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三年级综合实践《生活垃圾的研究》一课

有幸观看林老师《生活垃圾的研究》一课,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看法和感悟。

本节课开始,授课老师运用了一段有趣的小视频作为开篇导入,并提出了两个问题:视频里的物体叫什么名字?它的作用?着实吸引了三年级孩子的兴趣。在第一个问题“它叫什么名字?”,孩子们的回答也十分有亮点,从第一个孩子回答“垃圾桶”的中规中矩,以及老师不断引导孩子们继续猜想,到第二、第三个孩子的“垃圾机器人”、“垃圾怪兽”的精彩回答,孩子们的思维在不断打开,到第四位孩子甚至认为,视频里吃垃圾的奇怪物体是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出了“人”的回答,着实让人惊叹。然而授课老师似乎并不满意这些答案,并表示同学们“都没有认真观看视频”,且再一次播放视频。至此从录像中我观察到,班里的每位同学都被这个小小的怪东西吸引,此时课堂的氛围、孩子们的想象力、专注力都达到较高的程度,就和屏幕前正在听课的我一样,期待着这会是一个什么奇特的物体,有着这么难猜的名字。然而视频结束,授课老师揭晓答案为“吃垃圾的大嘴怪”是,我的反应和台下坐着的孩子们一样感觉大跌眼镜,甚至感觉被泼了桶凉水。起来发言的几位同学的答案并没有错,有许多答案充满着创意,甚至比老师的答案更生动,而老师到最后也没有解释这个名字的由来,没有利用好视频所提供的信息。“猜猜它叫什么名字”,这其实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而授课老师仅因为这些回答与她的预设不同便否定所有的回答,甚至归结于“不认真观看”着实不妥。我认为恰当处理应是对于每位孩子的猜想询问依据,如对于“垃圾机器人”的回答,教师可以询问“你为什么猜这个名字?你从视频的哪个地方观察出机器人的特点?”,有理有据便给予肯定,也能引发其他孩子更开阔的思考,而不会造成最后一个孩子战战兢兢地说出“蜗牛”——这个仅从外表而不敢再考虑功能的回答了。

“大嘴怪”的作用是吃垃圾,随着这个答案出现后,教师便引出“生活垃圾”这个概念,并通过图片展示了生活垃圾的种类,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嘴怪吃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还是所有垃圾都吃?”

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部分回答:

“(大嘴怪)大部分吃固体,而且是对这个机器没有伤害的垃圾”

“除了有害垃圾其他都吃”

从孩子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觉得大嘴怪要吃的垃圾应该以不伤害自身为前提而吃,出现这样的答案我们就可发现,授课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让人匪夷所思,它并没有一个指向性,不知道提出的这个问题意义在何,为了引导出什么。

紧接着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关于生活垃圾你们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授课老师并没有对上一个问题做出解释,反而置之不理抛出新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如果大嘴怪把所有垃圾都吃了,它吃了电池会不会爆炸?”

“大嘴怪吃的垃圾到哪儿去了?”

“大嘴怪吃饱了该怎么办?”

从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中,他们并没有提出关于生活垃圾的种种,而关注点仍在“小怪兽”。由于上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马上被带到下一个问题,因此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此时的教师在听到前两个孩子的回答就应该重新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将孩子们拉回正确的轨迹,可以猜想此时教师对于问题的解读也是混乱的。

折腾了一圈,授课老师从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同学们对生活垃圾充满着兴趣”,并出示课题。这个结论似乎过于牵强了。

随后的课堂中,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台平板电脑,内置学习资源包,从课题的选题入手,探讨“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生活垃圾?”

要求:组员一起查阅讨论、完成后组长拍照上传、限时3分钟

我们可以发现,资源包中第一个资源是长达1分钟的视频,所有的小组都在一起用小小的平板观看这个视频。我认为既然大家观看的是同一个视频,平板屏幕小、声音小,播放时每个小组又不是同步播放,显得非常嘈杂,部分距离较远的组员可能听不清或看不清,效果不佳。并且查阅+讨论的时间一共就3分钟,光观看视频就去掉三分一的时间,时间完全不够。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全班一起在在大屏幕观看。视频后是图片资料的的学习,老师的要求是“小组长根据组员需要点击图片翻页学习”,然而从录像中可以看见,几乎每个小组都是小组长点击着屏幕,组员们默默地观看,小组长沦为没有感情的“点读机”,组员间也没有有效的交流。此时时间已过去2分钟。

此时我们隐约可以听见孩子们表示看完了需要讨论下,但是仅剩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且每位同学的桌面都空空如也,没有记录单,没有讨论成果,也不知接下来孩子们会如何汇报,真令人堪忧。当老师要求汇报成果时,许多小组表示没有查阅完成,老师却并没有理会,而是继续着她的“流程”。

在汇报环节,老师依旧采用举手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并没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和汇报。期间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第四小组有两位同学都分别在第一个和第三个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并且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第八小组两位同学争相举手,似乎并没有形成以小组为单位的结论或答案,没有将每个小组的成果呈现出来,小组变得可有可无,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流于形式。另外,直到这个环节结束,探讨要求中的“组长拍照上传”也不了了之。

讲解活动方案填写的过程中,授课老师仅是将其中的内容念了一遍,我们会发现台下已经有几个同学哈欠连天,讲解结束老师则不断询问“大家都明白了吗?”、“都会填写了吗?”,听到的都是齐刷刷“会”的回答,并没有得到真实的反馈。

填写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小组内并没有做到分工合作,人人参与。我们很明显的看到,第六的组内,小组长身前摆着平板电脑,手上拿着记录单,和她身边的“好闺蜜”交流着想法,而剩下的三位男生则托着腮眼巴巴地看着,而在他们的位置甚至看不见平板电脑里的资料。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运用“便条纸”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派上用场。每位学生先把自己的观点卸载便条纸上,讨论时票选出大家都满意的答案作为小组成果和结论,这样每位同学得想法都能被看见,即便是组上内向或不太活跃的组员也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使小组讨论做到人人参与,不流于形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三年级综合实践《生活垃圾的研究》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