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歌赏析,摘自汗青

北宋文豪欧阳修(公元1007-1073年)曾写过一首《日本刀歌》,其曰: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这首诗除了有关日本刀的一些信息外,其实还可以看出宋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演变来。如诗中“黄白闲杂鍮与铜”这句里的“鍮”字用法,无论是字还是义,在中国都已然消失,但却是现在日本刀术语里的一个常用名词。



在日本刀外装金具和刀镡上,有一种使用很普遍的叫“真鍮”(しんちゅう)的材料,实际是铜和亚铅(あえん)的合金。日本人说的亚铅,就是锌。这种铜锌合金就是我国俗称的黄铜,差异最多也就是材料配比有一定浮动而已。


事实上“真鍮”这个词及用法,原本是从我国传去日本的。《四库全书》的《欧阳修集》中,在这句诗下有注曰:“真鍮似金,真铜似银”。


“真鍮”之名,早在三国魏初博士张楫的《埤苍》一书中就有之,并且对此作了详细解释,其曰:“金折,炼铜所成。有二种鍮石,善恶不等。恶者校白,名为灰折;善者校黄,名为金折。亦名真鍮。俗云不博金是也。”由此可知,“鍮石”这种炼铜产品,其中品质差的色泽偏白,叫“灰折”;品质好的呈金黄色,也就是黄铜,叫“金折”或“真鍮”,俗称“不博金”是也。


《太平御览》则有引三国魏末钟会的《刍荛记》,其曰:“秀生似禾,鍮石像金”。


实际上有关“鍮石”的记载,在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中一直不曾断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都是一种高档器用材料。一直到隋唐时期,这一产品才开始逐渐普及,使用变得广泛起来,进入了普通人家。如元稹的《估客乐》诗中云:“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说的便是用黄铜打造的臂钏。


黄铜在我国到底是什么时候冶炼成功的,目前还无确切定论,但其成品最早是自西域传入中原的这一观点,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虽然此前我国有少量的铜铅锌合金也就是黄铜制品出现,但早期黄铜制品质量和产量都很不稳定,而矿石中一般都是铅锌共生且难以分离,所以很可能系天然黄铜矿产品或偶然得之的产品,很难说是刻意为之。


另外,据新疆出土的高昌王国时期文献记载,在公元四、五世纪,我国大宗“鍮石”主要还是来自西域的舶来品。到了隋唐时期,已基本可以认为我国能自行冶炼一部分,并普及到了民间,如唐《皇帝九鼎神丹经绝》里就记载了“炼鍮石法”。此后我国自行冶炼产品逐渐增多。到明代,虽然还有继续引进,如印度黄铜等,但国产“鍮石”无论在技术、质量和产量上,都已达到了相当高度,黄铜已成一种应用极其普遍的器用材料。


而日本自派出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后,在输入各种文化和技术的同时,也将“鍮石”产品及“真鍮”这一名称一起引入了日本。


按日本冶炼“鍮石”的传说看,他们一直到文禄年间(公元1592—1596年),也就是我国明代的万历中期,才成功自行冶炼出这一材料。传说中的那位在梦里得到神人指点、冶炼出“鍮石”的佛教徒,也成为了此后日本鍮石匠人的始祖。而在此之前,日本使用的“鍮石”主要依赖于从中国进口,哪怕在其能自行冶炼后,制造“鍮石”所需要的锌,也还是主要从中国进口的。


也因此,日本之前流通用的铜钱,都是明朝铜钱。因为日本自己造的铜钱质量非常差,一用就碎,这种劣币直接被我大明朝的良币驱逐出了市场。在日本市场上的流通货币,除了金银就是大明朝铜钱。明朝走私海商们走私铜钱去日本获利非常丰厚,这是当时走私犯集团的一项经常性大宗贸易。所以如果你在大河剧里看见大明铜钱及有关的纹样装饰,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用惊讶。


“真鍮”这个名称及“鍮”字的用法,在我国明代还能见到,到清逐渐少见,至近现代基本消亡。现在的中国,我想除却一些专业历史研究人员、资深佛学人士和历史、收藏爱好者外,已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了。但在日本,“鍮石”和“真鍮”这两个词及用法,却一直使用至今。


欧阳修说“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真是贴切,至今依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本刀歌赏析,摘自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