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竞选班干,要怎么办?

本文共1847个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半  

许多刚上大学的朋友想竞选班干,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大学中能更好的提升自己,但最后往往落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样的原因有很多种

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

竞选班干,就是推销自己给用户。

在竞选中,我们就是客户,商品是我们自己,客户就是同学。而我们要推销客户,就要明白客户对商品的需求。

我们在逛街或网上购物时,往往会货比三家,选出最具性价比,质量最好的产品。竞选也是这个道理,同学会对比竞选的名单中选出最好的同学来担任(当然排除因为是一个宿舍的,出于感情而投的票,这样的票是很少的,对整体的竞选也不起决定作用)。

这时如何推销自己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温馨提示:请勿对号入座

例如有的人会上去这样说:大家好,我是XXX,我想竞选的职位是班长,竞选班长主要是希望能通过班长这个职位来提升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挑战一下自己,希望大家能投我一票,谢谢大家。

发现问题了吗?这段介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于:只一味的说明这个职位的作用,以及自己对职位的需求,并没有把自己的特长、优点展示出来。这样的竞选词可能会有人出于同情心(你很需要这个职位啊?那好吧我投你一票)来投,但是这样的票也是很少的,不起决定作用的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选班干是选出能力最为优秀的人员来最有效率的处理班级事务,而不是选什么都不会的人来锻炼自己。

同样,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同学的竞选:大家好…………,我在高中曾经担任过班长,获得过优秀班干的荣誉,能快速的接收消息传递给同学们,有很强的执行力,我相信以我的能力能够胜任这个职位,为班级做出贡献,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两则竞选词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在职场中,这两个人去竞选一个职位,毫无疑问一定是第二个人获胜。

其次,没有体现自己的形象,没有让人眼前一亮被人记住

两个竞选词差不多的人,第一个同学:大家好,想必大家都看过《白蛇传》吧?《白蛇传》里有一个法海,我是法海,只不过我是X法海……

第二个同学则是这样的:大家好,我的名字是XXX……

两者一对比,第一个同学更容易激起我们的兴趣,让人更容易记住他的名字,加深对她的印象,这对他的竞选作用是很大的

再其次,涉及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对事情的开头和结尾印象比过程更深刻,尤其是开头。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心理学有一个“干扰学说”,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自行百度。

通俗的解释就是,开头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很少,而且人们刚进入思考状态,大脑正处于活跃的状态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接受的东西越来越多,思考受到的干扰也越来越多,所以大脑思考所耗费的气力更多,导致我们大脑活跃程度下降。而结尾通常因为快结束了,人们对尽快结束这件事有所期待,又激发了大脑活力,所以对结尾的印象也比过程的印象更深。


最后,我们探讨一个问题:如果两个竞选的人的竞选词都不是很好,我们通常会如何选择呢?

甲:大家好,我是甲,我想竞选班长这个职位,虽然我没有担任过班长的经历,但我会负好自己的责任,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乙:大家好,我是乙,我想竞选班长这个职位,因为我不是很能交流,能力也有不足,我想通过这个职位来锻炼自己,希望大家能投我一票。

这种情况下你认为哪个同学更容易获选呢?

相比很多伙伴都会说是甲,没错的确是甲更容易获选,但这其中涉及到的知识你知道吗?你只是凭着经验、直觉来选,其中涉及到了一个有趣的经济学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原理是这样解释说道的:一个美国人,假设他打电话的成本是:月租5美元+每分钟通话0.4美元,而他打电话给客户收益是0.7美元。假设他每个月打十分钟电话,那么他的成本就是9美元,而他的收益却只有7美元。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他还要打?

这就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问题了,因为他打电话给客户,增加了客户的好感度,更方便于他工作、签订合同,这其中的收益大于他的成本,所以他才会打电话。

用于这个上面我们这个例子中,甲和乙的边际成本都差不多,但是明显选择甲的边际收益大于乙的边际收益,以为你甲会尽到自己的责任,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乙只说了自己只是想锻炼自己,那么如果他只锻炼了一点,那么也算是锻炼,与甲的尽到自己的责任是完全不同的层次。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购买曼昆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来进行阅读喔。

其实,无论有没有竞选上班干,能上台竞选就是一种挑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演讲就是一种自我突破,这就已经是一种突破了。

每天进步一点,1.01的365次方=37.78,只要你明天比今天进步一点,那么一年后的你进步就是你现在的37倍,加油,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竞选班干,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