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一朋友问:你担心娃儿的学习吗?我估摸了下,友人属于可痞可骂不酸不怼不杠的同类,于是老实告知:不是太担心。朋友又说,你这么佛,真不担心吗?
答曰:不担心是假的,但瞎担心也是没用的。再说我又没资本真佛,只能半真半假、外圣内王、儒法道乱炖了。
友曰:愿闻其详。于是有以下胡言乱语,姑且一记。
因为疫情隔绝,我已经有三个月没见到娃儿了,说实话,不是很想。距离产生美,各自安好。她早已习惯山野乡间的上蹿下跳,渐渐对我们的电话都不大耐烦了,因为打扰了她跟鸡鸭猫狗玩的快活事。
我们呢,也乐得自在,当然心里还是隐约有些担心。别人的娃儿,上午网课,下午班级群里上课,一样要上课发言、背诵、课后写作业,家长督促,老师检查、修改订正……父母们还忙着买课本、印资料。这一切,我们都鞭长莫及。她除了偶尔看下网课视频,其他的都在“自然学校”度过了。
总体来说,也不太担心。毕竟才三年级,偶尔脱离义务教育体系,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况且,东边不亮西边亮。这边不行,那边可能在潜滋暗长呢。
这几天跟娃儿聊天,内容如下:
“妈妈,你回来时给我带一双凉快点的球鞋。布鞋不行。这几天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嘛,老下雨,到山上跑一圈,鞋子上都是泥。”
“我今天听故事,有一个好句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我以前伤心大哭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
“每天早上,我跟叔叔们出去散步的时候。邻居家的牛就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像对我行注目礼。”
“小黑可喜欢我了。我一走近,它就用两只前爪抱着我的腿,又用它的大黑头在我的膝盖上蹭啊蹭。”
…………
日常对话,我几乎未加修饰。但我会敏锐捕捉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会不着痕迹地把这些话再重复一遍。孩子受到鼓舞,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更多来。
然后我鼓励她用笔记下来。有时候她偷懒,或者说了就忘了,我会在微信上给她发过去。不强求,不检查,不督促。但是孩子会慢慢体会到,哦,原来这些东西会受到表扬,原来打动人心的细节,就是这样的啊…… 良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她会更愿意去观察、体味和记录。
然后,慢慢会形成有效的“心理模式”——一种新的套路。简而言之,就是碰到一个题目,她很自然地知道往哪儿想,该调动什么样的情绪,该用什么样的动作和细节填满它。同样的,面对一个实物的时候,她也能略微进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慢慢看到事物背后的有趣和有情。
比如,她去年完全虚构的一篇小兔子作文,其中就有兔子抱着她的腿用头蹭她膝盖表示亲昵的情节,跟上文的小狗蹭她如出一辙。这是虚构吗?当然,她从没养过兔子,只偶尔喂过摸过别人家的。但我相信,一般小动物的行为模式以及人与宠物的情感,大致是相似的。她在作文中虚构了兔子亲昵的情节,又在活生生的小狗身上得到验证。
所以,这就是慢慢建立了“观察——体验——思考——写作”的心理模式。源头活水蓄好了,后面的事儿慢慢就简单了。
我说自己未必真佛系,是因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个建模的过程。
回家的电动车上,她哭丧着脸说,要写观察日记,不知道写什么。我下车推行,让她看小区铁栏外有什么不一样。她慢慢发现了,很多万年青的嫩枝从栏杆里钻出来,而且是红色的。让她去摸一摸,说说什么感觉——嫩嫩的,软软的,黏黏的。再去看下新抽的嫩芽,她说是一个卷起来的小尖儿。再问,有的嫩枝钻出来了,有的却还没有,为什么?她想了想,是在比赛生长,争先恐后。
对于“争先恐后”“虎视眈眈”之类的成语,无需我指点,这是自然迁移。因为以前它描写一群蜗牛在我的手臂上爬,就是“争先恐后”,前面的兴致勃勃,后面的虎视眈眈往前追。至于为什么会用这些词,也许是看了、听了几十本沈石溪的缘故。
我又问,现在什么季节。那时正是秋季11月。又问,跟你课本上写的秋天有什么不同?于是,她恍然大悟:武汉的秋天,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我又问,为什么秋天还能生机勃勃呢?她抬头看天,说阳光很温暖,风也很轻柔,植物们以为春天又回来了…… 我说,那你再去小区看看“生机勃勃的秋天”。于是她发现了坡地上一半干枯的草叶间又抽出一些新芽,看到那些变黄了变红了的叶子都很有精神,发现鱼池小鱼仍在欢快地摆尾游动…… 于是很快一篇“生机勃勃的秋天”就出来了。
又有一次,说要写“我有一个想法”。问有什么想法,答曰不知道。我说咱们就在小区门口等等,看看有什么事。她慢慢发现小区保安很凶,不让外卖员骑电动车进入小区。当她看到外卖员怎样低声下气见缝插针地混入小区,又是怎样一路狂奔地送餐。她只觉得他们很辛苦,她有点愤怒,但仍然不知道有什么想法。我给她讲了外卖平台的时间规则,又让她想象一下几十栋楼的大型小区怎么办,上来以后,抖音找了几个外卖员很辛苦的小视频,又让她听了一档“外卖员是否汽车进小区”的讨论节目……她很快就写了一篇作文,描述外卖员种种艰辛,然后提出两个想法:希望保安可以放外卖员骑车进来,希望顾客能对他们更有礼貌。
实际上,过后不久,她就开始观察小区电梯广告,发现有些内容有歧视和挑衅的意味。我给她解释了原因,又问她更喜欢哪种广告,为什么…… 大街上,她看到连锁卤菜店,会问“店小二偷鸡腿而老板不知道怎么办”,我们就一路讨论各种经营管理模式,如何盈利如何规避这种情况。其实太专业的问题我也不懂,但是跟孩子聊聊天,是一种消遣,另外也让她乐于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
这些事,都是日常生活中随便发生、顺便完成的,没有目标,没有压力。聊天主要是为了消遣,指导作文也是随意取材,然后顺着思路去观察和挖掘。
有时候,我也偷懒,不想这么麻烦。比如某天要写“这儿真美”的文章,我实在懒得费口舌,跟她说哪儿哪儿怎么美,随手扔给她一篇梦幻绝美的芦苇文章,说你自己看着办。特别警告:这是明显超出小孩水平的好文章,你就是抄袭,也得把那些句子改成小孩子口吻。她小心翼翼改装了,因为那篇文章几乎字字珠玑,梦幻绝美,把这改成小孩子们习惯的语言,其水平也在一般表达之上。
但是,把120分的东西降成75,总比跟着30分的东西学成28要强。所以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学作文,少看作文书,要从最顶尖的文学作品中去学。即便最初学成四不像,假以时日,还有望成个麒麟狮虎蛟龙;总好过一直在阴沟里徘徊要强。
这篇芦苇作文,我觉得语言还可以,却被老师打回来了,理由是没有按照写作顺序来。我猛然醒悟,原文是偏梦幻向的绝美散文,肯定不会有足迹变化的文字。但小学阶段,结构意识的确很重要。于是跟她一起重读了原文,跟侦察兵似的,大致判断某段文字,作者是站在哪里,大致理出观察路线的变化,基本上就是“远看、近看、钻入芦苇丛中、观芦栈道俯瞰”这几个观察角度,剩下的就交给她自己二次改造了。果然得到老师的评价是“实在太美了”!
欧阳修说自己的学术成就,是“马上、枕上、厕上”得来的。长期以来,“三上”常被描述成一种见缝插针、极其勤奋的典型;类似的,还有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
慢慢发现事实或许并非如此。比起书斋里正襟危坐头悬梁锥刺股,这样随时随地、随便顺便的行为,可能更有趣、更高效。水滴石穿能够常年不辍,或许也因为这事没那么难,还挺有趣的缘故。
所以,我能够做到大致佛系的原因,也是因为无数个“车上、枕上”下了功夫而已,厕上太恶心,但一起泡脚的时候可以。因为专业的原因,我对她作文或许稍有助力。事实上,其他科目也并不太担忧。一则是低年级,还可以悠游一阵子。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心理建模”的结果,也许并不限于作文。蒙特梭利博士说,儿童与生俱来的“有吸收力的心灵”,我们要好好保护和培养。中国古人也有言,心有七窍,或能一通皆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