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你

前段时间,《奇葩说》很火,每一期我都很认真的看过,记着有一期的一个辩题是“伴侣在大城市找到很好的工作,我要不要放下一切跟TA去?”

(引入)

以下摘自辩手詹青云所言:

“我觉得像我,典型的中国式孩子,我们非常善于等待和忍耐。我上初中的时候早恋,然后被我老师劝分手,他当时问我要一个理由,因为我还想考贵阳一中;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很喜欢的人,我们都知道要等到高考以后,上了大学,我们说等到学业有成吧;等到大学毕业了,我们又在不同的地方奔工作。永远永远等下去,三年又三年,我们就分手了”

“可有一天,我就从超市买了东西,提着塑料袋在波士顿的那个街上走,看到满天的落叶飘下来,就那一瞬间我就在想,为什么,我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你。这世界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放不下的,这世界上到底有哪条路有这么难走,要让我们把所有的青春、秋天都错过呢?”

“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如果是我,如果我愿意,我想我肯定对Ta不仅仅是喜欢了。”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初心是被辩手詹青云的故事所触动。因为我在这段故事中,看到了从前的自己,那个在一切面前都很感性,可是在感情面前突然理性的自己。

有多少个夏天可以重来,又有多少次的春天在等着一对又一对的人飞奔而来?

我也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孩子,上高中,最敏感的话题就是谈恋爱,记着有一次在家中,一位男性同学给我打电话,我下意识的把手机音量调小,我妈在一旁很警觉的一直盯着我,挂掉电话后,我妈没有给我好脸色的问:“谁啊?女同学还是男同学······你是不是谈恋爱了?”一直这样追根到底的问我。

以至于后来,我不敢和男性朋友走的太近,只要有同学问我电话号码,我都会说:“有事最好在QQ微信聊,不要随便给我打电话,我害怕。”我可以在家长面前顺从,听话。

可我还是在学生时代遇见了那个让自己心动的男孩。

在高三的时候,我背着家长谈恋爱了。懵懂青春里,所谓的恋爱,就是某一次的小礼物,闲暇时间里的聊天,教学楼走廊上的相视一笑,和那个互相传递过的小纸条。可那时的我一头扎进备考中,渐渐的,我都不知道在我的未来计划里有没有包含他。

是不是所有的毕业季都在分手?好像从大众数据上来看,从校服走到婚纱的真的很少,我也曾幻想过,能和喜欢的人从校服走到婚纱。可是高三毕业后,我们还是分开了。

我和詹青云的故事很像的是,我也一直在奔自己所谓的未来,我害怕,我迷茫,我担心我们最后还是走不到一起,我总说再等一等,可是,想要从一而终的感情,为什么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说到底,就是自己懦弱、胆怯。

上了大学,大人又说:“大学不要谈恋爱,在毕业后很大几率都要分手,走不到最后的。”一种强制性的思想将我牢牢禁锢住,对于追求者,我拒绝;对于我喜欢的,我不敢。不是因为家长不准谈恋爱,而是因为我还是很想和高中时期的那个男孩走下去,第一次喜欢的人,真的会喜欢好久好久。

当辩手詹青云谈论到“放下”这个词,我开始问自己,究竟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放下的,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执着的按照自己所想去行事的呢?

每个人在面对感情的时候,都有过理性与感性的思想斗争。年少时,我们用全部的热情与拼搏的劲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的梦想,走到更高的地方,可或许就在某个深夜时,想起了曾经的那个人,那件事儿,还是会潸然泪下。

在喜欢里计较得失,就容易在爱里争个输赢。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错过?我为什么要在最好的年纪放弃你?为什么我都没有问过你想不想和我一起走下去?我真的好自私。

“青春之所以为青春,是因为我们要失去,失去的才叫做青春,而有些人就是用来错过的。”

但我想说:“青春之所以为青春,是因为,在某一次想念起的那段时光中,里面有最好的你,和最好的我,我们之间,没有相隔很远。”

谨以此篇

送给最特别的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