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古诗课》 [5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又是苏轼写西湖的诗。我觉得西湖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好地方,有一大半原因就在苏轼身上。想想大文豪都说这地方美,那肯定是极美的。大文豪笔下的美景加入了文学家的艺术加工,便在人眼看到的景色之上更添了超脱世俗之美。

这首诗也是苏轼在杭州当通判的时候写的。江南总是与柔情似水联系在一起,才子的故事里离不开佳人。苏轼在杭州与好些佳人有风流轶事,比如劝琴操从良,比如纳朝云为妾。

文人的多情似乎可以毫不顾忌地安放在各个女人身上,苏轼可以为发妻写词,也可以为朝云写,他对谁都是情深意重,似乎并没有辜负任何一个人。

我看《浮生六记》的时候就十分不解,芸娘亲自为沈复找妾,她自己也十分喜欢这个妾,而且因为家贫没能纳成,芸娘还感到十分遗憾。可能是古代和现代思维方式不同吧。

说回到诗歌。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最有名的篇章,从此以后西湖就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写的是晴天西湖的景色,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湖面涟漪折射出粼粼波光,有一种夺人目光的艳色。

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细雨中西湖的景色,西湖边围绕的青山,在细雨中仿佛蒙着轻纱,空灵飘渺。

第三四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西施不管浓妆还是淡妆都别有风情,而西湖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令人欣赏的美。

把西湖比作西施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因为传说中西施是浙江人,传说中她在水边浣纱时,美貌令水中的鱼忘记游动而沉入水底。在我们的想象中,西施就应该是一位温柔如水的江南美人,她温婉娇柔,用来比喻柔美的西湖是再合适不过。

再加上人们对西施的结局抱有美好幻想,希望西施在越国复国之后并没有死去,而是与范蠡一起泛舟西湖。这样一来,西湖和西施也有了不解之缘。

我发现诗歌的标题其实并不很重要。比如这首诗的标题,一看就是诗人在西湖游玩的时候即兴而作,并没有十分重要的含义在里面。再比如李商隐写的那几首《无题》,干脆连标题也不写了。所以标题只要跟内容切合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定要夺人眼球。关键还在于诗歌本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10分钟《古诗课》 [5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