
2、识别产品/服务过程。根据其需求、获取、服务、退出4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对每一阶段,用一些过程进行管理。
3、从支持性资源识别企业过程。其方法与产品/服务识别过程类似。
简述BSP法中子系统划分的方法
1、画一个数据关系表,在表的第一行填入各项“数据类型”,在表的第一列填入各项“功能”;
2、如果某一功能使用了某种数据类型,便在表中间的矩阵的相应交叉点上写个U,如果某一功能产生了某种数据类,便在相应的交叉点上写C;
3、按逻辑关系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排各个功能;
4、重排数据类型,原则是使得所有的"C"尽可能靠近矩阵的主对角线;
5、分组,即把U和C比较密集的区域框成一个个组,就是子系统
简述总体规划中需求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
需求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
1、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2、现行系统概况
3、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
4、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子系统的划分
5、新系统的开发条件
采用U/C图的方式进行子系统的划分,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1、建立初步的U/C矩阵,根据调查结果建立企业过程和数据类的对应关系
2、对初步U/C矩阵进行行列变换,形成初步的子系统
3、用箭头描述子系统间的数据关系
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步骤包括哪些
1、需求初步调查
2、确定系统建设目标
3、初步确定子系统组成与基本功能
4、拟定系统实施方案
5、可行性分析
6、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简述采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初步U/C矩阵
第二步:对初步U/C矩阵进行行列变换,是U、C集中在对角线上排列,然后用方框将U、C比较集中的区域框起来;
第三步:用箭头描述子系统间的数据关系。
1、系统分析人员亲自参加业务实践是了解现行系统最好的方法
2、收集资料就是将各部门、科室日常业务中所用的各种单据、凭证、报表统统收集起来
3、开调查会或个别访问是最有效的一种调查方法
4、书面调查是根据系统特点设计调查表,用调查表向有关部门和个人征求意见和手机数据。
系统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情况概述
2、现行系统概述
3、系统逻辑模型
4、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和模型
5、与新系统想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6、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初步计划。“系统设计方案”选项属于系统设计内容,不属于系统分析报告的范畴。
BPR必须复合的原则有:
1、围绕最终结果而非具体任务来实施再造
2、让后续过程的有关人员参与前端过程
3、将信息处理融入产生改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
4、将地域上分散的资源集中化
5、将平行工序连接起来而不是集成其结果
6、决策点下移并将控制融入过程中
7、在源头获取信息。
一般可以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描述加工说明。
在数据字典中有三种类型的信息需要描述:数据流、文件和数据项。
1、数据流图是用图形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分解,描述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
2、数据字典是用图标描述系统中的每一个数据组、数据存储和数据项。
3、加工说明是用文字等形式详细描述系统中的每一个基本处理的过程。
4、E-R图是标识实体之间的联系
1、各种流在一个企业内的出现都会同时伴随着一个数据流的产生
2、物流是指工厂原材料的输入和物品的输出的流动
3、人员流是指企业内容工作人员的增减和流动
4、资金流是指资金的流动,一般伴随着物流和劳务付偿而产生的。
当建立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后,整个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就基本完成。因此完成新系统逻辑模型的阶段是 “系统分析” 阶段。
在进行数据字典描述时,通常会使用一些符号
"{}"表示重复
"="表示等价
"+"表示与
"[|]"表示或
"()"表示可选
系统分析回答了 系统干什么 的问题
系统设计回答了 怎么干 的问题
系统实施就是实际去干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有数据源点或终点、加工、文件和数据流
业务流程的特点有:目标性、逻辑性、层次性
对需求进行详细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主要难点有:
1、没有足够的用户参与
2、用户的需求经常变更
3、用户与开发人员很难进行交流
在系统分析报告中,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这三部分是主体,是系统分析报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详细调查的原则有事先计划、采访持关键信息的人、自顶向下全面展开、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相结合、主动沟通的工作方式。
在BPR的定义中,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改善和流程 是四个核心基本特征
数据流程分析一般需要用到三种工具: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
绘制数据流图的步骤:
1、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2、绘制系统内部数据流
3、对复杂加工进行分解
4、检查、修改和完善。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2、确定新系统初步逻辑模型
3、编制系统说明书
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步骤有:
1、绘制数据流图
2、编制数据字典
3、撰写处理说明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首先要确定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主要工作有指出哪些部分新系统可以完成,哪些部分需要用户完成,也就是要确定人-机配合方案。
作为系统分析阶段的一个成果,应提交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报告一经确认,就成为具有约束力的指导性文件,成为下一阶段系统设计工作的依据和今后验收目标系统的检验标准。
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
数据流图的检查可以从正确性和可读性两个方面进行。
对复杂加工进行分解,运用 由外向里、自顶向下的方式进行分解。
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
在系统分析报告中,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这三部分是主体,是系统分析报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详细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用户的这些想法和要求,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尽可能准确、详细的了解用户需求。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描述称为系统分析报告。
详细调查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组织结构的调查
2、业务流程的调查
3、数据流程的调查
4、薄弱环节的调查
5、其他信息的调查
系统分析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某个或若干个子系统进行深入仔细地调查研究,对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判断,指在获得一个合理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为后一阶段的系统设计提供详细的开发方案。
对业务流程的调查通常可按原有的信息流动过程,逐个调查当前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处理任务、处理顺序和对时间的要求等情况,弄清每个环节的信息来源和去向。
业务流程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互相关联的活动。
在数据字典中有三种类型的信息需要描述,分别是数据流、文件和数据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