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看见听见的,都是真的吗?

人的所有烦恼并非来自资源的不足,当资源不足的时候,人的目标非常坚定,行动也最有执行力。但资源出现富余,这时候就要对资源进行选择和配置,烦恼从此开始。国人被温饱问题困扰仿佛还在不远的记忆里。而今已经犯上了选择焦虑症:吃猪肉脂肪高?吃鸡肉激素多?海鲜核辐射?吃什么?吃什么?

孩子要上辅导班吗?上辅导班没时间锻炼身体,体质会弱吗?孩子要上奥数班吗?不上输在起跑线上、上了会不会抹杀孩子天性?会不会过度开发?家里要装净水器吗?不装水质能过关吗?装了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怎么办?怎么办……?

我们身处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目不暇接。为了吸引眼球,怀有各种目的的人使出浑身解数:商家各自演绎,卖运动服装的鼓励大家满大街的跑马拉松;卖健身器材的宣传室内运动的好处……

于是人群开始争吵,于是人群开始分化,养狗的人在一个群里,周末相约一起到公园玩,彼此沟通,彼此欣赏!逐渐把自己和不养狗的人隔离开来。在这个群里,反对养狗的人会变成异类,养狗的人和犹豫养狗的会逐渐强化对自己的认可,逐渐这个群落会认为自己做的事天经地义,充满乐趣、充满爱心。

因为爱好、因为理解的方法、因为语言、因为职业、因为性别、因为年龄人群被分化为许许多多的小群体,每个群体各自支撑着每个个体的信仰认知、偏好……,麻烦的事又来了:本来分的好好的,结果忽然发现:和自己很亲密的人不在同一个群,同一群里的人也没有同时在另一个群?于是人群又开始争吵,开始分化……

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路过厨房,以为颜回在偷吃,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身处2000多年前的孔圣人所面对的环境多么单纯?那时街上叫卖的肯定没有假货、肯定没有商标侵权、肯定没有地沟油、添加剂,身边的人也就是家人、学生、邻居,商贩最多是隔壁村镇来的,操着相同方音的人;官府颁发的律令基本一块石碑就能刻完……即便如此,孔圣人尚且对听到、看到的事情不敢轻易做判断,而我们今天面对环境有多复杂?身边的商品来自世界各个角落、身边的人来五湖四海,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来不及了!自媒体让眼睛根本不够用……

​更为麻烦的,我们在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时,有时信心满满,因为我们学过数理化、学过政史哲……对待这世界的一切,我们必须有态度!可我们看到听到的就一定对吗?那个不给老人让座的学生就一定不善良吗?外国的月亮就真的比较圆吗?专家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由此可见,耳听固然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凡事如果总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静心的分析与思考,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有时则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即使是亲眼所见也很难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人世间的许多真相要用至真、至诚、至理的心灵才能体察得到,当放下自我观念的时候,识别真假的智慧就会自然而出。

更为重要的,不要纠结于对与错,当急于找到答案的时候,也许就是陷入迷茫的开始。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给了我们需要的、也给了我们不需要的,更多的去讨论需要不需要、适合不适合、协调不协调,更多的去理解别人的选择、更多的尊重别人的观点,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让我们走出迷茫。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所看见听见的,都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