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 干了这碗高级鸡汤

这本书起码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买了,一直没看过,抽了两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只觉得,如果早些看到就好了,后来知道,这本书本来就是由演讲稿集结,虽然6个章节都以“孤独”为名,但是蒋勋一会儿讲自己的故事、一会儿讲历史故事,要么讲讲自己创作的关于“孤独”的小说,拉拉杂杂时常跑题,整本书跟“孤独”倒也没多大关系。

但还是很推荐大家读一读,尤其是年轻的中学生、大学生们。

蒋勋非常非常宝贵的一点就是他的姿态,平等真诚能自省。

他说在他当老师的时候,曾经对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说:“你干吗这样子?别人都不会。”

这句话甫一出口,蒋勋就意识到了可怕。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说这句话,别人都是对的吗?群体就是好的吗?他没有权利用老师或者长辈的身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行打压之实。

我总觉得,能自省的人才配、才有资格教育别人。

蒋勋在书中也说:

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我不知道台湾的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大陆的教育,似乎不怎么鼓励特立独行,我们被鼓励要合群、要循规蹈矩,被规训别冒尖,被教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是就变得没了棱角和创作力。

我们的社会受儒家思想太深了,蒋勋的文章也算得上“温柔敦厚”,哪怕他在谈论“暴力孤独”“革命孤独”时,但是蒋勋有反对“儒教”的自觉。几乎每个章节,蒋勋都会把儒家思想摆出来,指出它的不足,提出另一种可能性。

比如,蒋勋说,儒家文化是最不愿意谈论孤独的,人在五伦之中,不应该觉得孤独。——“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是一句触怒儒家思想的陈述。但是在儒教势力稍式微的时代,比如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批孤独者竹林七贤。他们用个人的孤独标举对群体堕落的对抗,放浪形骸大放异彩。

比如,蒋勋说我们民族绵延至今的语言是极为诗化的,在孔子“巧言令色,鲜仁矣”的阴影下,我们的语言不求精准和修辞,也影响了公众表达时情感的外露和逻辑性。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孙龙、惠施的“名家”学派,说的就是希腊人的逻辑学,“白马非马”探讨的是辞类的问题。如果“名家”能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的语言思维将是另一种。

再比如,蒋勋认为如果我们的文化只是一味地发扬孔孟之道,而忽视荀子这一类提出不同思维的哲学家,我们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时,就会失去思考的平衡点。

他的许多观点我并不是全然接受和认同。

但是如果读者提出异议,蒋勋想必是极为高兴的,因为他最期待“思辨的空间”,最担心大家缺乏沟通的耐心,最害怕消灭对方来消除异见。

整本书中我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看的,故事性最强的,当属“革命孤独”,秋瑾和瞿秋白谁会不爱呢?传奇中有浪漫、浪漫中有激情,还有最深最深的孤独。这一篇章是蒋勋写给青春的赞歌,也是对梦醒后庸俗现实的嘲讽。

年轻的时候到法国读书,彻底改变了青年蒋勋对革命的看法,革命不再是蒋勋父辈遭遇的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种无法自抑一定要宣发出来的激情,甚至有时候有一种矫揉造作的仪式感。

革命有成功有失败。一旦革命成功,诗和美都没有了。

面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肖像的时候,蒋勋想的是:

当我看到那些照片时,我想到了青春。他们大多是二十出头,生命就没有“后来”了,虽然有时候生命有“后来”,反而是更大的难堪。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汪精卫,他年轻的时候梦想着中国改革,所以去刺杀慈禧太后、刺杀五大臣,被捕后在狱中写就“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而当他走向现实政治后,人生也就走向了“不堪”。

豆瓣上这本书最热门的短评多数都是负面的,许多人批评蒋勋这本书浅薄、内容空洞,的确,这本书既不成体系,也没有多么深刻的见解,是蒋勋非常私人化的回忆和反思,他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和政治态度,但是他不会轻易指责说你错了,他会说:

我的《孤独六讲》在可懂与不可懂之间,也许无人聆听,却陪伴我度过自负的孤独岁月。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

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有自己的独白。不被任何人影响,不为迎合任何。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六讲》: 干了这碗高级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