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真的很有趣——《母鸡萝丝去散步》解读

封面

作者简介

佩特·哈群斯,1942年6月18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她自幼喜欢画画,16岁那年获得了当地一家艺术学校的奖学金,三年之后进入利兹艺术学院深造,专攻插画。大学毕业后她去了伦敦,先做兼职的店员,后来加盟一家广告公司,成为了一名助理设计师。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劳伦斯·哈群斯。1965年7月21日,他俩举行了婚礼,两周后她随丈夫被派驻到位于纽约的美国分公司。 她到了纽约之后一直想从事插画工作,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一位编辑的建议下,她写出了《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1968年出版的处女作让她一举成名。

她的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总是贴近孩子们的角度认真面对他们的问题,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

她的主要作品还有获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的 《风吹起来》 (The Wind Blew,1974)、《蒂奇》(Titch,1971)、《千变万化》(Changes, Changes ,1971)、《一个猎人》(One Hunter,1983)以及《最坏最坏的妖兽》(The Very Worst Monster,1985)等三十多部。 1968年哈群斯夫妇又搬回到了英国,一直住在伦敦。她曾说儿子摩根和山姆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现在她有了一个名叫哈里·巴斯特的孙子,这个小孙子又给她带来了新的灵感,2005年春天她又有新作问世。

以上资料摘自《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著)

1968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银奖;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纽约时报》年度好童书。

推荐年龄

1岁以上就可以,文字很简单,故事的戏剧性可以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为什么说它经典?因为这本绘本很好的诠释了图和文在图画书中的相互作用。这本图画书的英文原版一共32个单词,中文全文一共44个汉字,而且这些文字非常简单,也没有任何情绪的表达,仅仅是叙述了母鸡萝丝散步的过程。而图画则展现出了更多的内容,文字与图画之间表现的不同,给整个故事提供了更大的张力。

看书评价,有人说就这几个字,还不如不要字。但是如果没有了文字,没有了文字和图画之间的对比,那也就没有了这么多的乐趣。文字是主观性的,是作者的一种主观的态度的表达,也是我们母鸡萝丝的一种主观的表达,作者刻意用这种文字来表现,母鸡没有发现狐狸。作者在一次访谈中说,她是把这个作品当做了一个默剧,整个故事是不发出声音的,我们能够通过看图发现那只狐狸,但是母鸡萝丝并不知道她的身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文字是不可以被省略的,这本绘本的图片和文字之间,产生的强烈对比,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讽刺。正是这种讽刺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

作者尽量保证了文字的简洁,据作者自己说的,本来故事是有100多个词,后来删到只剩下这32个,文字也没有表达出任何情绪。而让图画表现了更多的内容,以及通过这种明亮的颜色及场景,表现了故事的诙谐与幽默。

整个作品跟我们以往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我们提到狐狸和母鸡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一个恐怖片。但是作者却给了我们一个喜剧片。正是这种差异也加强了故事的张力。

还会有的读者认为这作品的颜色很单调,其实关于颜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作者选用的这几种颜色,特别是以黄色、红色和橙色为主,营造了一种明亮的场景及氛围,而且作者还刻意加强了这种明亮的感觉,可以发现,整个作品几乎没有明显的阴影部分,这就给整个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暗示我们这个作品是轻快的,令人愉悦的。还有一方面,从作者之前的访谈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当时受到成本的限制,编辑要求作者只能使用三种颜色来画这个作品,所以才有了现在这种配色,但不得不说这种配色确实很适合这个主题。最后就是这个色调也暗示了时间,这是夕阳的颜色哦。

故事解析

这本图画书的故事很简单,但是非常有趣,在给孩子们讲的时候,孩子们往往是对下一页的事情特别期待。

首先我们从封面开始,把书的封面和封底平铺开,我们会获得一副完整的画面。一只傲娇的母鸡后面跟着一只看起来不怎么凶的狐狸,走在一个丰收的农场里。整个图画立马勾起了我们的兴趣。母鸡要去干什么?狐狸要干什么?狐狸是要去吃了母鸡吗?……脑子里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问。

而从封面的颜色和氛围也告诉我们,故事肯定不是紧张刺激可怕的,明亮的色彩,让整个氛围显得轻松愉快。连狐狸看起来都没那么凶了。

带着期待,我们翻开环衬,这本书的前后环衬页都是用的明黄色,也就是这本书的基色,用到最多的颜色。也是提供了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再下面是书名页,书名页作者给了我们一张农场全景图,再读完故事以后,可以再回头看一下这幅图,让孩子找一找母鸡萝丝的行动路线,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根据这幅图来讲一下这个故事。并且这幅图中有个细节暗示了时间,就是太阳的位置,已经很靠近地平线了,说明这是下午了,所以才会有最后的母鸡萝丝按时回家吃晚饭。

要进入我们的正文了,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后面跟着一只狐狸,狐狸伸着舌头,垂涎欲滴,直直地盯着我们的萝丝,萝丝一脸傲娇的小表情,淡定地往前走着。

下面就是进入第一个小高潮了,文字只是说,她走过院子,图画上她依然是淡定、傲娇地走着,但是狐狸已经蹦了起来,扑向了萝丝,但是这里读者们应该不会为母鸡担心,而担心的应该是狐狸,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发现狐狸扑向的地方,落地正好是一个耙子。作者把画面定格在这一瞬间,让我们对下面的剧情产生了猜测和联想,这种期待感让我们迫不及待的翻开下一页。这一页讲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猜一猜后面会发生什么,增加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

翻开下一页,果然我们的狐狸跳到了耙子上。变成了倒霉的狐狸。这时候孩子们应该已经会笑起来了。由担心萝丝被吃掉,真正转变为把狐狸当成我们同情的对象。

接下来是,池塘、草堆、磨坊、篱笆,最后是蜜蜂房,同样的套路,一直重复重复,有些大人到后面就会觉的无聊了,但是孩子不会,重复体验是孩子的本能与天性,这是孩子获得秩序感和安全感的方式。就像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重复读一本书的阶段,天天要听,天天读,大人已经快吐了,但孩子还是乐此不疲。

而且这种二段的情节设计,特别能打动孩子,刺激孩子的阅读兴趣,期待着翻页的那一瞬间。

故事的最后狐狸被蜜蜂赶走了,萝丝按时回到家中吃晚饭啦。

就这样我们愉快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其实这种套路再很多幼儿读物或者动画片之类作品中都很常见,悲剧的反派人物,我们最熟悉的比如光头强还有灰太狼,这一类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困难和挫折都不可怕,要有面对的勇气,淡定而淡然地面对他们。虽然作者说这是一个默剧,但我相信萝丝一定也知道狐狸的存在,但是她胸有成竹,乐观淡定,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所以她不怕,她选择的是勇敢地去面对,这是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清风与明月的境界。

《母鸡萝丝去散步》不仅像这些作品一样,还能告诉孩子,要慢下来,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慢下来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能力。

而且人生也像这个故事,当我们像狐狸一样急功近利,往往下场会比较惨,忙忙碌碌一生,终究还是一场空;但当我们像萝丝一样,淡定自如,甚至有些傲娇地生活着,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迈向我们最终的目标时,胜利肯定就在前方。

阿甲老师说,我们为什么不了解孩子,因为我们失去了我们的童趣,读童书可以让我们找回这种童趣。《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找回曾经的童趣,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发,不要因为字少而嫌弃她,经典必须是经典,认真读童书,发现它的价值,只有我们能领悟到价值,才能传递给孩子们。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最大的力量,是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带来阅读的乐趣。抛开所有,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幸福的事情。

再推荐一本差不多但更加惊险刺激的绘本,宫西达也的作品《青蛙小弟睡午觉》,相信也能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还有就是这本书有续作哦,时隔30多年,原作者又出了新作《母鸡萝丝找宝宝》,同样的萝丝,还有狐狸,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哦。

参考资料

1、阿甲老师喜马拉雅专栏

2、阿甲——母鸡萝丝真的又来了:《母鸡萝丝找宝宝》译后记

3、腾讯视频 佩特·哈群斯访谈

4、当当、京东《母鸡萝丝去散步》购买评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本书真的很有趣——《母鸡萝丝去散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